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福建省1998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文龙  林晖 《疾病监测》1999,14(12):461-463
为了解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管理情况,掌握我省传染病实际(估计)发病水平,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管理制度,提高疫情报告质量,我省于1998年11~12月组织了一次疫报管理与漏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调查方法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下发的“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管理检查和漏报调查方案”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了闽卫防站[98]第138号《关于开展1998年度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检查的通知》方案,各地(市)卫生防疫站于1998年11~12月份在全省9个地(市),以疾病监测点为重点,对134个医疗单位开展了疫情报告…  相似文献   

2.
承德县1990~1996年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报告河北省承德县卫生防疫站(067400)杨文福谢焕清罗艳荣为加强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的及时、完整和准确。现将承德县1990~1996年连续7年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综合疫情报告卡,对现有的多个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进行整合,保证入口与出口一致,使疫情报告数据更加准确统一,达到科学、快捷、准确传递传染病疫情信息,从而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效率和报告质量。方法 将现有的艾滋病、性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多个报告卡,整合为综合疫情报告卡,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疫情报告。结果 消除多卡多系统多渠道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敝端,实现一卡一系统一渠道报告传染病疫情,减轻基层卫生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效率和报告质量。结论 采用综合疫情报告卡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提高了传染病疫情监测综合管理的能力,在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中,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2004年泰安市医疗单位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加强泰安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监督管理,完善疫情报告网络而开展此项研究。方法对泰安市辖区内的省、乡镇共计66处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率和报告质量进行抽查。结果抽查法定传染病6种,共计4825例;报告4767例,报告率为98.8%,漏报率1.2%;省级医疗单位报告率99.2%,县级医疗单位报告率99.6%,乡镇级医疗单位报告率96.9%。结论做好传染病疫情管理关键是各级领导重视,管理者职责明确,管理制度健全,奖罚措施得力。  相似文献   

5.
57所医疗单位六年乙类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分析四川省涪陵地区卫生防疫站(648000)张胜臻四川垫江县人民医院任亚莉,李承秀垫江县卫生防疫站呈岸琴为了解医疗单位责任疫情报告人对疼情报告卡的填报质量,我们对县、乡、厂矿医疗单位57所1987-1992年...  相似文献   

6.
陈谊 《疾病监测》1998,13(2):64-66
云南省1996年医疗单位的传染病监测报告云南省卫生防疫站(650022)陈谊疫情漏报调查是考核传染病报告质量的主要指标,传染病监测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开展医疗单位传染病监测对我省医疗单位的传染病报告、管理起到监督检查作用,近三年...  相似文献   

7.
2007-2008年辽宁省营口市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预警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恩涛  王琳  李桂香  杨园园  王颖  刘亮 《疾病监测》2009,24(10):799-802
目的分析2007-2008年辽宁省营口市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用于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预警的能力。方法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营口市常见急性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日期、诊断时间、报告卡生成时间、报告单位等疫情监测信息,统计就诊率、信息获得率、乡镇(社区)级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率、高发人群特征分析等。结果2007年营口市常见5种急性传染病患者发病后第1天就诊率为3.85%~24.57%,及时就诊率低;当天获得信息比率为3.85%~19.47%,信息获得率低;基层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率低,营口市乡镇(社区)级医院疫情报告仅占0.74%(13/1768);学校和幼儿园是急性传染病高发人群聚集地。结论目前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不足以获得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预警信息。开展对幼儿园、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及加强乡镇(社区)级医院疫情报告可能弥补营口市目前传染病监测信息来源迟缓、未就诊漏报及基层医院就诊漏报问题,提高营口市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8.
武威地区199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致文  刘银香 《疾病监测》1995,10(9):265-268
我区传染病疫情报告,1993年报告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112.01/10万)。但从调查及分析情况来看,我区医疗单位传染病漏报率高达32.70%。1994年我区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疫情管理制度逐步健全,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1993年上升了135.57%,有2/3以上的乡镇基本上消灭了月疫情“零病例”报告现象。同时分析认为,尽管全区传染病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村卫生所及个体诊所传染病漏报现象还相当严重,指出今后疫情管理工作在在继续抓好县级医疗单位的同时,将重点转向农村,加强基层医务人员法制教育,提高传染病报告意识。  相似文献   

9.
刘剑波  扬光斌 《疾病监测》1998,13(4):149-151
巫溪县STD疫情漏报调查重庆市巫溪县卫生防疫站(634800)刘剑波扬光斌为掌握我县STD发病和疫情报告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性病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于1996年12月对我县属医疗单位及个体医疗点进行STD漏报调查。资料以ST...  相似文献   

10.
周俭 《疾病监测》1994,9(5):131-134
宣武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质量调查北京市宣武区卫生防疫站(100053)周俭疫情报告工作是传染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的及时性和卡片填写的完整性是反映疫情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区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质量,特对1991-1992年我区收到的乙类传染病疫...  相似文献   

11.
《疾病监测》1996,11(4):135-136
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系统简介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信息中心疫情通讯组(100050)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编制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使传染病报告规范化、标准化。自推广以来,各省(市、自治区)对其程序编写非常关注。应大家的要求我院卫生信息中心希望...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江苏省盐城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传染病管理工作的质量。2004年传染病疫情实行网络直报以来,告别了过去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信息不畅的弊端。为了解江苏省盐城市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情况,确保疫情报告工作的全面、准确和及时,科学指导全市传染病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市和各县(市、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进行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各医疗单位对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的及时、完整和准确,我站对全县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现将我县1998年度各医疗单位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和回顾性调查方案》的要求,对全县19个乡镇卫生院...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脊灰疫情专报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统一标化报告方法,逐步实现脊灰报告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受卫生部卫生防疫司的委托,于1992年2月24~27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脊灰疫情报告员培训班。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防疫站的脊灰疫情报告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5.
网络直报时代疫情信息管理并非高枕无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我国疫情信息管理的发展历史,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逐步成熟,其间经历了几次报告方式的变化,主要经历了手工统计逐级上报、“点对点”微机疫情通讯、互联网上的163网通讯传输、网络直报等几个阶段。随着疫情报告方式的改进,疫情报告质量也不断提高。50多年来疫情报告网为我国控制传染病流行提供了可靠的情报信息,为各级政府进行卫生决策、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了依据。当然,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在网络直报时代的今天,疫情信息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困惑。120世纪80年代以来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1.1疫情报告漏报严重,时效…  相似文献   

16.
江爱民  洪荣涛 《疾病监测》1999,14(4):142-144
传染病报告疫情信息既是制订防制策略、指导防制措施和评价防制措施效果的科学依据,又是疫情报告管理好坏的重要信息。90年代以来,利用报告疫情信息来指导疫情报告管理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拟将福建省90年代以来疫情报告的态势和分布初步剖析疫情管理存在的问题,以...  相似文献   

17.
疫情报告中错报病例原因分析广西北流县卫生防疫站(537400)吕沛为了解影响疫情报告准确性的因素,进一步提高疫情报告质量,我们对1992年全县疫情报告单位报告的全部病例,按传染病诊断标准进行个案调查或实验室诊断核实。判定错报病例标准:凡不符合传染病诊...  相似文献   

18.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管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卫生决策机构及时掌握传染病动态,采取防治措施,控制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理论依据。但是,目前还存在报告不及时、漏登、漏报现象,为掌握疫情漏报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一步的做好疫情报告工作,提高本区传染病报告质量,加强传染病管理。现将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楚金贵  贾国民 《疾病监测》1994,9(9):247-249
河北省疫情报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河北省卫生防疫站(071000)楚金贵,贾国民,刘岩,孙贺,杨成荣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的基础,是研究流行规律、疫情预则、实施预防和控制流行、评价防制措施效果必不可少的依据[1]。因此,及时、准确、完整的掌握疫情对开展卫生...  相似文献   

20.
黄文龙  洪荣涛 《疾病监测》1998,13(12):465-467
为掌握我省各地疫情报告的质量,以便为较客观的评价我省疫情提供参考,参照“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方案,我们于1997年11~12月份以地(市)为单位随机抽取20~30%的县(市、区)中的医疗单位划分为省、市(地)、县(市、区)、乡(镇)及厂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