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创伤性连枷胸伴肺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67例创伤性连枷胸伴肺挫伤患者,其中外科手术进行胸腔血肿清除,肺修补,同时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对重点肋骨骨折行内固定等40例,并与非手术治疗27例作对照,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3-6个月,所有病例均治愈,本组无死亡病例.手术组胸廓畸形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中度以上的疼痛、肺部感染率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行重点部位肋骨骨折内固定治疗连枷胸伴肺挫伤,可以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连枷胸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肋骨钉行肋骨内固定治疗.结果 23例患者术后连枷胸、胸壁反常呼吸运动消失,术后疼痛及呼吸功能均显著改善,肺通气、换气指标逐步改善;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3例术后即拔除气管插管,另外2例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12~24 h;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带管时间(4±1)d;住院时间(11±2)d,无严重并发症;随访复查胸廓无畸形.结论 采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肋骨钉对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所致的胸壁软化早期进行肋骨内固定,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有利于术后呼吸道管理,纠正低氧血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减少胸廓畸形,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王璟  彭俊 《中国卫生产业》2014,(7):158+160-158,160
目的通过连枷胸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比较,探讨该病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2005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连枷胸患者按入选标准分为:保守组40例,通过胸部外固定和/或呼吸机内固定等方法治疗:手术组40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手术内固定骨折的肋骨。结果保守组和手术组各死亡3例.两组无差异.但ICU停留和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手术组明显低于保守组(P〈0.01)。手术组无胸壁畸形,而保守组有18例,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出院3个月后,手术组患者部分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保守组(P〈0.01)。结论手术治疗连枷胸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寅 《中国校医》2010,24(12):930-930
肋骨骨折在胸部闭合性创伤中最多见,约占90%,其中3~10肋骨因前后固定,又暴露最广,故最常发生肋骨骨折。而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为一种严重的胸部损伤,常导致胸壁不稳定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连枷胸,反常呼吸及纵膈摆动且合并有肺挫伤、血气胸、失血性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故宜选择手术内固定治疗。本院2007年3月-2010年4月对50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胸壁不稳定的病人,使用纯钛爪形钢板实施肋骨断端复位内固定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晨光  朴阳  张晓华  陈瑜  张立新 《中国校医》2013,27(7):533-534,536
目的探讨应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连枷胸患者69例,其中37例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器手术治疗的做为观察组,其余32例采用加压包扎、牵引外固定等保守治疗方法的做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疼痛感(3.97±1.07)/(6.49±1.95);胸壁畸形:0/13;平均住院时间(d):(15.32±5.12)/(20.19±6.67);平均机械通气时间(d):(1.69±1.45)/(4.12±2.56);呼吸系统并发症:12/27;死亡:2/3。观察组术后胸壁畸形消失、疼痛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肺部炎症、肺不张)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器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安全可行,并有疗效高、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重症创伤性连枷胸的疗效及其相关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在酒泉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6例重症创伤性连枷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加压包扎、肋骨悬吊牵引等),观察组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后疗效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胸壁畸形、迟发型气胸、死亡)方面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较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CVP、MAP、HR)明显改善(P0.05),72h后较24 h更进一步(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同一时间段内,治疗后4h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后24 h、72 h的比较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在FVC、TLC、PEF、FEV1肺功能指标中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术内固定治疗重症创伤性连枷胸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能够稳定胸壁,减少反常呼吸,降低连枷胸引起的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回顾分析2003年元月至2007年我科收治的48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行呼吸机内固定治疗11例。治愈485例(99.38%),死亡3例(0.67%)。结论在创伤性连枷胸中,肺挫伤和反常呼吸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在控制浮动胸壁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机械通气有一定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8.
唐娟 《中国保健》2007,15(7):88-89
目的1例双侧多根肋骨骨折、连枷胸、双侧血气胸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的报道.方法主要包括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管理、感染控制等措施.结果患者转危为安直至康复顺利.结论严格进行机械通气的监测及呼吸道管理是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点肋骨内固定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伴创伤性湿肺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连枷胸伴创伤性湿肺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20~68岁,平均(43.40±2.40)岁。所有患者行重点肋骨内固定术并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术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并详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呼吸改善情况。 结果术后患者心率(P)、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体征指标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等动脉血气指标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所有患者经CT三维成像复查无二次撕裂或移动松脱并发症发生,内固定均牢固。术后疼痛评分及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 结论重点肋骨内固定术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状况,加速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蔡桃英 《现代保健》2011,(32):89-9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连枷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6月本科收治的53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采用钛镍合金记忆环抱式肋骨接骨器、爪形肋骨接骨板及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再实施悉心地护理。结果本组53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均治愈出院,均无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连枷胸病情通常比较严重,早期积极治疗很重要,护理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胸部创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 17年内成功救治的 32 6例胸部创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病因以钝性伤多见。 2 6 3例并发血气胸 ,创伤性湿肺 135例 ,连枷胸 41例。行常规开胸手术 45例 ,电视胸腔镜手术 9例。临床治愈 30 1例 ,治愈率 92 3% ,好转 2 5例。结论 :连枷胸的治疗重点是针对肺挫伤进行综合治疗。对大面积严重浮动胸壁 ,仍需作必要的固定。正确掌握保守与手术治疗的界限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十分重要。电视胸腔镜对胸部创伤的诊治明显具有组织损伤小、康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胸外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5例治愈,5例死亡。结论:胸外伤常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应力争在短时间内做较全面检查。对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所致浮动胸壁不作胸壁固定,治疗上以治疗肺挫伤为主,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上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胸部创伤患者的X线诊断的效果。方法把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胸部创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X线、CT两种诊断方法,分析急性胸部创伤患者肋骨骨折、肺挫伤、血胸、气胸诊断的符合率。结果X线对肋骨骨折、肺挫伤、血胸、气胸诊断的符合率(94.44%、93.33%、93.33%、94.74%)比CT(83.33%、80.00%、73.33%、78.95%)高,其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X线对急性胸部创伤患者的诊断效果更好,与CT诊断相比较,具有更显著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4.
Liu J  Li K  Ju Z  Bai Y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1,35(2):147-8, 151
目的总结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方法及其经验。方法对5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可吸收行肋骨钉骨髓腔内固定术。结果52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5(1~12)个月。骨折于3—6月内均获骨性愈合.胸廓塌陷基本纠正.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开胸手术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食道癌及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手术前加强健康教育及有效咳嗽方法训练,手术后配合胸背部叩击等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手术后有效咳嗽排痰的效果及肺不张、肺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有效咳嗽排痰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肺不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有效咳嗽排痰,降低开胸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双侧开胸内固定治疗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实行双侧开胸内固定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经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双侧胸痛明显缓解、胸廓稳定、畸形得到了有效纠正.结论 应用双侧开胸内固定治疗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肯定,因一期手术治疗,不用进行分期手术,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节省了费用,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了护患关系,让患者在治疗中给予积极的配合,有效地提高了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内固定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伤至手术内固定时间是否超过72h分为早期固定组62例和晚期固定组81例,记录并比较两组失血量与体表面积比、肺部并发症情况及术前、术后第5天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晚期固定组术前C反应蛋白中位数为45mg/L,早期固定组为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固定组失血量与体表面积比为(334.19±37.53)ml/m2,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2.6%(14/61),晚期固定组分别为(438.99±55.24)ml/m2,38.3%(3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早期固定组术后第5天C反应蛋白中位数为189mg/L,晚期固定组为25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创伤后早期(72h内)行肋骨内固定,有望减轻患者创伤后的全身反应,减少出血以及创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胸壁以及腋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4月入我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患者11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甲组与乙组。甲乙两组均采用适行或传统放射治疗技术,甲组58例患者照射胸壁,乙组60例患者照射胸壁加锁腋野。两组患者照射剂量46-56GY,治疗时间为5-6周。在完成放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复发率。结果乙组与甲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近期总体缓解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复发率和乙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患者进行腋窝照射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研究未得出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适行或传统放射治疗照射胸壁或胸壁加锁腋野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但是照射胸壁加锁腋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在实施时需要加以考虑。胸壁放射治疗的价值及术后放射治疗靶区的个体化确定需要更多的随机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