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小细胞肺癌的快中子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中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国外已开展多年,目前其疗效仍有争论。多数作者认为快中子治疗后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明显优于常规光子的疗效,应用混合线照射可以减轻并发症。快中子治疗Pancoast瘤的疗效明显优于光子已得到公认。  相似文献   

2.
1932年Chadwick 发现了中子,六年以后Stone在美国加州Lawrence 实验室开始使用快中子治疗肿瘤病人,自1938年到1943年共收治了二百多例。虽然在一些病例中获得了意外的治愈,但是由于付作用大,特别是晚期合并症严重而终止了治疗。因而快中子治疗停止了20多年,在英国,1955年MRC医用回旋加速器在Hammersmith 医院奠基,1959年开始了快中子治疗前的放射生物学研究。Fow-ler 的著名猪皮肤实验即在这里进行,1946年治疗了第一例病人。自此以后,在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相继开始了快中子治疗,到1978年为止,有十个以上的单位采用了快中子治疗共收治疗两千多例病  相似文献   

3.
快中子治癌与光子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亚致死性和潜在致死性损伤修复能力强的、再载合能力差的和乏氧细胞比例高的肿启。这些肿瘤对于光子照射具有抗性,用快中子治疗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效益.快中子作为高LET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因此,快中子具有较高的RBE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复习了近年来快中子临床应用的有关资料,就快中子治疗肿瘤的临床效果,应用方式及存在问题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肿瘤细胞p(35)Be块中子及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为肿瘤的快中子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细胞集落在存活方法研究人黑色素瘤细胞(WM9839)、人口 皮癌细胞(KB)、人结肠腺癌细胞(LS-T-117)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等4种细胞对快中子及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用彗星电泳技术研究WM9839细胞在快中子及γ射线照射后DNA损伤的修复效应。结果 细胞存活实验表明,p(35)Be快中子照射后4种肿瘤细胞的D0值(或SF2值)较γ射线照射后差异减小,即4种肿瘤细胞对快中子的辐射敏感性差异减小;快中子2Gy照射后,WM9839细胞DNA损伤修复曲线整体上下降较γ射线2Gy照射后慢,到180min时,DNA损伤残留率明显高于γ射线2Gy照射。结论 快中子治疗肿瘤可以很好地弥补低LET射线放射治疗的不足,特别是对低LET射线较为耐受的肿瘤细胞,如KB细胞和WM98309细胞。  相似文献   

6.
中子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主要有两种形式:快中子放疗(FNRT)和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中子优越的放射生物学特性可以更有效地杀伤某些肿瘤,但是这两种治疗手段都存在着某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将两种治疗结合起来可能产生临床上更理想的治疗增益,因此有必要对FNRT同时BNCT做进一步的实验室及临床方面的研究。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讨论中子放疗的情况;①快中子放疗。②硼中子俘获治疗。③BNCT与FNRT同时进行可增强快中子放疗的效果。④今后研究的方向。这里重点探讨BNCT增加FNRT有效的物理及生物剂量问题。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是危害男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临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结合放疗的治疗方法。但放射治疗的效果在患者中个体差异较大 ,这种差异主要与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有关。快中子对肿瘤细胞杀伤有较高的RBE值 ,可弥补低LET射线 ,如X射线等治疗肿瘤的不足。前列腺癌发生在较浅表部位 ,是快中子治疗的适应证 ,但患者的正确选择仍是快中子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以集落存活实验检测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后细胞周期的变化 ,用Northern杂交检测p2 1基因的表达 ,从而探讨人前列腺癌细胞PC_3M对快中…  相似文献   

8.
为使骨肉瘤手术安全、局部无复发,作者在术前化疗同时予快中子照射。首先予全身化疗,可行动脉灌注,然后予快中子放疗;视其疗效行切除、截肢或保存患肢的手术,术后再作全身化疗。全部疗程18~24个月。快中子原则上行术前照射,其物理特性是使细胞内电离,生物效应为X线、γ线的3倍;且使乏氧、低氧细胞致死;受射线照射的细  相似文献   

9.
几乎所有胰腺癌病人都具有局部病变难以控制的特点,因此提高局部一区域治疗效果将有助于提高存活率和达到姑息疗效。过去七年中在美国U--TMB和MDAH进行一组临床实验,用快中子及混合束(快中子加高能光子)治疗15例,并与光子外照射组及~198)Au植入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快中子的物理特点:快中子束是以50Mev重氢核轰击铍靶而产生(50Mevd→Be)平均中子能量为22Mev。中子束剂量用组织等效电离室浸入组织等效液(ρ=1.07g/cm~3)中测量,其物理剂量以rad表示,包括中子和r线成份(radnr)。本文用中子束治疗的病人其物理剂量用下面方式表示:①  相似文献   

10.
幕上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标准疗法为手术切除,通常不能全切,随后分次给以全脑高剂量放疗(5500rad-6000rad)。此疗法病人的平均存活时间为35周。为了改善疗效在脑瘤的治疗中采用多种化疗方案。BCNU已可单纯用于治疗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因为在试验中给药后可使Ⅱ期者在9个月内51%缓解,在Ⅲ期者配合手术或效疗可使平均存活时间延长到50周。同时对恶性星形细胞瘤的效疗亦在改革中,特别是在治疗中使用了回旋快中子。用其治疗的理论基础是:1)推测恶性星形细胞瘤中在自发性坏死周围有乏氧肿瘤细胞团块。2)事实上快中子照射对乏氧肿瘤细胞的杀伤远大于常规光子束。Laramore等最近报告37例用快中子或混合中子/光子照射的  相似文献   

11.
一、粒子射线治疗在每年确诊的约100万癌症病人中,大约1/3的病人死于局部未控。因此,应用粒子射线治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方向,包括快中子、低LET带电重粒子(质子、氦离子)和其它高LET带电重粒子、负π介子。目前研究和应用得最多的是快中子。中  相似文献   

12.
快中子(35MeV_(p→Be))单次照射后小鼠骨髓的近期相对生物学效应研究孙艳,韩树奎,徐博,张淑惠,唐景华,常维克,申文江快中子治癌与光子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亚致死性和潜在致死性损伤修复能力强的、再氧合能力差的和乏氧细胞比例高的肿?..  相似文献   

13.
涎腺癌的细胞周期长,生长缓慢,对低LET射线,标准分割的治疗有放射抵抗性。因而收效甚微。高LET射线,加速分割的治疗效果已引起重视。作者总结了300多例局部晚期、不能切除的涎腺癌用快中子治疗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涎腺肿瘤较为少见 ,约占头颈部肿瘤的 2 %~4% ,其中 35 %~ 5 0 %为腺样囊腺癌[1 ] 。以往治疗以手术为主 ,近来研究表明手术 常规射线放疗可提高生存率 ,但对于局部晚期或复发的患者 ,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仍很低。自本世纪 30年代RobertStone[2 ] 率先将快中子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 ,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在用快中子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软组织肉瘤、骨肉瘤和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3 ,4] 。由于快中子对于腺样囊腺癌RBE值高达 8,是常规射线的 2 5倍 ,而对正常组织的晚期反应仅为 3~ 3 5 …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快中子及光子对机体的影响, 作者观察了小鼠胸腔受照后对心脏、肺、气管和食管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快中子治疗肿瘤是目前克服低LET(线性能量转移)辐射(γ射线、高能X射线和高能电子束)治疗的不足,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有希望的途径之一。选择适合用中子治疗的病人,目前已经成为提高中子治疗效果的重要研究方向,而寻找能反映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指标是研究热点。本文应用细胞浆分裂阻滞荧光微核方法(简称CB细胞荧光微核法)测定了快中子照射下人黑色素瘤和鼻咽癌CNE-2细胞的存活分数及微核频率,并程序化模拟计算了不同情况下微核频率与存活分数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微核能否作为肿瘤细胞中子辐射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p(35)Be快中子、γ混合辐射场生物剂量参数,说明了采用双电离室方法测量p(35)Be快中子时,剂量计算中有关因子和参数的确定原则和估算结果;给出了辐射场的中子/γ比,照射野内组织比释动能率分布,以及由比释动能率计算小鼠全身与局部照射和血液样品照射时的吸收剂量转换系数等剂量常参数;最后还对剂量测量的误差问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者复习了快中子线治疗比X 线或γ射线治疗所具有的三个优越性能之后报导了自己的疗效观察。快中子线治疗技术,主要使用回旋加速器及其他中子发生装置,其治疗方法有三种:①单用快中子治疗,a.130rad×12次/4周;b.110rad×15次/5周;c.90rad×18次/6周。②与X 线并用,一周5次,第一次及第五次用中子线照射,剂量72rad/次;其他三次用X 线照射,每次剂量170rad,照射5~6周。③补充中子线照射,先用X 线给4000~5000rad/5~6周,再缩小射野,用中子线于1.5~2周内给相当于X 线剂量1500r ad。第一种照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放射线敏感性低的癌肿,第二种照射治疗方法适用于子宫颈癌,重要脏器不包含在射野内,第三种照射治疗方法适用于多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快中子与γ射线的辐射损伤效应及其修复过程,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分析法,对照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发的微核剂量-效应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2.14MeV中子对180kVX射线和60Coγ射线诱发微核的效应。方法用不同剂量快中子、X射线和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观察双核淋巴细胞微核,求出快中子对X和γ射线的相对生物效能。结果2.14MeV中子对180kVX射线和60Coγ射线的相对生物效能在1~3Gy范围内,随剂量增加而降低,平均分别为3.88和4.50。结论2.14MeV中子具有较高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