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骨干骨折是常见的严重损伤,多系强大暴力所致,多见于青壮年;其内固定的方式很多,选择何种器材为优,目前尚不统一。我院从1991年1月~1997年3月,共收治股骨干骨折268例,其中行手术内固定者206例,现将临床治疗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 2 8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例分析后 ,认为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①内固定器材及适应证选择不当 ;②术中不规范的操作 ,致内固定不牢固 ;③术后不良的功能锻炼和过早负重。认为普通钢板不能用于股骨干骨折 ,强调骨折内固定治疗应选择有效内固定器材 ,规范手术操作。解剖复位、Ⅰ期植骨和修复骨缺损、牢固内固定 ,正确的患肢功能锻炼 ,避免过早负重可以有效预防内固定失效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股骨干骨折多发于成年人群,以高能量损伤最为常见,加之大腿解剖的特殊性,多数患者骨折移位明显,往往需行手术治疗。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固定器材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也逐渐增多,现将其手术治疗进展概述如下,期望为股骨干骨折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50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针内固定的治疗,体会到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损伤小,愈合快,功能恢复好。除一般适应证外,还可用于青少年患者股骨粗隆下及下段骨折,长斜形及长螺旋形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12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例回顾总结。结果:失效原因为3例钢板窄小,螺钉长度不够;2例髓针偏细,髓腔扩大较宽,髓针尾端上露过长;10例为过早活动;4例为多发损伤身体太关药治后12例完全愈合。结论:合适的内固定材料选择,尽量少的手术损伤。加上合理的术后外固定及功能活动指导能减少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后的失效率。  相似文献   

6.
贾本让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3):2565-2565
目的:探讨γ-钉一次性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19例γ-钉内固定一次性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粗隆间骨折的近、远期疗效.结果:19例骨折均愈合,髋关节无内、外翻畸形,髋关节功能优良率100 %.结论:γ-钉一次性静力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损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可作为一种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γ-钉一次性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访 2 0 0 0年 1月至2 0 0 3年 12月 ,19例 γ-钉内固定一次性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粗隆间骨折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19例骨折均愈合 ,髋关节无内、外翻畸形 ,髋关节功能优良率 10 0 %。结论 :γ-钉一次性静力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 ,损伤小 ,骨折愈合快 ,并发症少。可作为一种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桥接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平均出血量比对照组低,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内固定器材,对于股骨干骨折的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8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器材弯、断原因及预防分析宁夏青铜峡市医院骨科(751600)马义和宋玉钦李金强髓内针及加压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使用不当,术后发生髓内针弯、断及钢板断裂的病例时有发生。我院自1990年1月~1996年8...  相似文献   

10.
股骨干骨折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再骨折再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再手术原因、手术方法,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完全骨性愈合后手术取出内固定钢板、髓内针,13例均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2例遗留膝关节部分屈曲功能障碍。结论:首选治疗方法、内固定器材选择、手术治疗技术操作、骨碎块及骨折缺损未充分修复、手术适应证选择、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等,均可以是引起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手术的原因。避免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再手术的因素发生是提高内固定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卢盛华  胡重文 《右江医学》2006,34(4):399-400
由于高能量损伤日益增多,以及手术适应证的放宽和手术治疗方法的改进,目前股骨干骨折手术后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徐莘香等[1]报道,引起这些并发症的诸多因素中,损伤原因、部位、骨折类型与感染均不是主要的因素,内固定技术和内固定材料才是主要因素。目前交锁髓内钉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股骨干骨折的优选手术方法,我院于2001年4月至2004年10月,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男40例,女22例,年龄19~72岁,平均41岁。左侧36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应用喉箍辅助复位固定,评估其优越性。方法在38例股骨干骨折病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使用喉箍辅助复位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中应用喉箍辅助复位固定,术中操作方便,术后骨折均近解剖复位,固定效果满意。结论喉箍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应用,可得到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陈士秀 《中原医刊》2009,(22):37-38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3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方法、结果及漏诊的原因。结果23例中7例髋部骨折漏诊,其主要原因与患者入院时因股骨干及其他部位损伤较重忽视了髋部损伤,未行影像学检查有关。23例中除1例粗隆间骨折未手术外均行手术内固定治疗,近期疗效满意,随访10~4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末发现股骨头坏死及髋内翻病例。结论股骨干骨折多为粉碎和(或)开放性骨折,髋部骨折易漏诊,对股骨干骨折的患者常规行髋部影像检查可避免髋部骨折漏诊的发生,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内固定,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环抱式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再发生的股骨干上段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骨折行切开复位,采用环抱式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固定。结果:骨折固定牢固,愈合良好,假体无松动。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再发生的股骨干上段骨折现有治疗方法均不理想,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械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是一种理想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继琛 《微创医学》2002,21(1):47-48
股骨干骨折是四肢常见骨折,近几年国内外采用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很普遍,内固定使用得当有很多优越性,能使病人早期起床避免卧床引起的合并症,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引起骨折不愈合.我院自1996年以来收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不愈合30例进行分析,探讨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股骨干骨折是常见的严重损伤 ,其治疗方法甚多 ,包括夹板外固定、牵引、外固定器等 ,在临床上也取得一些效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骨折复位和功能恢复的要求越来越高 ,保守治疗的弊端也日益明显 ,如分离、成角、侧方移位、畸形愈合率高、膝关节僵直等 ,以及住院时间长 ,功能锻炼晚等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随着内固定器械、材料及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闭合打钉的无创技术 ,为治疗股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现就股骨干骨折的内固定治疗近况作一综述。1 钢板内固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主要适用于股骨上或下 1/3的横形或短斜形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加压钢扳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经皮双头螺纹加压钉立体交叉内固定治疗该症患者9例。结果: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6年2个月,平均4年6个月。股骨干骨折全部愈合,股骨颈骨折8例愈合,1例末愈合。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少见、伤情复杂。应用股骨干骨折加压钢板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经皮双头螺纹加压钉立体交叉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999年5月~2009年2月我院共收治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16例,其中股骨颈骨折漏诊5例.全部经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股骨干自动加压钢板及三枚钢针固定,同时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位移植3例,采用股骨干自动加压钢板及空心螺钉固定8例,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5例.结果 本组15例获得随防,随访时间为9~23个月,平均17个月.全部病例的股骨干骨折均在术后10个月内获得愈合,股骨颈骨折在7个月内愈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 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时股骨颈骨折常常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在基层医院其漏诊率较高,在临床上针对股骨干骨折在摄X片时常规包髋关节或同时摄骨盆X片,对于可疑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作髋关节CT等检查,以降低其漏诊率.手术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22例分析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黄卫国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常采用内固定治疗。本文就22例股骨干骨折不同材料内固定失败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失败原因,提出主要的防治措施。1临床资料1992~1996年,我科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8年9月应用手术治疗的14例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男性9例,女性5例。受伤原因: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1例。14例中股骨干上1/3骨折2例,股骨干中1/3骨折9例,股骨干下1/3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均为基底型,按照Garden分型:Ⅱ型8例,Ⅲ型5例,Ⅳ型1例,开放性骨折3例。全部病例均行内固定,其中采用股骨重建钉内固定4例,股骨髁上髓内钉+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8例,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2例。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5年,平均18个月。股骨颈骨折漏诊3例(漏诊率21.4%)。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为14—22周,平均18周。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9周,平均16周。随访期内未见骨折固定位置发生改变,无内固定断裂、股骨头缺血坏死、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结论高能量损伤造成股骨干骨折有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可能,必要的影像检查可避免漏诊。采取恰当的内固定方法治疗,能得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