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迅速变迁,找工作及工作压力对社会结构、家庭功能和个人精神卫生带来极大的影响。而作为主要有女性组成的护士群体,面对繁琐、重复、昼夜颠倒的工作特点,经常面对病人、家属及其他健康工作者,所有这些都会给护士带来工作压力。多数人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会出现心身紧张性反应,如调整不及时,就会出现对工作的厌恶疲倦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注意力不集中、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嘉阳  刘宇 《护理研究》2005,19(3):399-402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并明确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社会地位、家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工作疲溃感中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为中度耗竭,个人成就感为高度耗竭。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之间呈显著性相关。[结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工作疲溃感较严重,建议从管理和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减轻工作疲渍感,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职业压力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已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制定了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国外的一些研究指出。长期的压力会情绪化地影响自己,Maslach和Jacksonr20将其描述为“心身耗竭综合征”,又称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心身耗竭可导致对工作的厌恶感,表现为对服务对象不关心,个人无工作成就感。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日益增高,同时,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士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者提出了“心身耗竭综合征”的概念。国内护士的心身健康问题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调查表明,我国临床一线护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和职业源性压力,普通存在身心疲劳、缺乏被理解和尊重、认为事业无发展前途、职业满意度低、再择业倾向大等职业心理问题。年龄30~40岁的护士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状况低于其他年龄段,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中,工作量大、地位低、较低的薪水3项为重度压力水平。急诊室、外科、ICU3个科室的护士工作压力最高。2007年以来,我们分析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并总结相应措施,以促进护士身心健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工作压力、社会因素及自尊在维护急诊科护士健康状况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整体问卷方式,即对我院近4年内曾在急诊科工作的在职护士(包括正在急诊科工作的)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急诊科护士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及自尊等因素。结论 工作压力对急诊科护士健康状况的影响最大,社会支持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对社会的保护作用最强,自尊在维护健康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主要保护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武汉市三级医院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耗竭感的关系。方法:应用工作压力问卷、职业耗竭感问卷对武汉市3所三级医院的17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工作压力与职业耗竭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护士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其中来自工作环境与性质的压力最大(19.39±7.95);护士职业耗竭感从整体状况来看并不十分严重,但情绪衰竭体验比较严重;护士职业耗竭感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r=0.219,P〈0.01),随工作压力的增加,职业耗竭感的程度变得更为严重。结论:护士工作压力对职业耗竭感有重要影响,建议护理管理者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减少护士的工作压力,从而减轻其职业耗竭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工作压力、社会因素及自尊在维护急诊科护士健康状况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整体问卷方式,即对我院近10年内曾在急诊科工作的在职护士(包括正在急诊科工作的)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急诊科护士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及自尊等因素。结论 工作压力对急诊科护士健康状况的影响最大,社会支持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对社会的保护作用最强,自尊在维护健康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主要保护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张嘉阳  刘宇 《护理研究》2005,19(5):399-402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 ,并明确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10 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社会地位、家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工作疲溃感中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为中度耗竭 ,个人成就感为高度耗竭。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之间呈显著性相关。 [结论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 ,工作疲溃感较严重 ,建议从管理和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 ,减轻工作疲溃感 ,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问题。护士作为与病人最频繁的接触者,护理工作不仅风险高,技术性强,服务要求细,而且护士在工作中必须面对社会各阶层的人群,这些因素都会使护士产生工作压力。相关研究表明,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护士工作压力的结果表现为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 syndrom,BS),即情绪疲惫,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  相似文献   

10.
<正>压力源即应激源,是某种事物或环境引发人体生理或心理的一系列紧张状态。长期处于高水平应激状态,易引发职业倦怠感、心身耗竭综合征等,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社会支持指社会各方面给予个体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反映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对应激起缓冲作用的同时,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调查护士工作压力源,探讨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护士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工作压力源差异的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晶  刘颖  周旭  尹玲丽  许慧荣 《护理研究》2008,22(36):3306-3308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卫生保健者,尤其是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压力很大已经得到公认.护理人员的工作较为辛苦,风险高,经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其他人打交道,经常围绕病人及家属的健康、精神、心理、社会问题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12.
儿科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全县86名在职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护士情感耗竭及低个人成就感呈高度倦怠、去人格化呈中度倦怠,其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患者护理、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和职称也是影响压力及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结论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身健康不容忽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确保护理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护理学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护理工作的任务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和减轻痛苦,护士职业是一种脑力与体力并举,与人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的工作.这些特点决定了护理是一个具有高强度、高压力的专业.护士压力的高低与他们身体健康、工作满意度及护士所提供的护理质量息息相关.为保证护理人员的健康,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必须明确护士职业压力的来源及减轻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不平衡知觉所致。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护理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护士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中,既要承担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又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作为维护人类健康的主体之一,护士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着医院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深圳市护士工作压力水平及相关因素,以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设法减少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参照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深圳特区250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担心工作中出差错,经常倒班,工资及其他福利低,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社会地位,深造及进修机会太少,患者、家属及社会认同度低是特区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不同岗位、护龄、学历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亦不相同。结论特区护士心理压力大,建议从管理角度减少或消除护士工作压力源,并对护士进行减轻工作压力训练,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减压。  相似文献   

16.
我国护士压力管理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护士职业的期望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压力也日益增加,国内外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心身耗竭问题。在我国,护士职业压力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国内对护士职业压力源及对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并且提出了许多良策,  相似文献   

17.
赵艳萍  汪军英 《护理研究》2008,22(6):1607-1608
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人和社会的要求日益增高,护理人员的压力亦日趋增高,处于持续高压力状态下的群体,容易出现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为此,随机对我院50名护士压力及应对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护士的职业压力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敏  张颖 《中国护理杂志》2006,3(11):150-15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加,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护士作为高压力的群体、疲劳的高发人群,承受着巨大的专业压力与工作有关的人际关系。过度职业压力的持续存在,已经成为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面对职业压力,护士应该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来维护良好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倦怠状况及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一所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为中度,主要问题为情感耗竭[(27.01±5.66)分]和成就感降低[(17.07±5.59)分],情感耗竭与年龄、护龄、职称、工作压力源5维度、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密切相关(r=0.527~-0.239,P〈0.01),成就感降低与年龄、护龄相关(r=0.301,0.318,P〈0.01).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护龄、工作压力源中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对情感耗竭影响显著.结论 改变精神科护士的年龄结构,合理应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问题,充分感知和应用社会支持是缓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的重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周晓丹  赵璧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0):703-704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中心护士工作压力源,为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福州市8所医院的235名健康体检中心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体检中心护士80.00%处于高度或中度压力水平,压力源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病人护理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低学历护士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得分较高(P<0.01);护士在病人护理方面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得分高于护师(P<0.01);年龄≤25岁、护龄1~5年的护士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得分高于年龄> 25岁、护龄>5年的护士(P<0.01).结论 健康体检中心护士压力较大,主要来源于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等方面,要关注低学历、低职称、护龄短、年轻护士压力的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