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琛  张萍 《医学文选》2006,25(3):432-434
目的研究调脂治疗对老年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及相关参数影响。方法将56例老年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降压组和降压调脂组,两组均给非洛地平缓释片,后者加用氟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同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血压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结果降压调脂组餐后2h血糖下降显著,与单纯降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用药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有一定升高,以降压调脂组为著(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压调脂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降低(P〈0.05)。结论调脂治疗都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并能降低血脂,可作为老年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王琛  张萍 《微创医学》2006,25(3):432-434
目的研究调脂治疗对老年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及相关参数影响.方法将56例老年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降压组和降压调脂组,两组均给非洛地平缓释片,后者加用氟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间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血压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结果降压调脂组餐后2 h血糖下降显著,与单纯降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用药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有一定升高,以降压调脂组为著(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压调脂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降低(P<0.05).结论调脂治疗都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并能降低血脂,可作为老年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50例,对照组(贝那普利)50例。治疗16周,记录治疗前后IMT、血压、血脂的变化,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6周后,观察组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IMT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在有效降压、调脂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有良好的逆转作用,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4.
卡维地洛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以及对血脂、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糖控制较满意的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用卡维地洛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对血糖、血脂代谢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口服阿托伐他汀在调脂同时对高血压前期青年男性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经体检发现的63例合并高血脂的高血压前期的青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12周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性治疗,并与对照组对比观察血脂、血压变化情况。结果随访前两组一般情况对比没有明显差异。12周后,治疗组与治疗前对比舒张压(P0.01)、总胆固醇水平(TC,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P0.05)、舒张压(P0.01)、TC(P0.01)、LDL-C(P0.01)也有显著的下降。结论口服阿托伐他汀药物在有效调脂的同时,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前期青年患者的血压尤其是舒张期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以及对血脂、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糖控制较满意的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用卡维地洛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对血糖、血脂代谢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彦熹 《中国医疗前沿》2013,(21):31-31,11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84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均口服药物控制血糖,降压药物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血清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压、IRI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观察组TG、LDL-C较前治疗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G、LDL-C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替米沙坦良好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同时可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代谢,可作为本病首选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甘油三酯血症者进行降甘油三酯治疗对其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7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甘油三酯血症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6例)。在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及抗高血压治疗的同时,观察治疗组用微粒化力平脂(0.2g/d)前及12周后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降脂治疗后甘油三酯下降42%,胆固醇下降1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2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了23%,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血脂水平及ISI无明显改变。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甘油三酯血症者用微粒化力平脂治疗不仅可降脂,而且可显著改善其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调脂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以我单位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观察治疗的9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对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加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各项指标水平上差异较小(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水平上均有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能起到显著调脂效果,有利于患者血脂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服药后均有明显的调脂作用,其中B组调脂作用更强(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辛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明显,安全可靠,在治疗高脂血症时,适当增加剂量可提高调脂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采取降压调脂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社区老年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29例观察组和29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噻嗪配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辛伐他汀。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血脂情况以及心脑血管情况和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程度明显好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脂改善情况,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比较后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采用联合降压调脂进行治疗,血压和血脂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改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率明显下降,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论证调脂护脉散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血脂平胶囊.方法对6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将性别、年龄、病程相同或相近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调脂护脉散组,30例)和对照组(血脂平胶囊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高脂血症患者各项指标观察显示,疗前疗后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高脂血症患者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调脂护脉散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86.67%,愈显率为73.33%,疗效优于血脂平胶囊.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调脂护脉散能明显降低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同时可升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因此对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防治作用,继续开发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胡旭桦  张新惠 《中外医疗》2011,30(26):122-122
目的探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利尿剂的作用。方法将21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利尿剂组70例,依那普利组75例,(利尿+依那普利)组72例。比较治疗前后合并心衰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危冠心病或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后合并心衰患者血压值检测结果的比较3组的血压值均有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高危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血脂值检测结果的比较中利尿剂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变化不大,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依那普利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利尿+依那普利)组总胆固醇变化不大,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尿剂在心衰、高危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的降压方面,效果明显好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4.
二甲双胍、辛伐他汀对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干预治疗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毅 《海南医学》2006,17(8):51-51,147
目的对比二甲双胍、辛伐他汀对轻中度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82例轻中度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分别给予常规降压加辛伐他汀治疗及常规降压加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10周血压、血三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其他相关的数据.结果轻中度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经降压调脂治疗后血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较前降低(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改善(P<0.05);经降压调糖治疗后,患者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亦明显改善(P<0.05),但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C并没有降低(P>0.05).结论在降压基础上通过调脂、调糖可改善IR状态;IR是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之一或与高血压平行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圣约翰草提取物对高血压病合并抑郁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对按2009版高血压诊断标准入组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汉密尔顿评分量表(HAMD)测定,分值≥18分患者入组,入组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测定血脂水平并予以口服左旋氨氯地平降血压及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组病例同时加服圣约翰草提取物,疗程均为2周,2周后测定血脂水平、血压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降压有效率分别为80%、6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降压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显著下降,HDL—C上升,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组TC、LDL—C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比较P <0.05;但TG和HDL-C水平二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圣约翰草提取物不仅能改善高血压合并抑郁情绪患者的抑郁情绪,还能增加降压药物的疗效,协助调脂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陆群霞 《吉林医学》2012,33(33):7247
目的:观察氢氯噻嗪联合卡托普利,加用辛伐他汀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6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噻嗪和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血脂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8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59%(P<0.05)。结论:联合降压调脂治疗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健康者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以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采集血清标本进行血脂检测,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健康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高密度脂蛋(HDL)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含量明显升高,以CHO、TG、LDL升高明显。提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同时,应进行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18.
辛伐他汀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辛伐他汀组(n=50)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辛伐他汀20 mg/d。对照组(n=50)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随访24周。结果 辛伐他汀组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显著,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不仅降血脂而且与降压药有协同作用,减少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二甲双胍在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调脂作用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冯绍津 《中原医刊》2006,33(6):22-2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腰围/臀围之比≥1、排除了糖尿病的轻中度男性高血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和二甲双胍组(79例),前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后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加二甲双胍片,观察前后分别检测血压、血脂等项目,并计算、分析其变化。结果①观察后两组上下午之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显著下降,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甲双胍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甲双胍组降压达标率更高,观察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后二甲双胍组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对肥胖型轻中度男性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降压作用,降压达标率升高。二甲双胍在协同降压的同时,还能调节血脂各项指标,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起到了整体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和血尿酸(UA)水平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其血压和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126例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10mg/d)组(A组,65例)、氨氯地平(10mg/d)加阿托伐他汀(20mg/d)组(B组,61例),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给药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的变化,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和hs-CRP浓度以及UA水平。采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其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和室间隔厚度(IVST),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3个月后,B组患者血清TC、LDL—C、TG、hs—CRP浓度及UA水平均显著降低,而HDL—C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B组血压显著低于A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LVMI均明显降低,B组患者LVMI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hs—CRP浓度和UA水平,显著降低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其可能通过减轻炎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及抑制左心室心肌细胞肥大,从而影响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塑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