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医病机复杂,更因激素等广泛应用、药物性因素的影响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我们认为,区别该病治疗使用激素前后不同病机,把握SLE"本证"和"演变证"是深化病机认识的重要方面;同时SLE轻重不同,病机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区分应用激素前后及SLE轻重的不同病机,对提高SLE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紧紧抓住"本证"是揭示SLE病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将糖皮质激素在人体发挥的治疗作用拟作"阳气",根据激素使用剂量不同,从"升阳""温阳""回阳"分论,提出激素发挥其功能的同时,辨证发挥中医药优势预防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重在及时顾护津液、挽存真阴、填精益髓。基于此,提出激素的使用应中西结合,扬长避短,以期为更好地认识及使用激素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激素在门诊中被广泛应用,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严重的副作用.因此考虑是否可以用中药代替或部分代替激素治疗及对抗其副作用,以达治疗目的 并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应用激素治疗的门诊患者的处方,以及全程跟踪1~2例门诊应用激素治疗的患者配合中药以及中医疗法的治疗过程;结果了解门诊中激素的使用比例,及根据跟踪病历药历比较单用激素和激素联用中药两者之间的优劣;结论中药能够部分代替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肾病综合征(NS)是儿科的常见病,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不同程度的水肿.NS患者同时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1)激素抵抗.初发或复治患者,经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周无效.(2)激素依赖.使用激素治疗有效,但在药物减量时复发.(3)频复发.半年内复发2次以上,或1年内复发超过3次.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联合治疗,疗效不佳,且副作用较大,易复发[1].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参与治疗RNS可以获得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更好的疗效,减少复发,减少副作用[2-3].现对近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孙靖峰  高曼琳 《河南中医》2013,33(2):213-214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目前仍以激素为主,但长期大量的使用激素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很大.临证时若在运用标准激素疗法的同时,分阶段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可控制感染因素,有效降低复发.  相似文献   

6.
总结中药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不同阶段辨证治疗。激素诱导期,联合中药宣肺健脾利湿;激素维持期,联合中药滋阴清热;激素减量及停药期,联合中药阴阳双补,但以温阳益气为主;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西医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大剂量、长时间的使用激素所产生的副作用影响了治疗效果.笔者在应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减轻了激素的副作用,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激素在多类重症肺炎中起到了辅助治疗的作用,但是否能够采用激素治疗到目前为止仍然存有争议,有的研究认为采用激素进行辅助治疗,可以大大改善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有着明显效果,但也有研究认为,采用激素对患者预后的效果并不乐观,还可能因为其不良反应大大提升二次复发率。笔者就最近几年激素在不同类型重症肺炎病人中的辅助治疗,对激素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及干预激素治疗后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在常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激素应用的不同阶段,辅以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18例常规激素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既可显著提高疗效,又可缓解激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激素目前仍是肾病综合征临床一线用药,激素通过抑制机体免疫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功能以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进展。激素为纯阳之品,肾病综合征治疗初期激素易与体内水湿之邪相兼为病,同时呈现热邪伤阴的症状,故治疗宜养阴清热为主;激素减量阶段本虚证以气阴两伤证侯明显,标实证可见湿热、瘀血、湿浊等证,治疗遵循滋补肝肾、益气养阴;激素小剂量维持阶段,患者脾肾阳虚症状突出,此时宜补益脾肾为主,同时患者在此阶段机体免疫力低下,外感易导致病情的反复加重,常在治疗上兼顾卫气。  相似文献   

11.
瘫痿胶囊及泼尼松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症肌无力(myasthenta gravis,MG)是较为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激素是治疗MG的一线药物。然而,皮质激素全面抑制免疫反应,在治疗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克服的缺点。鉴于重症肌无力目前的治疗难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以提高和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缩短激素疗程并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口服激素与胸腔内注射药物的方法在疗效上的区别。方法:将147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分成三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口服激素、胸腔内注射激素以及胸腔内注射激素与山莨菪碱合剂治疗。结果:胸腔内注射激素与山莨菪碱合剂的疗法其近、远期疗效较前两种均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在显效时间上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胸腔内注射激素与山莨菪碱合剂的疗法对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治疗的同时,配合口服滋肾口服液全程治疗的疗效观察,并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和不同的预见性护理,其结果减少和防止了细胞毒性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肾病综合征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微 《吉林中医药》2008,28(2):105-106
系统性红斑狼疮因禀赋不足,体质虚弱,加之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或久病失养,以致阴阳气血失去平衡,气滞血瘀,经络阻隔而致.治疗上以益气滋阴、活血化瘀为主.激素标准疗程治疗的同时,在中医辨证基础上选用中药治疗,可强化激素的疗效,减轻激素的毒副作用,从而发挥中药增效减毒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淑芬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淑芬教授认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基本病机为元气亏虚,肾络瘀阻,治疗上主张舒络固肾,即疏通络脉,解除毒邪,扶正补虚。在激素治疗的不同阶段,强调根据阴阳气血变化辨证施治,同时善于中西药结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孙秀立 《四川中医》2005,23(9):100-100
肾病治疗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常规疗法,但其副作用较为明显,为此我们根据激素疗法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更好地发挥了激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激素和中药合用治疗肾病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激素在肾脏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以来,其疗效得到了临床医家的认可。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尤其是轻微病变型的患者,激素常为首选药物。但是,激素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柯兴氏征等。另外,在激素减量中出现的病情“反跳”,以及激素停用后如何防止病情不再反复等,在临床上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笔者经长时间的探索,体会到在激素治疗的同时,正确、合理地加用中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激素治疗肾病的疗效。以下分三种情况,谈这方面的体会。第一种情况,在激素使用过程中,通过辨证应用中药,来提高疗效、减轻激素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自拟黄龙红蛭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该文在应用激素治疗的同时加用自拟黄龙红蛭汤,并与对照组单用泼尼松比较.结果 治疗组中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6.67%和9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和7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常规应用激素的同时,加用自拟黄龙红蛭汤治疗,可明显增加治疗效果,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优于单用激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同时他与激素的关系十分密切。肝脏既是许多激素分解代谢的主要场所,又是许多激素作用的主要靶位,因此,肝脏疾病可以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肝炎可并发糖尿病,二者同时发生时,使病情复杂化,治疗上亦有许多矛盾之处,治疗上会有许多失误,本文就我院1993年至今临床观察病例作一总结,旨在提高对  相似文献   

20.
尹保奇  宋鹏娟 《光明中医》2013,28(1):136-138
目的观察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加中医辨证汤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7例,治疗组采用激素,雷公藤多苷联合辨证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雷公藤多苷治疗。结果治疗组在8周即出现明显疗效;治疗8周后,血浆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胆固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疾病缓解后半年的复发率、激素不良反应率明显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更快缓解病情,稳定病情,减少复发率,减少激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