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涛  吴显文  杨太峰 《陕西中医》2020,(10):1422-1425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加减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使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7 d的中医证候积分、放射治疗后反应评分标准(RTOG/EORTC)分级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7 d,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 观察组大便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腹痛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RTOG/EORTC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CRP、TNF-α、IL-6、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缓解炎症状态,促进疾病恢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放射性治疗在恶性肿瘤中的普遍应用,放射性肠炎发病率逐年上升。陈玉超教授认为放射性肠炎的根本在于"正虚毒蕴",治疗当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急性期当因势利导,使湿热毒邪从肠道而去,临证使用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加减。慢性期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恢复气血阴阳的平衡,辨证使用生脉散、参苓白术散、理中丸。同时针对兼症不同,加减应用止血药、祛风药、消导药等。陈师治疗之时,谨守病机,守法选方,灵活用药,为放射性肠炎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肠复康方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湿热蕴结下焦型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宫颈癌放疗后湿热蕴结下焦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予肠复康方口服;对照组服用思密达(蒙脱石散)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便常规+潜血、肠黏膜状况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肠复康方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湿热蕴结下焦型放射性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丸对轮状病毒湿热型腹泻(RV-DH)小鼠模型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机制。方法 80只BLAB/C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建立大肠湿热证模型小鼠和大肠湿热证轮状病毒模型小鼠。造模成功后,除模型对照组外,余组分别用葛根芩连丸、蒙脱石散剂(思密达)、葛根芩连丸+思密达治疗。采用FITC-Dextran检测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ELISA法检测SIg A、IL-1β、IL-2、IL-6、IL-8、TNF-α,HE染色观察小鼠大肠病理情况。结果 (1)FITC-Dextran检测显示:大肠湿热证模型各组药物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芩连丸中药组、思密达西药组、葛根芩连丸+思密达中西医结合组FD4均降低。以葛根芩连丸+思密达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效果最好。大肠湿热证轮状病毒模型各组的药物治疗后的趋势和大肠湿热证模型药物治疗趋势一致。(2)ELISA法检测表明:大肠湿热证模型各组药物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芩连丸组、思密达西药组、葛根芩连丸+思密达中西医结合组的大肠和肺组织SIg A、IL-1β、IL-2、IL-6、IL-8、TNF-α都有降低,以葛根芩连丸+思密达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效果最好。大肠湿热证轮状病毒模型组的药物治疗后的趋势和大肠湿热证模型药物治疗趋势一致。各用药组均可改善小鼠的肠黏膜屏障功能。(3)HE染色观察提示:各用药组的急性炎症反应均减弱,黏膜下层淋巴细胞浸润数量均有下降,肠黏膜损伤改善,以葛根芩连丸+思密达中西医结合组效果最好。结论葛根芩连丸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调节淋巴细胞,抑制肠道匀浆中的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轮状病毒湿热型腹泻(RV-DH)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放射性肠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转化规律。方法:收集102例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确定中医证候,并研究其在不同放疗阶段的分布情况。结果:急性放射性肠炎出现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放疗中期(放疗第10~20天)。急性放射性肠炎初次出现时放疗各阶段中医证型皆以湿热蕴肠证最为多见,其次是脾虚湿盛证、气血两虚证,中后期脾虚湿盛证、气血两虚证的比例较初期明显增加。急性放射性肠炎初次出现时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实证中以湿热蕴肠证为主。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放射性肠炎的发展,后期急性放射性肠炎中虚证比例明显升高,虚证以脾虚湿盛证和气血两虚证为主。结论:湿热蕴肠证为急性放射性肠炎主要的中医证型,其次是脾虚湿盛证、气血两虚证。急性放射性肠炎初次出现时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后期急性放射性肠炎中虚证比例明显升高。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放射性肠炎的迁延,急性放射性肠炎中医证型有自实转虚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放射性肠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转化规律。方法:收集102例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确定中医证候,并研究其在不同放疗阶段的分布情况。结果:急性放射性肠炎出现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放疗中期(放疗第10~20天)。急性放射性肠炎初次出现时放疗各阶段中医证型皆以湿热蕴肠证最为多见,其次是脾虚湿盛证、气血两虚证,中后期脾虚湿盛证、气血两虚证的比例较初期明显增加。急性放射性肠炎初次出现时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实证中以湿热蕴肠证为主。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放射性肠炎的发展,后期急性放射性肠炎中虚证比例明显升高,虚证以脾虚湿盛证和气血两虚证为主。结论:湿热蕴肠证为急性放射性肠炎主要的中医证型,其次是脾虚湿盛证、气血两虚证。急性放射性肠炎初次出现时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后期急性放射性肠炎中虚证比例明显升高。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放射性肠炎的迁延,急性放射性肠炎中医证型有自实转虚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辨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口服葛根芩连汤加减诊治,对照组患者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的状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2.50%(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状况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实验组腹泻、大便性状、腹部绞痛、便血、里急后重、肛门疼痛与口干乏力等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辨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能够显著降低各项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辨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在放疗期间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症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口服葛根芩连汤加减诊治,对照组患者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的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50%(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腹泻、大便性状、腹部绞痛、便血、里急后重、肛门疼痛与口干乏力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辨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能够显著降低各项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葛根芩连汤在治疗放射性肠炎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放射性肠炎急性期病因病机分析葛根芩连汤的配伍原则、现代药理、临症经验,揭示葛根芩连汤治疗放射性肠炎急性期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姚嫱主任认为宫颈癌放疗的患者多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症,临床运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选用气血双补的八珍汤加减方防治宫颈癌放射性肠炎效果颇佳,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放化疗信心,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肿瘤治疗,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芍药汤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肠腑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96例UC肠腑湿热证患者分为芍药汤合葛根芩连汤组(研究组,n=48)和常规西药组(对照组,n=48)。治疗4周后评估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比较2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清IL-6、IL-8、TNF-α、vaspin、MCP-1、sRAGE水平及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汤合葛根芩连汤可显著减轻UC肠腑湿热证患者肠道炎症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缓解中医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高红伟  冯斌 《河南中医》2012,32(12):1598-1598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湿热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56例,予葛根芩连汤加减;西药对照组56例,予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治疗.疗程均为3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湿热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湿热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放疗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并临床辨证分型为肠道湿热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思密达组15例(口服思密达1g,日3次,连服14天)和中药组15例(口服葛根芩连汤,日1剂,连服14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治愈、好转、总有效率及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CR+PR)为86.67%,思密达组总有效率(CR+PR)为53.33%(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湿热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加味葛根芩连汤对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其中医症候改善效果与免疫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西医对症治疗的为对照组,行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改善及免疫学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中医证候改善比较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包括腹泻、便血、腹部绞痛、里急后重,同时白细胞、血小板恢复正常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91.4%)比较上相比对照组(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能有效改善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同时提高患者的免疫指标,安全无毒副反应,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葛根芩连汤对湿热证模型大鼠的药效,并探究葛根芩连汤是否能调节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湿热证炎症反应。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湿热证组(M)、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T1,0.98·kg-1·d-1)、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T2,4.9·kg-1·d-1)。以内湿热饮食+外湿热环境的方法复制湿热证动物模型,共42 d。葛根芩连汤低、高剂量组给药治疗14 d。期间采用旷场实验记录大鼠的探究行为及活动度,监测大鼠精神状态、被毛、阴囊等体征变化并赋分统计。动物处死后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闭合蛋白(Occludin)、封闭蛋白-1(Claudin-1)、闭锁小带蛋白-1(ZO-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复康方联合西药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湿热蕴结下焦型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湿热蕴结下焦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药硫酸庆大霉素25万IU+盐酸利多卡因10 m L+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灌肠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肠复康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主要证候评分、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综合疗效、内镜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腹部刺痛、泻后不爽、面色晦滞、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评分及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躯体功能、认知水平、角色功能、社会职能及情感职能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 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综合疗效和内镜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肠复康方联合西药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湿热蕴结下焦型放射性肠炎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促进肠道黏膜修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张宁  周晓丽  刘帅 《中成药》2020,(2):351-355
目的考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对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嗪、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疗程4周。检测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肠镜Baron评分、膜屏障功能指标(HIF⁃1α、DAO、D⁃LA)、血清促炎因子(IL⁃2、IL⁃6、TNF⁃α、IFN⁃γ、CRP)、血清抗炎因子(IL⁃4、IL⁃10、IL⁃13)、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NK细胞)、凝血功能指标(FIB、APTT、PLT)、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肠镜Baron评分、膜屏障功能指标、血清促炎因子、CD8+、FIB、PLT、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血清抗炎因子、CD3+、CD4+、CD4+/CD8+、NK细胞、APTT升高(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缓解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肠黏膜,降低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因子分泌、促进抗炎因子分泌、激活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肌炎,证属湿热蕴阻中焦,痰湿阻滞气机,治宜清热化湿,宽胸行气止痛,方用葛根芩连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加味葛根芩连汤对大鼠高能射线诱导的肠损伤组织形态学、肠道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内毒素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加味葛根芩连汤组(n=16)、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组(n=16)、模型对照组(n=16)和正常组(n=16),加味葛根芩连汤组、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组分别灌胃给予药物,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1次/d,于造模前3d开始给药直至造模后d4,连续给药7d。观察各组肠黏膜形态学指标,肠道组织TNF-α含量、血浆内毒素、小肠Ig A(+)的浆细胞数量。结果:加味葛根芩连汤组和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组小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全层厚度及直肠黏膜厚度、全层厚度明显高于或厚于模型对照组(P0.05);肠道组织TNF-α含量和血浆内毒素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加味葛根芩连汤组肠道组织TNF-α含量显著低于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组(P0.05);加味葛根芩连汤组和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组小肠Ig A(+)的浆细胞数量显著多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能有效保护放射对大鼠肠黏膜引起的损伤,促进大鼠肠上皮细胞的修复,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和抑制肠道内毒素移位,保护肠道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0.
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新宇  辜娜 《新中医》2020,52(20):42-45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加减应用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147 例,采用计算机随机编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4 例和观察组7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金化痰汤治疗。观察并比较2 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和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2%,高于对照组7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P<0.05)。治疗前,2 组CD3+、CD8+、CD4+及CD4+/CD8+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 组CD3+、CD4+及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CRP、PCT、TNF-α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 组CRP、PCT、TNF-α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RP、PCT、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加减应用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缓解患者炎症和感染症状,明显缩短治疗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