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筋理论作为中医学经络学的分支之一,与现代医学热门的肌筋膜学说多有相类似之处。通过经筋与肌筋膜在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形态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对比,以探讨两者相关性,深入挖掘经筋实质,对于临床针灸诊疗思路的指导及疗效的提高都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利于丰富传统医学内涵,促进传统与现代医学理论精华融合,推动中医学新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从肌筋膜链角度,探讨足三阴经筋的解剖基础,为临床经筋疗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分析足三阴经筋的分布、病候,并与肌筋膜链前深线解剖、功能对比,阐释足三阴经筋的解剖结构。结果:足三阴经筋的线性分布呈现混合分布趋势。在足踝小腿部,长屈肌及肌腱可视为足太阴经筋,趾长屈肌及肌腱可视为足少阴经筋。在阴股部,股内侧肌及股内收肌群的股骨止点可被视为足太阴经筋,股内收肌群结合体可被视为足厥阴经筋,大收肌后部及半腱肌半膜肌可被视为足少阴经筋。在躯干部,足太阴经筋与腰大肌筋膜密切相关,足少阴经筋与脊柱椎体前筋膜更为切合。从功能上,足厥阴经筋突出了股内收肌群与耻骨的解剖关系,足少阴、足太阴经筋突出了下肢内侧与腰腹的关系。结论:足三阴经筋分布与下肢内侧及腹腔后壁肌筋膜密切相关,由于经筋的功能性,需要进一步从解剖、功能、生物力学和病候等方面对足三阴经筋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腰痛症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常常伴有放射到臀、腿部的酸胀疼痛感,或麻木不适感,多数患者伴有腰部功能障碍的一类中医病症;常见于急性腰扭伤、腰背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多种疾病。自1990年至2017年,腰痛患者数量大幅增加,患病率也随着人口老龄化而上升~[1],成为全世界骨科、康复科的主要就诊病种~[2]。在临床中经筋学说与肌肉链理论对腰痛病症的治疗都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中医“经筋”及“膜原”实质的筋膜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筋与膜原做为中医学的两个范畴,同属于中医学中的形态学概念,具有实际的解剖学基础,虽同出于《内经》,但是相对于经络气血等形而上的范畴,后世医家对两者的研究明显不足,即使在当前也仍然十分薄弱。本文尝试以现代解剖学筋膜理论进展为依据,探讨中医经筋与膜原的形态学实质,以期对中医学相关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11.
项痹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该病逐渐趋于年轻化,且该病患者大多愿意选择保守治疗,而中医的推拿技术在对此类疾病的治疗中备受推崇.了解中医皮部经筋与西医肌筋膜线理论,总结二者关系,将皮部经筋推拿术与肌筋膜松弛术进行有机结合,为项痹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2.
颈腰椎病的推拿治疗多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生物力学,采用适当的手法对患处进行治疗。通过总结分析有关经筋的理论,并结合基于现代医学的扳机点理论,阐述经筋理论与颈腰椎病的密切关系,即颈腰椎病的病理表现为经筋功能失调,筋结病灶点或者扳机点的出现;采用理筋解结消除扳机点,可以缓解甚或治愈颈肩腰腿疼痛,进而指出经筋理论对推拿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筋理论是中医学术中,研究经筋的分布及其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防治和康复的理论。临床上颈肩腰腿痛为常见病、多发病,医学界历来将该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归纳“骨伤科”范畴,而其实更应属于“软组织损伤”范畴。本文应用现代解剖学论点,阐述经筋理论中的软组织损伤,并且总结了目前应用经筋理论进行的有效治疗方法。对祖国医学“经筋理论”做一概括。 相似文献
14.
15.
16.
18.
目的:中医经筋理论结合推拿手法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小样本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头痛缓解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患者颅周肌肉紧张程度明显减轻,头痛缓解,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100%;3个月时再次评定,总有效率94.7%;6个月时再次评定,有5例复发。结论:中医经筋理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发病原因复杂,是各种综合因素所致,椎体、椎间盘、韧带等任何一部分发生病变、出现问题,只要发生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都会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颈椎间盘变性是颈椎病的直接原因,加速颈椎间盘变性的原因和机制错综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是目前生物力学对颈椎病的研究比较深入,颈椎病与颈部的姿势、周围组织、肌肉、韧带的张力有关。我院针灸科从肌筋膜链角度调整颈椎周围组织韧带肌肉的生物力学结构,研究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手法理筋+固灶行针+循经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外治疗法(传统推拿+针刺+拔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化McGill量表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及颈椎关节活动度(CROM)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1.8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PRI评分、PPI评分及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CROM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壮医经筋三联疗法可减轻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增加颈椎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