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选择2003-2007年有明确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历并有腰椎CT或MRI检查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36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提示腰椎退行性病变或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其中L4~5,椎间盘突出者25例,L3S14椎间盘突出者11例.结果 36例患者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不佳,最终经髋部X线及腰椎CT或MRI等检查证实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临床病史资料了解不详细,对类似症状未进行必要的鉴别,忽视临床查体及过度依赖影像学检查结果 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误诊的主要原因.详细分析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则可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
宋涛  黄东海  李明 《现代保健》2008,(34):44-4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手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4年7个月。腰背痛伴间歇性跛行、下肢肌肉瘫痪、马尾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2例,部分恢复25例,无改变4例。结论早期诊断,48h内手术较晚期手术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括约肌功能及鞍区症状恢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CT、CTM及MRI。同时腰椎间盘摘除及腰椎管减压必须考虑脊柱的稳定性。马尾神经功能恢复取决于病理类型、原有椎管狭窄程度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医学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L4-5、L5-S1,其CT、MRI表现比较典型、分辨清楚、诊断明确。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临床表现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诊断的可靠指征。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腰腿痛患者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多。据报道 [1]真正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仅占 25 ~40%。本组收集整理了 2000年 4月~2004年 4月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42例病案资料,发现在该病的诊断中存在着许多误区,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初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0例。其中男 253例,女 187例;年龄 24~80岁,平均 52岁;腰腿痛病史 1w~3年;临床表现腰腿痛 263例,腰痛 104例,腿痛 73例。1.2 误诊情况 本组病例最后确诊不符合…  相似文献   

5.
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术前体检、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椎间盘再次突出、术中定位错误、神经根粘连、椎管狭窄未除以及腰椎不稳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较多,大部分为医源性,术中细致操作、彻底减压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1999~2006年1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手术资料.结果 11例均行手术及病理诊断,随访18个月至5年,症状明显好转,但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就诊越晚致残率越高.结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正成为现代医学中的常见疾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正确运用特殊检查,从而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比较CT与MRI检查对86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相关征象的诊断情况、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及误诊率.结果:86例患者腰椎间盘...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70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资料,提高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结果确诊67例,误诊3例。阐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cT表现及常见的合并征象,并提出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cT扫描中的注意事项。结论cT扫描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达95.7%,证明了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评价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价值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劣。方法选择临床影像学检查资料齐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2例,共检出146个病变部位,其中124个病变部位经手术证实。结果124个经手术证实的病变中,平片检出74个病变部位,检出正确率为45.20%;椎管造影检出98个病变部位,检出正确率为67.90%;CT检出132个病变部位,检出正确率为90.4l%;NRI栓出136个病变部位,检出正确率为93.83%。结论X线平片检查虽简便经济,但敏感性不高;椎管造影检查程序复杂,有一定的创伤性及过敏风险;CT和MRI检查结果基本一致。但MRI有时由于受扫描层面限制易误诊,检查价格昂贵,不易普及;CT密度分辨率正确率高,经济简便,应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检查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采用CT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计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诊断正确率、诊断检出率。结果: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62例患者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检查41例,检出率为66.1%,MRI检查58例,检出率为93.5%,对比差异显著,P<0.05;MRI检查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6.7%、98.3%,均高于CT检查的95.16%、83.57%,P<0.05。结论:临床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时,相较于CT检查,应用MRI检查所得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大致相符,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采用MRI检查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