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期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中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分为3期(发病2周内、发病2周至1月、发病1月以上)进行不同的治疗,同时结合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统计,总有效率为96%,痊愈率为84%。结论:分期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较高的疗效,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静  吴利  何波 《四川中医》2011,(12):101-102
目的:观察针灸和中药联合使用分期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灸配合中药的方法分初期(发病期)、中期(治疗期)、后期(恢复期)三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360例。结果:治愈301例,好转57例,未愈2例,好转率99%,治愈率83.6%。结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观察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根据患者病程的长短、发展规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恢复后期、后遗症期,针对各期特点施以不同针灸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周围性面瘫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治疗时根据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期以西医西药为主,静止期中医针灸和中药并重,恢复期以推拿为主,后遗症期以针灸和功能锻炼为主.结果:128例治愈115例,治愈率89.84%,显效9例(7.03%),好转4(3.13%),总有效率100%.结论:周围性面瘫的分期辨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病程短、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期针灸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4例采用分期针灸药并用,对照组64例单用分期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56例,对照组痊愈48例,两组痊愈率和痊愈者治疗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灸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宜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瑛  吴曦  胡卡明  陈晓琴 《中医杂志》2008,49(5):465-468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针灸治疗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丰富,鉴于周围性面瘫具有不同分期的临床特点,我们就周围性面瘫的分期、针刺时机、神经定位以及疗效评价等问题,对近年来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分别为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分期针刺加电针组及对照组即不分期针刺组,每组分别为30例。比较分期针刺治疗与不分期针刺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以及分期针刺治疗各方法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①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不分期针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三组疗效要优于第四组。②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分期针刺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两组疗效要优于分期针刺治疗组。③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不分期针刺组;在分期针刺的基础上增加灸法、电针综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分期针刺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根据周围性面瘫的不同分期采用不同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分期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结果:分期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方法:68例用针灸配合TDP分期治疗。结果:急性期痊愈92.00%,稳定期痊愈率85.00%,恢复期痊愈率66.67%,后遗症期痊愈率33.33%,总痊愈率76.39%。结论:说明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同时分期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分期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根据病程实际情况分为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进行分期针灸治疗。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分期针灸治疗方法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针灸分期治疗埃塞俄比亚黑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8例埃塞俄比亚黑人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148例按病程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三期,不同时期施以温针灸为主的不同针刺方法,取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手足少阳经穴为辅。对照组130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穴取合谷、风池、下关、翳风、颊车、地仓、迎香等。从愈显率和治疗时间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6.62%,优于对照组的60.77%(P〈0.05)。在前3个疗程内,治疗组痊愈率为89.79%,优于对照组的56.86%(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结论:温针灸分期治疗埃塞俄比亚黑人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72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方法:72例用针灸分期治疗。结果:急性期痊愈率92.00%,稳定期痊愈率85.00%,恢复期痊愈率66.67%,后遗症期痊愈率33.33%,总痊愈率76.39%。结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缩短疗程,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方法:运用分期针灸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并对其进行临床观察;结论:诊治思路清晰,提高了临床治愈率,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50例针灸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周围性面瘫采用针灸推拿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结果:50例面瘫患者总有效率96%。结论:推拿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同。笔者采用分期针刺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蔡剑飞  徐君君  袁淑芬 《新中医》2015,47(8):231-232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等西医常规治疗,针灸组则根据不同分期给予相应针灸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2组患者口角歪斜、面部表情、眼睑闭合等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并评价针灸组患者病变不同时期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43%、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86%、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静止期及恢复期针灸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5.83%和61.54%,3期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面部神经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越早进行针灸干预疗效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针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治愈率27例,好转13例,无效0例。结论: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卓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方法经验.方法:对10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穴位针灸临床治疗方法,同时在治疗适当期针对不同面瘫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肌肉锻炼等康复训练手段.以5天为1疗程,共治疗4~6个疗程.结果:本组10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治愈93例(88.6%),显效9例(8.57%),有效3例(28.6%),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周围性面瘫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facial nerve palsy),是最常见的自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疾病,认为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针灸治疗面瘫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世界卫生组织也较早认定面瘫为针灸治疗适应症之一[2-3]。近几年来,针对周围性面瘫的不同分期的临床特点,笔者采用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归纳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针灸为治疗手段,辨证分期治疗;结果:62例患者中治愈57例(91.14%);显效3例(4.84%);有效2例(3.22%),总有效率100%;结论:按照周围性面瘫的病理和病变发展,将治疗分为三期,以针灸为主,分别采用电针浅刺法、透刺法和双手单针法三种不同的手法配合相应的穴位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同时也证明单纯应用针灸治疗同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