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替硝唑治疗老年人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65岁以上的牙周病患者采用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二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老年人牙周病为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用牙周基础治疗加中西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牙周病患者采用联合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期有效率100%,远期有效率85.71%。结论:采用本方法治疗牙周病可有效治疗牙周的炎症,较好地预防牙周的再感染和炎症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近5年来156例牙周牙髓合并症临床治疗观察,提出牙周病引起牙髓病变应以综合治疗为主,治愈率为69.15%,单纯根管治疗会增加失败率。而牙髓病引起牙周病变则主张单纯根管治疗,治愈率72.72%,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是治疗牙髓病引起牙周病变的关键。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采用综合疗法,治愈率较前二者低,仅有40%,应进一步改进目前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毛守慧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946-946,962
牙周病是危害人类口腔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达60%~70%。这一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对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影响和危害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为此,我科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严格控制血糖,牙周病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中医辨证治疗应用于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病患者116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对分为应用常规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牙齿松动指数明显小于参照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5.52%、93.10% vs.32.76%、70.6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应用于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缓解,并且具有显著的固齿效果,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之一,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式恒久牙周夹板对牙周病进行修复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钴铬合金铸造可式恒久牙周夹板治疗58例牙周病患,并经2-5a临床观察。结果良好占69.2%,进步占27.7%,总有效率达96.9%。结论可式恒久牙周夹板是治疗牙周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2960名老年人口腔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2960名老年人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探索老年人口腔疾病的规律,开展防治和保健。方法 对不同年龄段的2960名老年人口腔疾病:龋病、牙周病、牙体非龋性疾病共3492颗患牙及40例口腔粘膜病进行了治疗。结果 龋病占治疗牙数的37.26%;牙周病占25.72%;牙体非龋性疾病30.55%;拔牙术占6.47%;粘膜病占1.34%;洁治术占4.83%。结论 本资料2960名老年人口腔疾病以龋病为首,牙体非龋性疾病次之,牙周病居第三。楔状缺损牙占27.43%,是老年人口腔不可忽视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中老年期为牙周病发病的高峰阶段。据国内报道,其发病率居老年人疾病之首,约占70%以上。轻度牙周病一般不被患者重视,很少得到及时治疗,而重度牙周病对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就诊时已给治疗带来因难,使相当一部分牙齿不得不拔除。1年来我们对中晚期牙周病的患者进行了牙髓治疗。作为牙周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达到尽可能保留患牙的目的。现将重症牙周病84例,88颗牙齿的牙周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从肾辨治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牙周病患者辨证分型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肾虚胃热型。服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显效36例,占55.4%;有效21例,占32.3%;无效8例,占12.3%;总有效率87.7%。结论:治疗牙周病应以补肾为主,以泻火、凉血、解毒、健脾为辅,配以蜂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大量微生物学研究证明G厌氧菌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中间类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牙龈炎杆菌、放线菌、具核梭杆菌等在牙周袋内占优势,口服阿莫西林、硝唑类等抗菌药对牙周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但可导致菌群失调,耐药菌的产生等问题,故不宜长时间用于牙周病的治疗,局部用药是目前人们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作者自行配制10%过氧化氢尿素甘油溶液(GOL),作为一种抑菌给氧缓释剂用于临床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牙周病治疗的显著疗效。方法:对牙周袋进行龈下刮治并配合甲硝唑缓释药条置于牙周袋内,2日后复诊,重复以上操作。1周后复诊观察其疗效,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本文采用的方法疗效显著率达81.4%,有效率达100%,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能有效的控制菌斑消炎,显著减轻或改善牙周症状,是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和比较蒙汉族老年人口腔病况及治疗意识,为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呼和浩特市五个干休所876名离休人员,按照WHO的统一标准进行口腔病况及治疗意识的调查。结果:牙齿缺失在老年口腔病中占第一位,患病率为82.19%,其次为口腔黏膜病70、44%,牙周病48.86%,龋病38.81%。义齿修复率为失牙人数的29%。蒙古族口腔黏膜病发病高于汉族(P〈0.01),牙周病发病率低于汉族(P〈0.01)。结论:(1).对老年人健康影响最大的口腔疚患是失牙,应得到重视。(2).口腔黏膜病及牙周病在蒙汉族之间有显著性差畀,(3).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疗意识淡漠。  相似文献   

13.
100例糖尿病患者牙周状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证实糖尿病与牙周病间的关系,采用统一检查标准,在同一位医生操作下,对已临床确诊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各100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结果表明:糖尿病组牙周病发病率为42%,非糖尿病组为20%,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果还提示:糖尿病患者不但牙周病发病率高,而且具有病变发展速度快,损害程度重,治疗效果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派丽奥在治疗牙周病上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牙周病患者龈上、龈下超声波洁治后,给予派丽奥牙周局部上药。结果:150例牙周病患者上药1—2个疗程(四次为一疗程),75例牙周袋深2~4mm、牙周红肿、出血、溢肿、口臭消失,牙松动由Ⅰ0→稳固,70例牙周袋〉4mm的症状则不同程度消退,明显好转,病情得到控制,总有效率达96.67%,5例牙周无变化,给予牙拔除术,无效率3.33%。结论:派丽奥用于治疗牙周病,临床效果满意,可被视为牙周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应用替硝唑治疗68例急性牙周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提出口腔专科疾病应用全身药物治疗配合局部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替硝唑0.8g,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结果 疗效达100%。结论 替硝唑治疗急性牙周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牙周病辨证论治体会青海省中医院甄江玲,张应龙牙周病的发病率极高,牙周病是发生于牙周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牙周病逐渐破坏牙齿支持组织终致牙齿动摇、脱落、咀嚼机能丧失.因此牙周病也是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临床运用中医辩证论治,治疗该病获得一...  相似文献   

17.
恒久性牙周夹板用于松动牙固定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立莉 《医学文选》2006,25(4):919-920
牙周病是口腔多发病。近年来国际上根据CPITN(社区牙周治疗需要指数)来估计破坏性牙周炎的患病率,约为7%~20%。它是导致30%~35%全口牙被拔除的原因,严重者还会影响咀嚼功能,加重胃肠道的负担,牙周病患牙还可能作为感染病灶,造成或加重某些全身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固定松牙是牙周病治疗的必要措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不仅要求确实可靠的疗效,也对美现的造型、舒适的感觉提出更高的要求。恒久性牙周夹板在松牙固定治疗中的研究应用随着材料及铸造工艺的发展以及烤瓷技术的推广运用得到发展,现就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牙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多发病、常见病,中老年人发病率最高。据统计资料显示,中老年人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高达99%。然而不少中老年龋齿、牙周病等患者,虽经医生反复治疗,仍保不住的病牙,需要拔牙或自行脱落,造成牙齿缺失。  相似文献   

19.
菌斑显示剂辅助牙周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菌斑是牙周病和龋病共同的主要致病因素。据报道,35岁以后牙周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直线上升。我国18岁以上年龄组牙周袋的检出率为70%~90%左右,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牙周病患者对菌斑的认识,我们尝试利用菌斑显示剂辅助进行牙周病的口腔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细菌涂片法观察牙周病维护期中细菌分布变化,以及细菌分布与牙周病临床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维护期中牙周病复发的患者60名,随机分2组,实验组施以牙周基础治疗+口腔卫生宣教强化,对照组只作牙周基础治疗,不作口腔卫生宣教,观察基线2周,3个月,6个月牙周病患者牙周袋内细菌分布和牙周病临床指标变化。结果:2组临床指标均较基线时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PLI SBI PD B%均较对照组下降快。结论:牙周病患者牙周袋内细菌分布,牙周病临床指标与牙周病的活跃期和静止期有相关性两者结合,在牙周病维护期监测牙周病活跃性,口腔健康教育在牙周病维护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