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结果 25例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术后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间隙感染痊愈.结论 控制感染,合理膳食,严格控制血糖,加强术后护理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至2017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遵医有效率达到了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血糖、病灶清除及全身综合治疗。结果58例糖尿病患者感染完全治愈,创口1期愈合。结论治疗糖尿病患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应同时控制感染和血糖,积极处理病灶及全身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参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平均住院日、对胰岛素注射和血糖监测满意度与血糖管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病人对胰岛素注射与血糖监测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可改善病人血糖控制效果,提高疾病人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从而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28例糖尿病伴颌面间隙感染的患者进行抗感染、控血糖、脓肿切开引流等处理,同时加强病情观察、控制感染、血糖监控、切口护理、并发症等护理。结果所有患者住院9~45d痊愈出院。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康复的关键,个体化、全方位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后29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 糖尿病合并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治疗应在抗感染的同时控制血糖水平,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孟海英 《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39(1):222-224,228
目的 研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对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原因、部位进行统计,均取其分泌液或脓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分析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原因为牙源性感染82.67...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本科2013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中青年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心理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控制血糖,认为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控制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本科2014年~2015年收治入院的76例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伤口护理、口腔护理、控制血糖、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认为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控制颌面部间隙感染病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海珊   《护理与康复》2017,16(8):912-914
总结1例口底颌面部多发间隙感染伴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体会,予做好呼吸道管理,脓腔冲洗,多种方式疼痛干预,加强营养摄入并做好口腔护理,有效控制血糖,全程予以心理护理。经过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做好术前心理护理,特别要监测、控制好血糖,术后观察病情变化,继续监测好血糖,预防切口感染,做好饮食指导、尿管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患者未出现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对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监测好血糖,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食管、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8例合并糖尿病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占7%,吻合口瘘2例占7%,切口感染1例占3.5%。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监控尤为重要,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心血管、代谢、感染等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术后以肠内营养支持为主,配合适量的运动,以减少血糖波动的幅度,可有效地防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食管、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8例合并糖尿病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占7%,吻合口瘘2例占7%,切口感染1例占3.5%。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监控尤为重要,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心血管、代谢、感染等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术后以肠内营养支持为主,配合适量的运动,以减少血糖波动的幅度,可有效地防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饮食及降糖治疗,同时进行口腔护理4周,观察患者护理前后血糖、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糖尿病患者经4周口腔护理后,口腔疾病好转总有效率达91.3%,血糖、血脂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结论 预防口腔疾病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尤为重要,口腔护理得当,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饮食及降糖治疗,同时进行口腔护理4周,观察患者护理前后血糖、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糖尿病患者经4周口腔护理后,口腔疾病好转总有效率达91.3%,血糖、血脂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结论预防口腔疾病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尤为重要,口腔护理得当,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2 8例胰岛素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围手术期正确有效的血糖监测与专科护理 ,可减少患者痛苦 ,促进康复 ,2 8例患者无 1例出现低血糖伤害和高血糖并发的感染 ,均在术后 2周内出院。结论 术前低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是诊断、治疗和防止低血糖发作 ,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精神损害的关键。术后反跳性高血糖的监测与护理是判断胰腺功能是否恢复 ,减少感染 ,促进康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5例巨大面部血管瘤患者电化学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巨大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电化学治疗的护理经验.对5例进行电化学治疗的巨大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自卑心态,做好口腔准备预防术后感染,给予饮食护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术后早期瘤体会肿胀、变硬,流涎情况严重,因此要注重口腔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舌功能锻炼.本组5例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治疗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血糖变化趋势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血糖仪测量并记录2008-2010年50例接受胃肠道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的变化趋势,记录术前,术后返病房即刻,术后1,2,4,8,12,24,48 h等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后24 h内血糖较术前明显升高,其中术后即刻、术后4 h血糖升高最为明显.术后2 h胰岛素用量最大.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连续血糖监测,通过对胰岛素的合理应用及适当的术后护理措施可以平稳降血糖,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病人会阴部真菌感染的诱因探讨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糖尿病病人会阴部真菌感染的诱因及护理对策,提高糖尿病病人会阴部真菌感染的护理水平。方法 将120例住院的糖尿病病人分为感染组(糖尿病合并会阴部真菌感染)和非感染组(糖尿病没有合并会阴部真菌感染),对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会阴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和护理对策。结果 糖尿病病人会阴部真菌感染的发生主要诱因与病程、住院时间、小便失禁、抗生素的应用以及血糖高低有关。结论 通过有效控制血糖,加强大小便失禁病人会阴部的护理,控制院内交叉感染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会阴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控制2型糖尿病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针对2型糖尿病院内感染因素,加强对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控制血糖、指导和督促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和糖尿病足预防等方面进行基础护理指导;对我院近三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580例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共发生院内感染43例,年感染率分别为9.4%、8.7%和5.5%,呈逐年下降趋势,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会2型糖尿病院内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