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力碘药浴治疗新生儿剥脱性皮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Dermatitis exfoliativa neonatortum)又称葡萄球菌皮肤烫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第二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71型),这种菌可产生一种溶解毒素—表皮松解素.使表皮颗粒层细胞离解致表皮大片剥脱。其主要特征为全身泛发暗红色红斑、表皮起皱、大片表皮剥脱,  相似文献   

2.
<正>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又叫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本症是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1],近年来本病有上升趋势。现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SSSS患者86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又称新生儿重症剥脱性皮炎,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是凝固酶阳性的第二噬菌体组成的金葡菌感染引起。这种细菌可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表皮松解毒素(ET),导致皮肤红肿、剥脱、感染后皮肤损伤如烫伤样,临床表现可有发热、皮肤发红、全身泛发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状表面剥脱[1]。  相似文献   

4.
<正>药物所致剥脱性皮炎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病程较长,如未及时停用致敏药物,患者常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2014年3月我科收治了1例重型剥脱性皮炎患者,经过10余天的精心护理和治疗,患者的皮炎已有所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75岁,农民。以"发热伴胸闷气短3  相似文献   

5.
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和外用等途径进入机体后,所引起的全身性皮肤黏膜反应,其发病率高达8.6%。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类新药相继问世,使药疹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剥脱性皮炎和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坏死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两个类型,称重型药疹。除皮肤黏膜反应严重,全身中毒症状也极为严重,表现为高热、谵妄,常有口、眼、外阴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损害,严重者可累及心、肝、肾等器官,为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我院从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3例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坏死型药疹,15例剥脱性皮炎患者,现将18例重型药疹的发病情况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阳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172-173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多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的金葡菌71型引起[1],也可由3A、3B、3C、55型引起,但以71型多见[2],此菌分泌一种表皮松解毒素,可能直接作用于桥粒或作为超抗原引起表皮松解,造成表皮脱落。是一种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  相似文献   

7.
大疱剥脱性皮炎属严重性药疹,全身皮肤大小疱不均。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发热(体温超过38.5℃)、合并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口腔黏膜糜烂破溃、会阴糜烂、眼球结膜粘连、鼻腔黏膜糜烂。我科2011年4月收治1例尿毒症合并大疱剥脱性皮炎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又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特征是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的急性皮肤病。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尤其是71型),该菌可产生表皮松解毒素(ET),造成表皮剥脱。本病好发于儿童,现将我院2012—2014年住院146例SSSS患儿临床及药敏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46例SSSS为我院2012—2014年住院患  相似文献   

9.
药源性剥脱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剥脱性皮炎可分为两种,特发性剥脱性皮炎和继发性剥脱性皮炎.前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后者是某些疾病的发展阶段,某些肿瘤伴发的皮肤症状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药源性剥脱性皮炎多继发于药物引起的皮疹,可于用药后数小时至数月内发病,多数潜伏期较长,并有前驱症状,如皮肤瘙痒或不规则发热,继之皮疹白面部、上肢向下身发展,4~5 d后遍布全身,呈现红色显著水肿性红斑和鳞片状表皮脱落,掌跖皮肤可呈手套、袜套状大片脱落,指(跖)甲萎缩、凹陷、变脆甚至脱落,毛发也可脱落,并伴有发热,水、电解质紊乱,淋巴结、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死亡原因包括有病情加重、继发感染和肝、肾、心衰竭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再次使用既往致敏的药物或与其及结构相似的药物,剥脱性皮炎可在此发生,且症状出现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nme,SSSS)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方法 对2002~2004年住院的6例ssss患儿林穿一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6例均因皮肤剥脱为首发症状入院。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肤大片红斑,其上可见松弛大疱及大片表皮松解,口角放射状皲裂。剥脱皮肤后露出潮红渗出面如浅二度烧伤面。尼氏征( )。治疗:足量抗生素。暴露疗法。结论 儿童ssss起病急,症状重,常并发败血症,呼吸道感染,及时足量抗生素及暴露疗法对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杨小莉  晏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651-3652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曾称新生儿剥脱样皮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细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Ritter氏病、新生儿角质分离症[1].本病是发生在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的急性泛发性剥脱型脓疱病,是在全身泛发红斑基底上,发生松弛性烫伤样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偶见于成人.我科于2010年9月收治1例SSSS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又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解症,是由凝固酶阳性,第二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并分泌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李立 《首都医药》2012,(8):28-29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旨在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5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黄疸65例(61.9%),吃奶不好、吐奶18例(17.1%),腹泻13例(12.4%),发热12例(11.4%),哭闹、精神弱、思睡6例(5.7%)。主要体征为皮肤发花21例(20%),口周发绀6例(5.7%)。血培养结果中葡萄球菌102例,占97.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58例,占55.24%;溶血葡萄球菌28例,占26.67%;松鼠葡萄球菌6例,占5.7%;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占4.76%。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最主要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以条件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积极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1 剥脱性皮炎程小娇 ,吴庆华[1] 报道 1例男患儿 ,因发热咳嗽 ,其母自购复方美沙芬片给其口服 ,每次半片 ,tid ,连服 4d后 ,出现全身皮肤散在的斑丘疹 ,颈部及胸背部较多 ,口唇粘膜糜烂 ,双上肢、胸背部可见大片表皮脱落 ,龟头粘膜糜烂 ,有渗出。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对症治疗 2 1d ,痊愈出院。高 华 ,李秋红 ,安林梅[2 ] 报道 1例 69岁男患者 ,因发冷、发热、流涕、关节酸痛自服复方美沙芬 2片 ,出现剥脱性皮炎 ,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色丘疹奇痒 ,3d后皮疹干枯脱屑 ,呈点片状脱落 ,大小 0 .3~ 1cm ,7d内全身皮肤脱落一层 ,新生皮肤…  相似文献   

15.
可致剥脱性皮炎的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雪靖 《河北医药》2004,26(1):74-75
剥脱性皮炎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其常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本文就近期文献报道的病例作一介绍,以提请临床用药注意。 1 阿莫西林胶囊 施雁报道l例女性患者,因头痛、鼻塞等症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500mg治疗,于当日中午出现全身红色皮疹,立即停药,停药后症状未减轻,3d后出现发热、畏寒,皮疹呈片状分布并伴白色脱屑,无渗出,以“药物性皮炎”收住院。入院后给予5%葡萄糖500ml加氢化考的松150mg、维生素C 2g及5%葡萄糖盐水500ml加林可霉素1.8g静脉滴注,每日1次,1周后全身皮疹基本消退,体温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药物所致剥脱性皮炎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病程较长,如未及时停用致敏药物,患者常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本文总结了一例重型剥脱性皮炎患者,经过10余天的精心护理和治疗,患者的皮炎好转。  相似文献   

17.
葡萄球菌性烧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at Scaloled Skin Syndrome)简称 SSSS。又称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松解症。SSSS 包括①Ritter's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②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松解症;③金葡菌性猩红热样皮疹;④脓疱病。目前多主张不包括限局性脓疱病,多指全身型的上述之1~3型。有的把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松解症当作 SSSS 全身型的同义词来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临床工作中药物过敏表现主要以皮肤红斑,瘙痒,严重者表现为休克为主,而以全身性剥脱性皮炎为表现的较少。现对1例药物过敏致全身剥脱性皮炎的患者做以下报道及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讨论并研究因药物过敏而引发的全身剥脱性皮炎病症,来积累比较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临床观察与护理对脑损伤患者用药所致的8例全身剥脱性皮炎的案例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其恢复状况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护理人员对患有全身大面积剥脱性皮炎患者的病情的密切观察和精心呵护,与该患者病情快速康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由噬菌体Ⅱ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性疾病.噬菌体Ⅱ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和剥脱毒素可使皮肤出现广泛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起病急,触痛显著,伴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感染灶以体表化脓性感染多见,偶见于成年人.病情集中,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09年8月13日收治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1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