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8例进行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两组对照疗效观察。结果两组均一次手术治愈,治疗组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97.4%,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无大出血、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后伤口疼痛、创缘水肿、肛门狭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混合痔应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确保肛门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观察组合术式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有环形混合痔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组合术式(外剥内扎+延长远端减张切口+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扩肛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治疗组预防术后水肿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合术式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段外剥内扎加Z形皮桥短缩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分段外剥内扎加Z形皮桥短缩术(实验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观察术后伤口疼痛、水肿、赘皮残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以及平均愈合时间、治愈率、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术后伤口疼痛、水肿、赘皮残留、肛门狭窄、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复发例数少,2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分段外剥内扎加Z形皮桥短缩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注射术加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开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搜集诊断明确,并住院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混合痔患者,分成观察组(184例)和对照组(180例),两组均行外剥内扎注射术,其中观察组加肛管后侧部分切开肛门内括约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创口水肿、出血及创口愈合时间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剥内扎注射术加肛管后侧部分切开肛门内括约肌治疗混合痔可有效缓解术后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是合理、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选取358例急性环状痔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采用外剥内扎加括约肌挑断术治疗,对照组178例,采用外剥内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全部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并发症出现,对照组仅出现1例肛门潮湿,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剥内扎加括约肌挑断术治疗急性环状痔临床效果良好,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裂口剥扎合并后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治疗组(采用裂口剥扎合并肛门后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60例与对照组(采用肛门后正中内括约肌切断术)60例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肛门功能障碍、避免锁洞畸形的形成、降低复发率、防止术后出血以及防止术后感染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裂口剥扎合并肛门后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发生于截石位6点位(后位)的陈旧性肛裂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84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止痛药物使用剂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以及术后首次排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药物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裂患者行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可在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同时,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止痛药物使用剂量,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128例环状混合痔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4例予PPH治疗,对照组64例予Milligan-Morgan(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坠胀、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治疗环状混合痔较外剥内扎术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武汉市第八医院治疗的8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PPH治疗,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 d和7 d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40),对照组为22. 5%(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3 d、7 d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取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联合治疗可减少PPH术后并发症,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广雅院区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取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剥内扎硬注术在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在混合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60例,根据实施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照组实施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3 d疼痛评分、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优于外剥内扎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菱形切剥及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加中药坐浴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行菱形切剥及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加中药坐浴治疗,注重手术操作技巧及中药坐浴组方和方法并与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200例手术患者中,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无一例术后创面感染,无一例术后大便失禁,术后创面渗血及疼痛较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式及术后静脉滴注大量抗生素治疗明显减轻。结论菱形切剥及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加中药坐浴治疗环形混合痔疗效满意,经临床观察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痔手术中切断肛门括约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肝肠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前后肝肠动力学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管静总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其他肝肠动力学指标间(包括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以及直肠最大顺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痔手术中切断肛门括约肌可明显改善肛管高压状态,但不会引起肛门失禁等并发症,为治疗混合痔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比较PPH加外痔切除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索更好的混合痔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04年12月至2006年9月期间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需手术治疗的重度混合痔(Ⅲ~Ⅳ度)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行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治疗。并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包括疼痛、出血、尿潴留、伤口水肿、肛门坠胀、排便困难、控便失调、肛门狭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当。在术后24h内疼痛指数、术后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排便困难及控便失调方面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术后排便时及术后一周的疼痛程度、伤口水肿、肛门狭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PPH加外痔切除术对有明显外痔的重度混合痔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相比,PPH加外痔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保护肛门控便能力等优点,但其费用较贵、远期疗效尚不明确,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108例为治疗组,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00例为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两组治愈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痔应用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段缝扎加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行分段缝扎加括约肌松解术,对照组45例行外剥内扎术,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肛门疼痛时间、肛缘水肿程度、肛门狭窄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段缝扎加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术后疼痛轻、水肿程度轻、愈合快、疗程短等优点,是一种治疗环状混合痔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注射术加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手术治疗急性嵌顿痔患者360例,其中行外剥内扎注射术加括约肌松解术者180例(治疗组),行单纯外剥内扎注射术者18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及术后切口疼痛、尿潴留、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随访嵌顿痔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平均为(27±5)min,对照组为(22±4)min,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7.5±2.1)d,对照组为(17.0±1.8)d,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180例中,治愈174例,治愈率96.7%;对照组180例中,治愈163例,治愈率90.6%,两组比较P<0.05。术后随访1~3年,治疗组无便血、痔核脱出、肛门溢液等症状,复发率0%;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5.56%,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尿潴留、肛缘水肿和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外剥内扎注射术加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急性嵌顿痔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联合切断肛门括约肌对痔疮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9例经病理确诊为环形混合痔患者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5),对照组仅采用外剥内扎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肛门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3个月肛管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肠管动力学指标(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及直肠最大顺应性)水平。结果 1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肛管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较术前1 d均显著降低(P0.05~0.01),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肠管动力学指标(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1 d(P0.05~0.01),但是两组患者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剥内扎术联合切断肛门括约肌治疗痔疮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肛肠动力学各项指标,且对肛门功能无显著性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种手术方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9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术式,治疗组29例采用我院的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术式,术后均采用抗炎、止血、中药换药及对症治疗。结果:2组治愈率、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创缘水肿、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平均愈合时间等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评价外剥内扎加部分内外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环状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外括约肌侧切术,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的疗效、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如切口疼痛、肛缘水肿、肛门狭窄、排便困难及术后控便力等。结果:两组在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剥内扎加部分内外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嵌顿痔具有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