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场磁共振成像在女性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在女性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63例女性盆腔病变患者,分别做MR I与B超检查,26例同时行MR I增强扫描。结果子宫肌瘤17例,子宫内膜癌11例,宫颈癌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9例,畸胎瘤11例,卵巢囊腺瘤3例,卵巢癌6例,输卵管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1例。MR I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93.65%(59/63),B超检查为60.31%(38/63)。结论低场磁共振成像对女性盆腔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东  王志军  全勇 《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40-1242
目的:评价MR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有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5例,其中前列腺癌10例,前列腺炎5例。所有病例均行MR常规T1WI、T2WI及DWI扫描。回顾性分析各组病例的MR常规表现及DWI表现。结果:在MR扩散加权图像上,8例前列腺癌表现为外周带内局限性显著高信号,其余病变在扩散加权成像上为低信号或等信号。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低场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和B超检查,全部病例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4例32个卵巢病变共63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单侧16例,双侧8例;21个卵巢为单发囊肿,11个卵巢为多发囊肿共42个囊肿,其中8个卵巢大囊肿周围伴有小囊肿,5个囊肿内有分隔;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23(36.5%)个囊肿,T1WI高信号而T2WI呈低信号19(30.2%)个囊肿,呈混杂信号17(27.0%)个囊肿,T1WI呈等或低信号而T2WI呈高信号4个囊肿;囊肿边缘光滑6个,边缘部分毛糙不清19个,边缘完全毛糙不清38个。低场MR术前诊断63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60个与病理相符,3个病理诊断为囊腺瘤;B超术前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0个,未定性8个,未发现病变5个。结论:MRI和B超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检出率100%(63/63)、95%(60/63),特异性95%(60/63)、79%(50/63),低场MR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明显优于B超。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CT及磁共振(MR)表现,分析漏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VST病例的CT和MR影像,全部病例均有MR资料,12例有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MRV)资料,15例有CT资料。结果 CVST的CT表现为病变静脉窦的高密度影、束带征及Delta征;MR主要表现为病变静脉窦内短T1长T2信号;MRV表现为血栓形成静脉窦的闭塞;本组21例CVST,影像科初诊漏诊2例,误诊5例。结论正确认识CVST的束带征、急性早期征象及静脉性脑梗死的改变,能减少漏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离体标本的低场MRI表现,探讨子宫腺肌症的低场MRI诊断.材料和方法:采用OUTLOOK PROVIEW 0.23T MR对17例子宫腺肌症离体标本行采用矢状位T1WI、T2WI及irT2WI平扫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体积增大呈类球形,结合带增厚,厚度为10.4~28.6mm,平均15.2mm.病变主要位于子宫后壁肌层14例和前壁3例.所有标本,T2WI与irT2WI示子宫肌层内低信号区内夹杂斑片状高信号影,TIWI示子宫肌层内散在斑点状低信号影,6例标本肌层内少许斑点状高信号.T2WI/irT2WI呈高信号而T1WI呈低信号的病理上为异位的内膜岛,在T2WI与TIWI均呈高信号的为异位内膜出血灶.结论:低场MRI对子宫腺肌症诊断有重要价值,其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病变的病理特征,T2WI与irT2WI是病灶显示的敏感序列.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脑出血与脑梗死仅靠临床症状不易鉴别,随着低场MR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增多,很多脑卒中患者首诊选择了MRI。现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脑出血的低场MR表现,以探讨低场MR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2012年经MRI检查,后经CT复检证实的急性脑出血26例,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522012年经MRI检查,后经CT复检证实的急性脑出血26例,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5276岁,平均63岁。至MRI检查时发病时间均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联合MR脑血管成像在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例围产期PRES患者,平均年龄为26.5岁,且均于起病后2 d内行常规MRI和MR脑血管成像,MR脑血管成像包括MR脑动脉成像(MRA)和MR脑静脉成像(MRV)。结果:病变均累及双侧顶枕叶,另累及额叶2例,基底节区2例,桥脑1例,病变占位效应不明显。病变主要位于皮层下白质,其中1例累及皮质。病变T1WI呈低、等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3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为高信号,另2例部分病变DWI为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以上病变未见明确强化,MRA、MRV未见明确异常。结论:围产期RPES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常规MRI联合MR脑血管成像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病变的 M R 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 33 例经病理确诊的膝关节滑膜病变的磁共振检查资料,以T1WI 上邻近正常肌肉组织的MR信号为参照.将膝关节滑膜病变分为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和不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回顾性分析其MR表现,并结合相应的大体及组织学所见,探讨MR 对膝关节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包括局灶型腱鞘巨细胞瘤3例、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3例和滑膜结核5例;不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包括类风湿关节炎4例、慢性滑膜炎3例、关节内非特异性炎症4例和慢性化脓性滑膜炎1例.所有病例 MR 成像的共同特征为滑膜不均匀增厚,部分呈结节状或绒毛状改变,但其病变分布、信号特点及邻近结构受累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以T1 WI上邻近正常肌肉组织的MR信号为参照,将膝关节滑膜病变分为含 T2WI 低信号的病变和不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有利于明晰诊断思路.对于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可利用M R不同序列信号特点反映组织不同生化成分的特性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低场MRI判断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的临床价值及其MR表现。方法  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临床I期,术前均行MRI检查; MRI对 3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统计学方法采用列联表的χ2 检验。结果 32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内膜癌临床I期。采用 1988年修订后的FIGO分期原则将所有病例进一步分级:Ⅰa期 6例,Ⅰb期 18例,Ⅰc期 8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MRI判断子宫内膜癌有无肌层浸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 92%, 83%,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相比符合率为 78%。结论 低场MRI可以对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进一步准确分期,尤其对准确判断肌层有无浸润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MR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子宫腺肌病的影像检查资料。结果弥漫型子宫腺肌病15例,MR表现为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子宫内膜结合带弥漫性增厚,在T2WI呈"雪花状"影像特征表现,在T1WI呈等信号。局限型子宫腺肌病11例,MR表现为子宫底或体部局限性增大,在T2WI呈斑点状高信号影,在T1WI呈等信号。增强扫描两者病灶区域强化时间及强化程度均迟于子宫正常肌层,病灶中央囊样出血部位不强化。结论对于临床怀疑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进行MR检查有肋于与其它内膜病变进行鉴别,更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本病进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腺症低场MR影像征象。结果 弥漫性子宫腺肌症 15例 ,T2 WI及脂肪抑制像示结合带弥漫性增厚 ,厚度为 12 .0~ 3 2 .6mm ,平均 16.2mm ,其中 11例患者子宫肌层内低信号区内夹杂斑片状高信号影 ,典型者呈“飘雪征” ,4例为较均匀的低信号。T1WI上 6例子宫肌层内见少许斑点状高信号。局限性子宫腺肌症 (腺肌瘤 ) 3例共 4个病灶 ,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T2 WI及脂肪抑制成像上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信号或低信号内夹杂斑点状高信号 ,T1WI上 2个病灶内见斑点状高信号。结论 低场MRT2 WI及脂肪抑制成像技术对子宫腺肌症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场MR线激发弥散成像(LSDI)鉴别颅内囊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颅内囊性病变患者,行MR平扫、线激发弥散成像(LSDI)及增强MR检查.分析颅内囊性病变的DWI信号特征,比较脑脓肿和肿瘤DWI信号的差别.结果:LSDI脑脓肿13例均为高信号;环行强化瘤腔内1例(1/26)为高信号,25例(25/26)为低信号;6例蛛网膜囊肿LSDI均为低信号,4例表皮样囊肿LSDI均为高信号.结论:低场MR系统,可利用LSDI进行颅内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anglioglioma,GG)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这一少见脑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GG的影像学表现。10例中,1例仅行CT平扫,5例行MR平扫+增强扫描(其中1例同时行MR灌注成像(pef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1例同时行PWI及MR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MRS)),3例同时行CT及MPd扫描(包括平扫、增强及1例PWI)。结果:10.例中,1例为脑内多发病变,9例单发病变中,5例位于颞叶,2例于小脑,2例于基底节区。所有病变未见明显占位征象,瘤周水肿无或轻微。CT平扫3例中2例呈低密度,1例因病变小且位于左颞叶边缘,CT检查未发现病变;CT增强扫描2例见病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MRI平扫8例病变呈T1WI低信号为主、T2WI高信号为主;DWI表现多样;MRI增强扫描8例呈环形强化、团片状强化、弥漫强化或无明显强化;PWI检查3例未见局部脑血容量(rCBv)升高;MRS检查1例仅显示NAA轻度减低,未见异常代谢产物。结论:GG的临床和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该病变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常规MR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48例,其中恶性肿瘤26例(23例I期子宫内膜癌和3例子宫内膜肉瘤),良性息肉样病变22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和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分析其MR平扫及增强图像病灶特征,并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对纤维核、囊变区及完整结合带在不同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中的出现概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6例子宫内膜恶性息肉病变,其中23例子宫内膜癌在MR T2WI上均表现为子官内膜均匀等或稍高信号肿块(23/23),增强后相对于肌层均呈低信号(23/23),并伴结合带中断或模糊(20/23);子宫内膜含间质成分恶性肿瘤3例,2例为腺肉瘤,1例为癌肉瘤,MR T2WI均为混杂信号,早期局部明显强化,至后期仍明显持续强化;26例子宫内膜恶性息肉病变在MRI上子宫结合带中断或模糊征象出现的概率(23/26)均较子宫内膜息肉(1/11)及子宫黏膜下肌瘤(1/9)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块内小囊变影及不定形纤维核影见于子宫内膜息肉(分别为8/12及5/12),2种征象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出现概率均较子宫内膜恶性息肉样病变(3/26及2/26)及子宫黏膜下肌瘤(0及2/1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例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MRI均表现为境界清晰,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肿块,且出现子宫黏膜推移征象(10/10).MR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所有48例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定性诊断敏感度为92.3%(24/26),特异度为83.3%(20/24),准确度为95.8%(46/48).结论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反映子宫内膜良、恶性息肉样病变的特征,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常见的子宫恶性肿瘤为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MR I以多方位直接成像,没有电离辐射,具有很好的软组织分辨力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的检查。本文复习有关MR I在常见子宫恶性肿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的有关文献,并与CT、超声进行比较,综述如下。1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及MRI分期1.1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期根据1988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方法[1],MR I(T2W I)分期依据病理分期[2]。I期:Ia期肿瘤局限于内膜,MR I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或正常,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异常信号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MR I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胎盘早剥患者的MR I影像资料.结果 48例均见胎盘后间隙及邻近子宫肌层T2 WI呈低信号改变,近似子宫浆膜层,29例胎盘后间隙及子宫肌层增厚,胎盘局限性隆起,11例胎盘与子宫间出现明显新月形或梭形短T1短T2血肿信号,余8例表现为胎盘局部T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CT和MR 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结核的CT和MR表现特点,并作文献复习。2例肝结核行CT平扫及CT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MR平扫。结果CT平扫1例呈不均质性低密度,病变内伴有更低密度坏死区,1例接近等密度;CT增强扫描动脉期2例病变均未见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2例病变轻度强化,其中1例伴有坏死囊变区周边轻微环形强化。1例MR平扫,T1W I呈低信号,T2W I呈等高混杂信号。结论肝结核少见,易误诊,CT及MR I能显示肝结核的一些特征,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恶性淋巴瘤晚期常侵犯子宫,但初期子宫很少受累。子宫恶性淋巴瘤罕见、无特殊体征、体检无特殊发现,通常表现阴道出血(7%),会阴不适(40%),阴道排液(20%),弥漫性子宫增大,宫颈的细胞学检查为阴性,血清LDH水平可升高。作者报道4例子宫恶性淋巴瘤经病理证实,为最早和唯一受累的内脏。1例MR表现为子宫广泛对称性增大,T_2WI上结合带与宫颈基质的正常低信号消失,阴道广泛受累,膀胱后壁似有受侵,病变T_1WI上呈低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少见原发性肉瘤的MR表现及特征,并与病理学对照,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子宫内膜少见原发恶性肿瘤的MR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腺肉瘤2例,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影,结合带连续性中断,伴肌层受侵,肿块内信号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子宫癌肉瘤3例,表现为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影,增强后呈不规则明显强化,其中1例合并盆腔及腹膜种植转移,1例合并大量盆腔积液。子宫间质肉瘤1例,表现为宫腔内巨大软组织肿块,T1WI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伴出血及坏死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后实质部分呈不规则明显强化。结论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提高子宫内膜少见原发性肉瘤的诊断,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超急性期脑内血肿的CT、MR表现文献多有报道,而关于低场MR的报道国内较少.我院自1997年以来经夜间急诊MR检查诊断为超急性期脑内血肿并经临床证实22例病人,现结合文献对其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