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一天1次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作用时间可长达24小时。每晚或早上注射一次,可有效控制全天24小时的基础血糖保持在平稳状态。适合于血糖不甚高的轻型2型糖尿病病人。  相似文献   

2.
最新一代的胰岛素产品,称为“重组人胰岛素类似物”。它与“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一样,是通过生物工程合成生产的。之所以被称做“类似物”,是因为它是将人胰岛素的部分氨基酸作了修改,这种修改使其更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7):429-429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靶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历经90年的发展,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已被广大医生所认同和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4.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4):215-215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靶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历经90年的发展,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已被广大医生所认同和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相比人胰岛素更为安全,同时使用更为方便,已经成为胰岛素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11):665-665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靶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历经了90年的发展,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已被广大医生所认同和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相比人胰岛素更为安全,同时使用更为方便,已经成为胰岛素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2):107-107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靶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历经90年的发展,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已被广大医生所认同和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相比人胰岛素更为安全,同时使用更为方便,已经成为胰岛素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12):753-753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靶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历经了90年的发展,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已被广大医生所认同和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相比人胰岛素更为安全,同时使用更为方便,已经成为胰岛素治疗的理想选择。新一代高比例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50已于今年8月在中国上市,的临床医师和患者  相似文献   

8.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10):634-634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靶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历经了90年的发展,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已被广大医生所认同和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相比人胰岛素更为安全,同时使用更为方便,已经成为胰岛素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6):379-379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靶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历经90年的发展,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已被广大医生所认同和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相比人胰岛素更为安全,同时使用更为方便,已经成为胰岛素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9):574-574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靶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历经了90年的发展,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已被广大医生所认同和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相比人胰岛素更为安全,同时使用更为方便,已经成为胰岛素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靶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历经90年的发展,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已被广大医生所认同和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相比人胰岛素更为安全,同时使用更为方便,已经成为胰岛素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新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比较不同类型的胰岛类似物以及不同的注射方式在血糖控制、治疗费用和依从性的差异。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其中一组应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多次皮下注射,另一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结果患者的8个点血糖(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午、晚餐前血糖,22:00、03:00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lc均达到目标值,且胰岛素泵组最短血糖达标只需要20h。结论这两种注射方法均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多次皮下注射相对胰岛素泵稍经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自1921年发现以来,经历了几次更新换代,可以形象地称得上是一场“接力赛”。目前胰岛素的更新换代已经历了三次,第一代胰岛素是动物胰岛素,第二代胰岛素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人胰岛素,第三代胰岛素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胰岛素类似物。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用置的调整 对于每日2次方案(即每日早晚餐前使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或短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混合),应根据患儿每日的血糖水平特点进行调整,或根据数日后掌握的患儿血糖对摄入食物的反应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
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三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组),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加睡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类似物组)以及普通人胰岛素加睡前中效胰岛素(普通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三餐前及睡前指间全血血糖达标后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整体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达标时间和胰岛素使用量等.结果 在三餐前及睡前全血血糖控制相同的情况下,预混组、类似物组和普通组达标时间分别为(8.3±2.5)、(9.1±3.8)和(8.4±1.7)天(P>0.05);胰岛素使用量分别为(0.63±0.13)、(0.69±0.20)和(0.68±0.24)U·ks-1·d-1(P>0.05);动态血糖监测的72 h平均血糖值分别为(8.3±2.1)、(7.5±1.9)和(6.8±0.8)mmol/L(P>0.05);早餐后3 h血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7.7±11.5)、(27.6±8.3)和(24.0±3.1)mmol·L-1·h(P>0.05);血糖CV分别为(3.1±2.1)、(2.9±1.6)和(2.1±1.6)mmoL/L(P>0.05);低血糖(≤3.9 mmol/L)发生率分别为67%、87%和80%(P>0.05),多出现在凌晨0:00~4:00(55%),而且没有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结论 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别,但需要更加关注监测夜间血糖.  相似文献   

16.
新观点     
《糖尿病新世界》2011,(2):14-15
注射胰岛素 短针头更好 以前,体型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往往被告知,由于他们的皮肤较厚,注射胰岛素时要使用长针头。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短针头对于他们同样适用。研究者测量了350余例患者的皮肤厚度,  相似文献   

17.
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纪立农教授、郭晓蕙教授曾共同强调:“合理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规范的注射技术以及对注射笔和针头的正确选用,是胰岛素治疗的关键三要素,影响到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和胰岛素作用的发挥,对血糖达标至关重要。”欣闻此言,我深受启发。根据自身的情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由于2型糖尿病进行性发展的特点,患者或早或晚都将进入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每天一次是常用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之一.传统的中效人胰岛素由于其血药浓度波动的特点可能有更多的低血糖风险,且作用时间不足24 h,目前已逐渐被作用更平缓、时间更长的胰岛素类似物所取代.地特胰岛素是常用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之一.该胰岛素低血糖风险小、减少体重增加,且适用人群广,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胰岛素治疗.本文就地特胰岛素的上述特点在临床研究中的证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不同胰岛素类似物两种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多次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效果.这两种注射方法均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但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10):643-643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靶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历经90年的发展,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已被广大医生所认同和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相比人胰岛素更为安全,同时使用更为方便,已经成为胰岛素治疗的理想选择。新一代高比例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50已于2012年8月在中国上市,这为我国的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了又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为了鼓励广大内分泌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科学合理地应用门冬胰岛素50,总结门冬胰岛素50在中国临床使用的数据,现面向广大医师征集与门冬胰岛索50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和文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