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最常见的类型是肝脏持续炎症活动,病毒持续复制,称之为活动性肝硬化,临床上表现为肝功反复异常,HBV-DNA呈中度以上水平,用干扰素(IFN)治疗适应性差,常因并发症和副作用而终止治疗。如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对肝脏可造成反复的炎症、坏死、纤维化,加重肝脏的损伤。本文观察了中药联合拉米夫定(lamivudine)治疗慢性乙肝活动性肝硬化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0例均为本院2002-01~2003-12门诊及住院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肝硬化诊断标准。其中男60例,女20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1.7岁。全部患者HBV…  相似文献   

2.
自 19972 0 0 0年 ,笔者采用胸腺肽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活动性 ) 5 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并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活动性肝炎 ) 80例 ,其诊断标准均符合全国第五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所规定的标准 :①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至少 6个月 ;②HBV -DNA的滴度大于 1pg/ml(斑点杂交法或PCR法 ) ;③ALT增高超过正常上限 2倍以上 ,10倍以下。8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其中治疗组 5 0例 ,男34例 ,女 16例 ;年龄 2 14 0岁者 2 8例 ,4 0岁以…  相似文献   

3.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炎肝硬化l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单予西药治疗,3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好转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7%;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2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7.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吕海云 《中成药》2006,28(4):522-523
目的: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用甘利欣注射液150 mg,加入10%葡萄糖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组在应用甘利欣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调补肝肾,健脾利水”之治法,选用山豆根、大黄、桃仁等14味中草药制成汤剂,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检测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及病毒免疫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的肝功能变化、HBeAg、HBV-DNA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 ,致使乙型肝炎病情迁延不愈 ,为寻找一种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按照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200例,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治疗1个月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应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中可考虑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8.
张海明 《河北中医》2001,23(8):622-622
2000-05-2001-06,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胸腺肽、肝炎Ⅰ号并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并与单纯应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30例对照观察,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78例慢性乙型肝炎均为1998-06-2000-06我院住院患者。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会议修订标准[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均为阳性,谷丙转氨酶(ALT)均升高,病程均1~12年。分为治疗组48例,其中男34例,女14例;平均年龄38.2岁;慢性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选取38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结果:总有效率89.4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明显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5例在运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口服中药汤剂及与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0%(P<0.01),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临床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腹水,能有效消除腹水、胸水,显著提高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月-2002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9年 1 0月~2 0 0 1年 1 0月 ,笔者采用健脾活血、通络利水之剂 ,配合西药基础护肝 ,并酌用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 1 1 2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观察 1 92例均系临床确诊 ,并排除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癌性腹水者。患者均有乙肝或丙肝或酒精肝病史。临床表现 :消瘦厌食 ,腹部胀满。体查 :面色苍白 ,甚者黝黑 ,肝掌或(和)蜘蛛痣 ,脾肿大 ,腹壁静脉曲张 ,移动性浊音(+)。肝功能异常 ,蛋白比例倒置。B超检查示 :有中度以上腹水。1 92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 1 2例中 ,男 72例 ,女 40例 ;年龄 2 5…  相似文献   

14.
林晖 《福建中医药》2004,35(5):12-13
自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凯西莱静脉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 ,是临床难治之证 ,而顽固性乙肝肝硬化腹水更是难中之难。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 ,取得较好的疗效。兹将体会浅述如下。1 中西医药各扬长缓急利水消臌胀笔者从临床观察到 ,已经反复使用西药利尿剂及白蛋白而未能控制腹水复发的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 ,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再治疗 ,疗效均不佳。单纯应用西药时 ,若超常规量使用利尿剂强行利尿 ,会使肾功能迅速减退 ,电解质紊乱 ,最后 ,无论怎样加大剂量 ,亦为徒劳 ;单独使用中药时 ,若以峻下逐水剂猛攻 ,患者往往不能耐受 ,而用淡渗健脾利水…  相似文献   

17.
梁强 《光明中医》2016,(10):1453-145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物,记录两组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经统计学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11%,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1.11%,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7月至2005年2月期间,我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结果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5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诊治胆汁性肝硬化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林  钟德珍等 《北京中医》2002,21(5):287-288
胆汁性肝硬化(以下简称PBC)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治疗困难,预后较差。以前在治疗上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多,近年来我们用中药治疗PBC收到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