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都医药》2007,14(9):33-34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第22次降低药品价格,降价金额高达50亿,最大降价幅度达到81%。随后,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和140多家国内大型医药企业联合上书国务院,呼吁停止单纯的药品降价。但国家为抑制药价虚高的新一轮降价风暴已成定局,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又发布了第23次药品降价通知。为此,关于药价到底该不该降的声音再一次激烈碰撞着。有人认为,要想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只有降低药品的价格,才能从源头上控制虚高的药价,而有人则认为,一味地降低药品价格,不仅会影响制药行业的发展,而且患者也无法真正从降价药中受益。本期辩论会特邀持不同观点的专家和学者就药品该不该降价这个辩题展开了辩论。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看病难、看病贵提案和建议较多,有人把看病贵指责为药价定高了,为此,国家发改委拟于近期对第一批22种药品大幅度降价,降价一步到位。5月12日、13日在天津召开的24个全国和省市医药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上对此引起高度重视,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认为很有必要向国务院报告并向新闻媒体阐明医药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我们的观点。解决看病贵要标本兼治,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不合理用药是看病贵的更重要原因。大幅度降价不能根本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但对医药企业尤其民族制药工业中的骨干企业会造成很大伤害。医药行业要有自己的声音!会议推荐由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牵头进行这项工作,起草了这份材料,并已在此基础上于5月20日组织部份协会和企业讨论,写出上报国务院领导的报告,5月23日国务院领导已作批示。  相似文献   

3.
不一样的第18次药品降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鹿 《医药世界》2006,(2):51-54
药价虚高一直是困扰我国医疗行业、老百姓意见很大的体制性问题。春节刚过,药品降价的传闻又起。据悉,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第18次药品降价政策。为此,2月9日到10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还专门在天津召开了关于药品价格调整内部会议。此次降价的药品目录涉及130多个西药和30多个中药品种。其中化学药除了常用抗生素品种外,还增加了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中药品种则主要是抗肿瘤和抗肿瘤辅助治疗制剂,之外,也包含了对一些常用廉价药品“提价”的可能。本刊上期报道了题为《药品降价引发2006医药环境全面治理》的文章,本期将就国家发改委即将出台的第18次药品降价进行深度报道及剖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店》2011,(9):16-16
事件: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通知,将从9月1日起下调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4%。这是自1998年至今,发改委第28次通过行政手段对药价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郭蕾 《辽宁医药》2005,20(3):13-14
去年7月,国家对阿莫西林等24个品种药品进行降价。今年4月,国家拟再降22个药品出厂价,坊间盛传最高降幅超90%。此举遭到包括辽宁在内的20多家行业协会联名上书后,原定6月执行的降价现杳无音讯。  相似文献   

6.
国家药品降价政策对医院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家的药品降价政策对医院药品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根据2007—2009年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药品降价政策文件,统计北京积水潭医院相关中成药的品种、数量,计算药品降价幅度,统计降价后临床停止使用的药品及数量,分析停止使用的原因。结果:根据文件执行降价的中成药品种81个,平均降价幅度为12.5%,停止使用品种18个。结论:药品降价政策起到了抑制药品价格虚高、降低患者用药费用的作用,但不能根本解决患者看病贵、药价高的问题,医药价格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曼鹿 《医药世界》2005,(7):18-19
抗生素降价风波尚未平息,即将实施的非处方药(OTC)定价新方案又在医药企业中引起巨大反响。又一场要求重新考虑的“上书”行动在医药行业内展开。据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即将于今年8月1日起对全国的OTC定价作一个调整,将原先国家发改委定价的权利下放到各省级发改委。消息一出,诸多OTC业务占较大板块的医药企业纷纷举起了“反对牌”。  相似文献   

8.
为落实温家宝总理知识精神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药价虚高”问题,国家发改委酝酿再次对药品实施大幅度降价。参加降价专家论证会的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日前透露:将对22种抗感染类药品实行降价,最高降幅达90%,平均降幅达60%,最低降幅为20%,其中专利药将降价30%。  相似文献   

9.
万紫 《中国药店》2006,(12):20-20
“涉及循环系统、心脑血管用药的700个药品品种的价格调整将于今年12月份公布执行。”在11月12日的中国自我药疗大会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人士透露。至于具体降价力度与幅度,将于前几批“大致相似”。这也是国家发改委的“第20次降价”。该人士介绍,目前,政府定价药品数量约2400种,占流通药品品种数量的20%,但占销售金额的60%。2400种政府定价药品中包括1700种列入医保目录的处方药及部分垄断性、特殊性药品和700种列入医保目录的非处方药及地方调剂进入医保的品种,对于前述的1700种药品除特殊药品外,将于今年内分三批全部核定零售价格。…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医药行业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7年以来,尽管国家已先后实行了16次药品强制降价,“看病难,看病贵”反而愈演愈烈,但有关部门仍然乐此不疲,执着坚定地实行了第17次药品强制降价。一时间,舆论的焦点集中指向了“药价虚高”。刚刚经过以“GMP”、“GSP”认证为标志的行业调整,喘息未定、负重前行的医药行业成了众矢之的。似乎老百姓看不起病的原因都是因为医药行业唯利是图,追求暴利所致。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总体上是不成功的,这说明当前出现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一味打击医药行业,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看病难,看病贵…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业》2004,13(3):14-14
新华社1月15日以《药价虚高体制作怪》为题报道,“约价虚高”一直困扰着我国医药行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不遗余力地采取强制降价、限价、招标采购等手段,然而众多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怨声载道,业内专家指出,目前的现状十分不利于中国医药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07,18(5):353-353
2007年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正式发出通知,调整心脑血管等10类354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其中70%的品种价格下调,平均降价幅度20%,最大降幅达85%,降价金额约70亿元。  相似文献   

13.
高军  侯玉岭 《首都医药》2011,18(7):24-24
去年的全国两会,众多医药行业的代表委员和十余家医药行业协会联名上书,呼吁坚决遏制药品招标采购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唯低价是取"的药品招标采购价格悖论。今年的全国"两会",部分代表、委员再次"会诊""唯低价是取",他们一致呼吁: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了鼓励企业重视质量,为了支持引导药物创新,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技术措施,切实在药品招标采购中做到"质量优先、价格合理"。  相似文献   

14.
信息快递     
医药监管发改委称降药价将拿医院开刀正制定配套新政日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一位负责人透出风声,因为国家80%药品销售都发生在医院中,下阶段降价会从医院入手,此举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据介绍,为了直接达到降价目的,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一系列挑战医药“潜规则”的配套新政,涉及药品生产、流通、医院、医疗卫生体制等多个方面。据有关专家估计,2003年所有医疗机构从药品销售中获得的差价收入可能达到500多亿元,实际加价率在40%左右。国家发改委的人士认为,将降价火烧到医院的原因是在药品供应利益链条上,医院和药商之间的非法回扣直接造成了药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江苏省泰州市春晖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旗舰店(平价超市)开业鞭炮声的响起,姜堰市药品零售企业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又掀起了新一轮降价浪潮,此次降价幅度最大,平均降价达10%。广大群众纷纷议论,药价真是便宜了。这正是近年来姜堰药监局加强“两网”建设的成果。姜堰药监局自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1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的第22次降低药品价格正式执行。主要涉及278种中成药内科用药,降价金额50亿元左右,平均降价幅度15%,最大降价幅度达到81%。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业》2002,11(4):21-22
前不久,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浙江省医药商业协会曾联合在杭州召开了“药品价格管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研讨会”,一些与会代表发表的意见和建议颇有参考价值,现摘编如下——近年来,国家计委已经分三批陆续调整了部分药品的价格,其品种之多,降价幅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医药工商企业和医疗单位对此反响强烈,新闻媒体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发挥市场价格杠杆的作用,合理地调整药品价格,对于抑制虚高药价,减轻病患者负担,纠正医药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推进医疗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8.
<正> 2006年是医药改革深入进行的关键一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旨在推进医药改革。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实施了三次药品降价,全面实施药品分类管理、规范药品名称管理、取消“一药多名”、通用名处方制度等一系列医药改革政策先后出台实施,同时为了遏制长期以来的药价虚高,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在医药购销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在上游原辅材料、水电煤运价格普遍上涨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1-9月份,医药行业生产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出口形势持续向好,但利润增幅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开工不足、成本费用持续增加、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两个成品药领域效益增幅下滑是本期出现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政策环境     
发改委问计药改方案2015取消政府定价药价放开被视为今年最受瞩目的医改变革。业界期待之中,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向8个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征求对《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方案称,取消药品政府定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让药品实际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  相似文献   

20.
传媒广场     
《经济日报》2005年9月29日发表记者许红洲的文章《22种药品降价涉及金额40亿元》和《“许多药品仍有降价空间”———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答记者问》报道,国家决定大幅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以抗感染类药品为主,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40%左右,最大降价幅度达63%,降价总额约40亿元,从2005年10月10日起执行。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司负责人。这位负责人指出,此次降价幅度较大,为什么药品多次降价后依然有如此大的降价空间?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药品受技术进步、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