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检测金华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AR提供参考。方法 对222例具有AR症状的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分析金华地区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特点。结果 ①222例患者中血清变应原sIgE阳性者128例(57.7%),其中单纯吸入性变应原阳性63例(49.2%),单纯食物变应原阳性18例(14.1%),食物和吸入性变应原双重阳性47例(36.7%)。②单纯吸入性变应原组阳性率前3位的依次为户尘螨/粉尘螨组合(73.0%),柳/榆/栎/梧桐/三角叶杨(12.7%),猫/狗毛皮屑组合(6.3%);单纯食物变应原组以牛奶+牛/羊肉混合为主,阳性率为33.3%;食物和吸入性变应原双重阳性组以户尘螨/粉尘螨组合+牛奶混合为主,占21.3%。结论 金华地区AR患者的变应原主要为户尘螨/粉尘螨组合,据此可制定最优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通过血清特异性IgE(slgE)检测掌握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与非变应性鼻炎的患病情况.方法 使用敏筛过敏原sIgE检测方法,对330例有AR症状的门诊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sIgE检测330例,其中,阳性222例(67.27%),阴性108例(32.73%).②sIgE检测变应原分类阳性率比较发现:尘螨类变应原占首位(阳性率为15.15%),其次为霉菌类(阳性率为10.99%).③sIgE与IgE相关性结果:45例总IgE大于200IU/ml,sIgE阳性18例(40%),116例总IgE介于100~200IU/ml之间,sIgE阳性85例(73.28%);169例部IgE小于100IU/ml,sIgE阳性110例(65.09%).经检验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①我们对330例有AR症状患者进行sIgE检测,其阳性率为67.27%,表明330例中大多数是变应性炎症,且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②血清总IgE与sIgE及AR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其对AR的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湖北省襄阳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谱的分布,为襄阳地区AR防治提供依据,为我国AR的变应原频谱分布特征提供有益补充。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1 000例拟诊为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印迹定量检测法测定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E(IgE)及特异性IgE(sIgE)抗体的分布,以确定变应原;分析阳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年龄与变应原阳性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襄阳地区1 000例拟诊AR患者中,血清sIgE检测呈阳性反应907例,总IgE阳性936例。血清sIgE检测结果分析:吸入性变应原(705例,77.73%),其中粉尘螨户尘螨组合阳性率60.86%、霉菌组合9.26%、猫狗毛组合7.06%;食入性变应原(356例,39.25%),其中牛奶阳性率24.48%、牛羊肉组合17.20%、鸡蛋白13.12%。血清总IgE与血清sIgE同时也是阳性的例数为881例(97.13%)。sIgE阳性的患者人群中,3~14岁年龄段(422例,46.53%);15~35岁年龄段(249例,27.45%);36~65年龄段(236例,26.02%)。儿童组与青年组、儿童组与中老年组间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和少年时最主要的易患人群;襄阳地区AR的变应原频谱具有地域特征。血清总IgE与血清sIgE二者存在很强的一致性。据此,儿童是AR防治的重点人群;尽管螨虫AR是防治的重点,但在襄阳地区要兼顾其他吸入性变应原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辽宁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临床特点及血清Ig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拟诊断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2883例患者进行变应原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sIgE)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83例AR患者血清总IgE均呈阳性,2565例(89.0%)至少一种变应原呈阳性,其中单纯吸入性变应原阳性者1738例(67.8%),单纯食入性变应原阳性者301例(11.7%),二者同时有阳性反应者526例(20.5%)。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依次为尘螨组合1(屋尘螨/粉尘螨)、狗上皮、蟑螂,阳性率依次为68.9%、37.3%、25.4%;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为花生、鸡蛋白、牛奶,阳性率依次为18.3%、15.6%、14.3%。吸入性变应原的强阳性反应率为66.4%,主要见于包括尘螨组合1(屋尘螨/粉尘螨)(15.1%)、艾蒿(9.7%)、普通豚草(6.6%)等,食入性变应原以弱阳性为主,二者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变应原血清IgE检测可以确定并评估AR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和程度,并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定量、安全等特点,对于AR的临床诊治、评估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变应原检测结果,了解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变应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探讨总IgE水平对诊断疾病的意义.方法:采用敏筛变应原检测系统对134例AR患者血清变应原及总Ig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34例AR患者中,体外测试变应原阳性患者92例,检出率68.7%,吸人性变应原以户尘螨/粉尘螨最高,阳性率为90%;其次为动物毛皮屑组合/真菌组合,阳性率分别为16%和9%.72例血清总IgE阳性,阳性率为54%.血清总IgE 100~200 kU/L者21例,占29.2%,其中7例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为阴性;血清总IgE>200 kU/L者51例,占70.8%,其中4例变应原sIgE为阴性.结论:血清总IgE和变应原sIgE检查,可寻找相应变应原,为AR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test,SPT)结果与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IgE,sIgE)检测结果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60例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者,测定血清sIgE水平,对SPT结果及血清sIgE及年龄分别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尘螨变应原SPT阳性结果与其相应的血清sIgE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尘螨类变应原阳性级别的升高,其血清sIgE的阳性率也随之升高,与血清sIgE的分级呈正相关,与年龄的增长呈负相关。结论 尘螨变应原SPT结果与血清sIgE检测结果及年龄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疆喀什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的种类及差异性,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分析喀什第一人民医院于2015年7月~2020年12月确诊的AR患者资料,分析其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gE,sIgE)检测结果,按性别、民族、年龄分组,分析各组变应原的差异。结果 528例AR患者sIgE检测结果中屋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最高,为246例(46.6%),其后依次为鸡蛋、点青霉/烟曲霉/交链孢霉等。男女之间狗上皮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西红柿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民族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屋尘螨/粉尘螨、鸡蛋、点青霉/烟曲霉/交链孢霉为喀什地区AR患者最主要的变应原。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患者4637例变应原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近5年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状况,为AR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间,针对有AR症状的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各种变应原的致敏阳性率,以及致敏患者在年龄、性别、检测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全部4637例患者中SPT阳性率为62.84%,屋尘螨、粉尘螨为主要变应原;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3.581,P<0.01),其中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各月份变应原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2.001,P<0.01),其中10月份阳性率最高;变应原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792,P<0.01),屋尘螨和粉尘螨的反应强度均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弱(x2 =122.513,P<0.01;x2=138.475,P<0.01).结论 尘螨为近5年来上海地区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年龄较小者变应原阳性率及阳性反应强度均较高.尘螨阳性率在季节分布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天津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主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应用20种变应原对本地1164 例疑似AR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分析主要变应原在年龄和季节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 天津地区居于前三位的变应原为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艾蒿和蟑螂,其中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5.40,P <0.05),螨虫组合变应原阳性率在春、夏季节明显低于秋、冬季节(χ 2=28.52,P <0.05)。艾蒿在秋季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3.00,P <0.05)。蟑螂在5~17岁组和≥60岁组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其变应原阳性率在不同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9.02,P <0.05),秋季最高。结论 天津地区位于前 三位的变应原为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艾蒿和蟑螂,均为吸入性变应原,并且年龄较小者变应原阳性率较高,秋季是天津地区AR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采用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变应原的相关性与优化的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sIgE的诊断能力,为AR患者的实验诊断提供更好的变应原检测手段。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诊治的AR患者289例,采用SPT及优化的ELISA检测方法对珠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变应原屋尘螨、粉尘螨、蟑螂、霉菌、猫毛、狗上皮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检验方法对此6种变应原阳性诊断的一致性较高(66.44%-95.16%),除狗上皮外,其中屋尘螨、粉尘螨及猫毛的血清sIgE的检出率高于SPT,蟑螂、霉菌的血清sIgE的检出率则低于SPT。两种检测方法对此6种变应原阳性强度分级别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差(r=-0.053-0.383)。优化ELISA检测的诊断效力波动在96.42%-50.67%。结论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较高,阳性强度分级一致性稍差,优化ELISA检测AR患者血清sIgE的诊断能力较强,综合运用两种检验方法可获得更为准确的变应原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specif ic immunotherapy,SCIT)的长期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2009年8月收集的236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2组,其中120例接受了标准化尘螨变应原SCIT,另外116 例接受了鼻喷激素、口服抗组胺等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i sual analog ues c a l e,VA S)评分和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 ivit is qualit 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儿经历3年的SCIT疗程后,在继续随访3个月、1年、3年和5年的症状VAS平均积分分别为2.3±0.7、2.4±0.6、1.6±0.4、1.9±0.5,显著低于治疗前的积分(P <0.001),而RQLQ积分分别为7.7±1.6、7.4±1.1、4.3±0.7、4.1±0.9,也显著低于治疗前的积分(P <0.001),在随访的各时间点的VAS和RQLQ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1)。比较单一尘螨阳性与含尘螨在内的多变应原阳性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经过SCIT疗程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及RQLQ积分,发现积分没有显著差异(P >0.05)。所有治疗均没有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标准化变应原SCIT治疗对尘螨阳性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具有长期疗效,且安全性好。含尘螨的多变应原阳性患儿能获得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变应原分布情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了解海南省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 标准化变应原(Alutard(R))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435例患者中有阳性反应333例,阳性率为76.55%.其中,螨过敏为319例,占95.8%;蟑螂过敏为134例,占40.2%;狗毛过敏为63例,占18.9%;猫毛过敏为32例,占9.6%;花粉过敏为24例,占7.2%;真菌过敏为20例,占6%;艾蒿过敏为7例,占2.1%;豚草过敏为6例,占1.8%.结论 海南省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分布情况为:主要由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其次由蟑螂及狗毛引起的变应性鼻炎,猫毛、花粉及真菌引起的变应性鼻炎较低;艾蒿、豚草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极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布状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264例变应性鼻炎患儿和60例元特应性疾病的对照组儿童应用美国AS/公司生产的IVT变应原体外测试盒进行吸人性及食物性变应原检测。结果264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中240例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90.9%;60例对照组中3例儿童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8.3%。变应原呈阳性者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阳性率随年龄增大有逐渐增高趋势;阳性率最高为尘螨(屋尘、粉尘),其次为霉菌、蟑螂。结论尘螨、霉菌、蟑螂是深圳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测试结果为儿童变应性鼻炎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1~12岁儿童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组变应原的分布。方法 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Allergy Screen)及其专用体外变应原诊断试剂测定663例1~12岁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吸入组变应原的sIgE,并比较北京地区不同年龄段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①所有患者吸入组变应原均呈阳性反应,首要变应原为混合真菌(61.4%),其次为户尘螨(32.6%)、屋尘(28.2%)、艾蒿(23.8 %)等;各类变应原sIgE≥Ⅲ级占相应变应原阳性例数百分率前三位依次为艾蒿(70.9%,112/158)、混合真菌(63.9%,260/407)、户尘螨(56.5%,122/216);②随年龄增长,混合真菌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户尘螨阳性率呈增高趋势;户尘螨阳性在A~D组中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χ2=17.757,P<0.001);③艾蒿(χ2=10.636,P=0.014)、混合真菌(χ2=8.298,P=0.040)及屋尘(χ2=11.681,P=0.005)sIgE≥Ⅲ级在A~D组的相应变应原阳性病例中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④属牧草类的葎草和矮豚草变应原sIgE≥Ⅲ级占相应阳性例数百分率的变化曲线在艾蒿的变化曲线之下,但又高于木本植物树花粉的变化曲线;⑤单一混合真菌变应原阳性最常见;其次为双重变应原阳性,最常见双重阳性组合为混合真菌+户尘螨。结论 北京地区儿童AR患儿主要吸入组变应原以混合真菌为主;随年龄增长,各类变应原阳性率有趋势性变化;秋季杂草花粉的致敏性强于牧草,牧草的致敏性则强于木本植物树花粉;单一变应原阳性最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具有变应性鼻炎症状、行皮肤点刺试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的分布特征。结果 ①2991例患者总阳性率为82.0%,主要变应原是粉尘螨和屋尘螨;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高于食入性致敏原(χ2=2006.557,P<0.01);变应性鼻炎患者以双重过敏者为主;粉尘螨、屋尘螨反应强度均以(++++)为主,二者间反应强度差异无显著性(Z =-0.391,P =0.696)。②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34.254,P<0.01)。③不同病程组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6.102,P =0.065)。④不同年龄组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χ2=223.317,P<0.01),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在10~12岁年龄段达高峰,之后减小。结论  尘螨为温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季节和年龄是影响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及变应性鼻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变应原阳性率与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梧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吸入性变应原检测及分析,筛查出该地区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防治变应性鼻炎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 800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查找变应原。结果 受试患者中2 221例(79.32%)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依次为粉尘螨2 040例(91.85%)、户尘螨1 960例(88.25%)、蟑螂1 056例(47.55%)。结论 在梧州地区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吸入性变应原中屋尘螨、粉尘螨占据主要地位,应作为梧州地区的重点变应原开展变应性鼻炎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淮安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种类及分布,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变应原提取液点刺对452例临床拟诊为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检测过敏原,分析各种过敏原的致敏阳性率,以及致敏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结果452例患者中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阳性率为83.18%,吸入组过敏原检出率前两位分别是屋尘螨和粉尘螨。屋尘螨和粉尘螨的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江苏淮安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主要的变应原为尘螨,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致病变应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及部分长江上游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行变应原检测及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变应原,了解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3年3月~2015年6月于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61例经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诊断明确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资料,对所测定的致敏变应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61例患者的SPT中,阳性率最高前5位为粉尘螨(76.55%)、屋尘螨(72.01%)、蟑螂(35.85%)、猫毛(11.35%)、狗毛(8.62%);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8,P=0.206);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及部分长江上游地区中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占主导地位的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对于儿童的变应性鼻炎防控应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