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根据近年来关于脊椎动物耳蜗毛细胞机械-电换能作用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毛细胞静纤毛束的超微结构,在换能中所起的作用及共方式,换能通道可能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将机械性刺激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即为机械性换能.从果蝇的刚毛感受器及蠕虫的触觉感受器到脊椎动物的毛细胞和皮肤感受器,机械敏感性细胞对于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其换能机制的分子基础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耳蜗毛细胞的机械—电换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觉最广义的定义是声音的感觉,声音振动能量作用于鼓膜,通过听骨链传到内耳,引起听觉感受器兴奋,当兴奋传到大脑听觉中枢便产生听觉。动物界只有昆虫和脊椎动物具有听觉功能,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听觉达到了发育的最高点,听觉功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首先有赖于听觉感受器将声音能量传变为神经冲动,传送代表声音的信息,这些神经冲动以不同组合的形式的编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最后上升为感觉。  相似文献   

4.
毛细胞进行机械 -电换能活动的离子基础如下 :当静纤毛受到刺激 ,纤毛的顶连接 (tip -link)受到牵拉[1 ] ,从而改变纤毛顶端机械门控离子通道的电导 ,K+通过其顶部的换能通道流入细胞 ,使细胞去极化 ,又使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激活 ,Ca2 +流入细胞 ,又激活了侧膜上的钙激活钾 (Ca2 +-actiratedK+,KCa)通道 ,K+流出细胞 ,使膜复极化 ,钙 (Ca)通道失活 ,Ca2 +泵活动 ,恢复胞内外Ca2 +的梯度 ,由此构成振荡性膜电位。在毛细胞产生感受器电位时 ,毛细胞底部突触前膜向突触间隙释放化学递质 ,并使突触后膜去极化 ,产…  相似文献   

5.
电子耳蜗 ,又称为生物耳 (bionic ear) ,是用于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病人的一种模拟耳蜗功能的声电换能助听装置。电子耳蜗成功地用于临床 ,为人类攻克耳聋提供了一线希望。1790年 ,意大利生理学家 L uigi Galvani最早发现电流刺激可以使死亡青蛙的腿部运动。有一天 ,Galvani用剥了皮的青蛙给他久病的妻子做汤 ,当他用一把曾经放置在电器附近的刀搅动锅中的汤时 ,蛙腿强烈地颤动起来 ,这一现象就是因电流刺激引起的。180 0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 Count Alessandro Volta(电学名词“伏特”就是以 Volta命名的 )应用电刺激对人类听神经做了…  相似文献   

6.
现认为正反馈机制能使声音引起的哺乳动物耳蜗的行波增强和锐利,进而使基底膜的被动线性运动方式变为非线性。既往基于圆窗区记录到的耳蜗微音器电位与和电位资料推测,基底膜的非线性运动与外毛细胞机械一电转换的非线性相关。为证实这一点,该文研究了离体耳蜗毛细胞的感受器电位。豚鼠耳蜗外毛细胞机械分离,以膜片精技术记录其感受器电位,并采用3HZ正弦喷射水流作为刺激源以引起外毛细胞纤毛的偏移。观察纤毛编移程度与感受器电位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纤毛向最长纤毛方向偏移IOOnm以内时,随其偏移程度的增加感受器电位呈线性增…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近年来关于脊椎动物耳蜗毛细胞机械-电换能作用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毛细胞静纤毛束的超微结构,在换能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方式,换能通道可能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1.3耳蜗的机械一电转换机制 1.3.1柯蒂器的机械一电转换作用柯蒂器是耳蜗内的声音感受器,包括毛细胞和各种支持细胞,它们乘载于基底膜之上,并沿着基底膜的长轴进行延伸。柯蒂器中的大多数细胞功能不清,但已明确内、外毛细胞功能主要是感受声音刺激的。基底膜本身的机械特性及其与毛细胞、听神经的有序组合排列,使基底膜的任何位置都对应某一特定频率,  相似文献   

9.
内毛细胞突触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毛细胞负责将机械刺激转换为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电位控制毛细胞向突触后膜上的AMPA受体释放递质谷氨酸;同时橄榄耳蜗传出系统对内毛细胞与Ⅰ型节细胞形成的传人突触进行反馈调节,该系统的功能障碍将导致螺旋神经节兴奋性毒性的发展.随着对内毛细胞突触复合体的结构、功能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使今后对螺旋神经节病变的局部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毛细胞纤毛束的移位能通过位于纤毛束上的机械离子通路产生一种感受器电流,该通路被称为机械电的转导(mechano-electricaltransductlon,MET)通路。单价或两价阳离子都允许透过该通路,而Ca2+比单价阳离子的通透性大得多。该作者...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喉粘膜局麻前后的粘膜感受器活性测定,以及发声过程中空气动力学和肌电图检查,发现在同样的音量和音调的条件下,处于麻醉条件下的喉部在发声时,声门下压明显升高。同时还发现腹肌开始收缩和发声开始之间的潜伏期亦因局麻而有所变化。作者认为这是局麻药物抑制了喉粘膜的机械感受器之故。进而推断当声带水肿时,粘膜层的变化使感受器的活性受到影响,肌肉的反射性收缩虽经代偿调节,但终难精确,结果使声带的振动形式亦随之改变。至于因  相似文献   

12.
1.3.3毛细胞纤毛束的偏离启动了机械一电的转导在图2中已表明,纤毛束向右侧偏移时,是一种正向的刺激,能够使毛细胞去极化;而向相反方向运动时则会引发毛细胞的超极化。图5a是一个记录电极插入到细毛细胞胞质中的模式图。将一个机械刺激作用于毛细胞的纤毛束,就可以诱导出一个电反应,即产生感受器电位(图5b,c)。  相似文献   

13.
内耳毛细胞为机械刺激感受器,将声音和体位变化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对于维持听觉和位置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种疾病、噪声、耳毒性药物、感染、中毒以及年龄等因素引起的内耳疾病均可使内耳毛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感音神经性聋或平衡障碍.感音神经性聋目前在临床上尚无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体研究不同极性电流对耳蜗毛细胞感受器电位和频率响应的影响.方法 在成功建立豚鼠耳蜗毛细胞电反应记录方法后,将不同的极性电流通过微电极施加于被记录毛细胞,观察毛细胞频率响应和感受器电位的变化.结果 超极化电流对内毛细胞(IHCs)、外毛细胞(OHCs)感受器电位的交流(AC)反应有明显增加作用, 而去极化电流则...  相似文献   

15.
哺乳类动物对外界刺激声信号的高度精确的分辨产生于它们的耳蜗内感音器官的机械放大机制,其增益可达数千倍之多。这个增益值在小刺激声强时最大,但随着刺激声强的增强而渐减小。1983年Davis首先提出了耳蜗放大器的概念(cochlear amplifier)。耳蜗放大器也称耳蜗主动过程(active process),是指内耳将低强度声音信号进行机械放大的一系列过程,具体说就是指毛细胞通过某种形式的运动以反馈机制影响听觉感受器局部的机械振动.从而使微弱的声音刺激信号得以放大。  相似文献   

16.
肺感受器分为三利,即刺激性感受器、牵张感受器及无髓(或J 型)感受器。这些感受器的传入纤维通过迷走神经传向中枢神经系统。本文的目的是要测定肺反射是否作用于鼻血管,以及哪种肺感受器引起这种反射。作者用36只开胸猫,研究了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刺激对鼻血管的影响。猫于静脉麻醉下行气管切开,经气管插管连接气体流速描记器,通过积分计算潮气流和潮气量。并经 CO_2分析仪测量呼气终末的 CO_2分压。同时经股动脉插管测量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用冰冻蚀刻方法对人前庭感受器32个、豚鼠前庭感受器5个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本法以清楚地显示前庭感受器上皮细胞间的连接装置、毛细胞与神经末梢之间的联系及毛细胞顶部纤毛排列的情况等结构。根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本文读者讨论了前庭感受器冰冻蚀刻标本制备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8.
梅尼埃病的外科治疗可减少眩晕的发作,但操作困难,对听力有损害。用链霉素破坏前庭感受器为最佳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优点。链霉素能对围绕前庭感受器的暗细胞起作用以减少内淋巴液的产生,链霉素对前庭感受器有选择性的亲和力。Kimura 发现“膜限度”(membrane limitans)位于前庭的椭圆囊和骨壁之间,把半规管、椭圆囊与球囊、耳蜗分开,抑制链霉素向耳蜗运动。欧洲的耳科专家已经通过滴注氨基甙类抗生素治疗单侧梅尼埃病,已证实链霉素攻击破坏静纤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前庭感觉细胞主动的机械转导功能,用酶解和机械方法分离了豚鼠的前庭感觉细胞。选取体重150~200g、耳廓反射正常的幼年豚鼠,以乙醚麻醉后断头,快速取出颞骨,分离出前庭末梢器官浸入人工淋巴液中(含NaCl 130mmol/L,KCl 5.4mmol/L,CaCl_2/2H_2O1.25mmol/L,缓冲液为以300mosm葡萄糖调整至pH7.2的5.0mmol/L HEPES),解剖暴露感受器  相似文献   

20.
颞骨肿瘤     
作者分析梅氏医疗中心1952年1月至1971年12月209例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与化学感受器瘤。化学感受器瘤99例,占47%;是病人总数的0.0086%。女性66例;男性33例。左侧52例;右侧47例。平均随访9.5年。病人年龄50—59岁为多。确诊时平均年龄50.4岁。颞骨化学感受器瘤可分为颈静脉球体瘤(81例)及鼓室球体瘤(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