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陆晶  魏跃钢 《河南中医》2013,33(8):1374-1377
目的:手部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不但病程较长,还具有慢性、反复、难愈等特点,需要长期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美观,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文章就近年来文献报道有关本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及进展进行了评述.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近年来手部湿疹的最新中西医治疗方法.结论:外治法是治疗手部湿疹的主要治疗措施.而中医药外治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努力在手部湿疹的中药外治中丰富其剂型,寻找出有效的中药复方,以期能够更好的治疗手部湿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诊治的慢性湿疹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内服中药健脾除湿、活血凉血、养血滋阴、疏风止痒治疗,并外用洗方,对照组患者单用外洗中药。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有效率明显由于单独外洗法,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口服痔疮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洗法治疗痔疮临床疗效较好,且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小儿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6例因湿疹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中药内服治疗,治疗组患儿在中药内服基础上加用自拟湿疹洗剂外洗。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用药后对患儿疗效进行统计,并予以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0%(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法能有效治疗小儿湿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湿疹外洗方汽雾透皮治疗手部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共纳入手部湿疹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给予湿疗外洗方汽雾透皮治疗,对照组给予尤卓尔软膏外涂。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屏障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44%,对照组有效率为72.41%。治疗组临床疗效,以及在改善HECSI评分、皮肤角质层含水量、p H值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疹外洗方汽雾透皮治疗手部湿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河北中医》2021,43(2)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EAD)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下肢缺血性溃疡和截肢的主要原因。中药外洗法在LEAD中应用越来越多。兹对单用中药外洗法、中药外洗配合中药汤剂内服、中药外洗配合中药汤剂内服并联合西药治疗LEAD等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法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和对照组同等施药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外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1.43%。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外洗法治疗,在临床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口服以达到抗炎、镇痛的作用,但药物治疗存在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中药外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医外治方式,通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处,利用药物和热量的双重作用,发挥调畅气血、疏通经络、宣痹止痛的作用。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佳、疗效迅速等特点,还可以降低口服药物用量、改善患者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现介绍中药外洗法的作用特点,并根据中医对RA的5种分型,对中药外洗法治疗R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方法 中药内服外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中药内服和外洗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与对照组67.7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血沉和类风湿因子检查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药内服外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钟萍  徐丽红  王鹏  柴宝 《河南中医》2016,(5):864-866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联合光疗对急性手部湿疹患者EASI评分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手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光疗组、中药洗剂组、中药洗剂联合光疗组各30例。光疗组单纯采用光疗进行,选择304 nm中波高能紫外线进行照射治疗;中药洗剂组单纯采用中药外洗治疗;中药洗剂联合光疗组给予中药外洗联合光疗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用EASI评估湿疹面积以及皮损严重程度,比较3组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光疗组的有效率60%低于中药洗剂组的有效率70%,两组差异性不显著(P0.05);光疗组和中药洗剂组的有效率均明显低于中药洗剂联合光疗组的有效率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EASI各指标评分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治疗后EASI评分相比治疗前下降,中药洗剂联合光疗组EASI评分变化更突出,其次为中药洗剂组,光疗组EASI评分改善明显不足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而中药洗剂联合光疗组患者并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期间亦无复发。结论:中药外洗联合光疗更利于改善急性手部湿疹患者的瘙痒症状,减少皮损面积,减轻皮损状况,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徐蓉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22-23
目的:探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最佳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不孕的患者,可以提高受孕的机会。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单纯抗生素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疗效显著;单纯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进展,老年病的发病率逐日攀升,积极防治老年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病可以集中西医所长,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更好的应对日益严峻的临床环境.本文基于国内外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的发展现状,综合评述了现阶段老年病的特点、抗衰老的中西医诊疗方法、中西医结合应用于临床的进展,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中医和西医单独面对老年病这一类特殊病种时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方法论这一概念,进而阐述了该方法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分析对近年来关于中西医结合促排卵的相关文献。结果:中西医结合促排卵优势包括:①临床疗效肯定,提高排卵率与妊娠率;②中西医治疗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减少并发症;③联合用药发挥整体调节优势,改善卵子质量及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④降低Gn用量,降低治疗成本。结论:中药、针灸及其他疗法联合促排卵具有疏肝、活血、补肾等功能,能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郭玉红 《天津中医药》2016,33(8):467-469
[目的]观察中药浸洗结合AM1000A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浸洗结合AM1000A神经功能重建系统治疗。以Fugl-Meyer、Barthel、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量表为评价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获得一定疗效,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中药浸洗结合AM1000A神经功能重建系统的综合方案,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回顾31例眼外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病因包括血管源性、神经源性、肌源性、机械性4类,其中以神经源性最为多见.西医治疗以激素配合免疫球蛋白为主,并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对症治疗;中医总体辨证为脾气亏虚、湿热内盛,治疗以健脾益气、清热祛湿为总则,以补中益气汤合四妙散为基础方...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多发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为充分了解其中西药物临床使用特征及合并用药规律,该研究以17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41 180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对其中西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按药物种类分析,发现西药以还原性谷胱甘肽使用频率最高,共14 079例(支持度为34.61%),中药以甘草酸二胺使用频率最高,共14 058例(支持度为34.56%),中西药物联合使用以甘草酸二铵合并还原型谷胱甘肽使用频率最高,共8 607例(支持度为25.09%);按药物作用分析,中药、西药均以降酶类药物使用比例最高,中药降酶药物使用者10 983例(支持度为27.01%),西药降酶药物使用者9 595例(支持度为23.59%),中西药物合并用药以清热利湿类药合并降酶类药使用频率最高,5 621例(支持度为13.82%)。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中药清热利湿类药物合并西药降酶类药物是临床最常出现的中西联合用药方案,中药清热利湿类药合并西药降酶类药和核苷(酸)类似物是临床最常出现的三药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终末期肾病皮肤瘙痒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治疗棘手,寻求中医药治疗是必然趋势,近年来中医学者对此病进行了一些研究。从洗浴法、熏蒸法、内服法、内服联合外洗及其他综合疗法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医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 2组 ,中西药组 2 1例 ,主要以中药口服和西药纳络酮静滴治疗 ;西药组 2 1例 ,主要以纳络酮静滴为主治疗 ,分别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流变的测定值。结果 :经过 4周治疗后 ,中西药组的临床症状、体征、CT检查结果等综合疗效改善与西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中西药组治疗后的血流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性显著 ,而西药组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结论 :中药口服联用纳络酮静滴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日益提高,如何安全、有效的治疗已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中医在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方面具有方法独特、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等优点,而超声引导下的各种西医外治法损伤小、安全性高、美观。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国内中西医外治法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进行分类综述,对各种临床中实用性较强的外治法进行介绍、分析及对比,以期对在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上提供选择及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r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5例rIT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纯西药(强的松、长春地辛)和中西医结合(强的松、益气养血活血方)进行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rITP的总有效率和完全反应率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P < 0.05)。患者血小板的指标中,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升高水平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1),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下降水平均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血小板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升高水平明显大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升高水平明显大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5),颗粒巨核细胞与裸核巨核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 中西医结合(强的松、益气养血活血方)对rITP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