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轻新生儿静脉输注果糖二磷酸钠(FDP)局部疼痛的途径。[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比较茂菲氏滴管、微量注射泵、人工推注输入FDP的疼痛程度,利用监护仪记录输注前及输注时新生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微量注射泵组、茂菲氏滴管组与人工推注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茂菲氏滴管组与微量注射泵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工推注FDP前及推注时新生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有改变。[结论]采用微量注射泵或茂菲氏滴管输入FDP可明显减轻新生儿局部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静脉输注1,6-二磷酸果糖(FDP)的局部疼痛状况,评价采用5种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减轻病人静脉输注FDP时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病人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A组、B组、C组、D组、组分别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50%乙醇湿敷、湿热敷、局部皮肤按摩、山莨菪碱液湿敷及局部皮肤按摩.在静脉输注FDP结束时用"长海痛尺"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比较各组病人输液结束时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对照组97%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输注FDP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轻度疼痛病人占34%,中度疼痛占47%,重度疼痛占16%.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护理干预下,静脉输注FDP结束时A组、B组、C组、D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AMI病人静脉输注FDP时局部疼痛的发生率比较高.A组、B组、C组、D组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病人静脉输注FDP的局部疼痛.D组的护理干预效果优于A组、B组、C组.  相似文献   

3.
江波  许运  顾露芳  周希萍  王晓岚 《护理研究》2009,23(26):2388-2389
[目的]减轻病人静脉输注刺五加注射液局部疼痛,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方法]将90例静脉输注刺五加注射液出现局部疼痛病人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用自制中药敷料局部外敷,B组、C组分别采用 50%硫酸钱溶液和生理盐水湿敷.[结果]3组总有效率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中药外敷可明显减轻刺五加注射液输注过程中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4.
按压内关穴位对静脉滴注果糖二磷酸钠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按压内关穴位对减轻静脉输注果糖二磷酸钠(FDP)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静脉输注果糖二磷酸钠时试验组按压内关穴位,对照组不按压内关穴位;采用疼痛分级标准对两组疼痛发生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疼痛严重程度高于试验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压内关穴可减轻患者静脉输注FDP引起的疼痛,操作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FDP)输液滴速与疼痛持续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2月-2005年3月共240例次分对照组(<60 gtt/min)119例次、观察组(>60 gtt/min)121例次,采取自体左右肢体静脉交替输液对照法,用0级~10级线形视觉模拟评估表评价病人的疼痛感受.[结果]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快速静脉输注方法可减轻静脉输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疼痛或缩短疼痛时间,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注1,6-二磷酸果糖局部疼痛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琴  郜玉珍  靳青  张丽玉 《护理研究》2009,23(7):1911-191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静脉输注1,6-二磷酸果糖(FDP)的局部疼痛状况,评价采用5种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减轻病人静脉榆注FDP时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病人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A组、B组、C组、D组、组分别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50%乙醇湿敷、湿热敷、局部皮肤按摩、山莨菪碱液湿敷及局部皮肤按摩。在静脉输注FDP结束时用“长海痛尺”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比较各组病人输液结束时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对照组97%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输注FDP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轻度疼痛病人占34%,中度疼痛占47%,重度疼痛占16%。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护理干预下,静脉输注FDP结束时A组、B组、C组、D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AMI病人静脉输注FDP时局部疼痛的发生率比较高。A组、B组、C组、D组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病人静脉输注FDP的局部疼痛。D组的护理干预效果优于A组、B组、C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改良法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病人的舒适性及临床应用.对比传统方法和改良方法的优劣.[方法]整群抽取需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的病人21例,对其实施改良法和传统法操作,进行自身对照,统计两种方法在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过程中疼痛的程度.[结果]采用改良方法即"选用小号针头,针尖斜面朝下"使病人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传统法致疼痛程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法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能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改良法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病人的舒适性及临床应用.对比传统方法和改良方法的优劣.[方法]整群抽取需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的病人21例,对其实施改良法和传统法操作,进行自身对照,统计两种方法在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过程中疼痛的程度.[结果]采用改良方法即"选用小号针头,针尖斜面朝下"使病人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传统法致疼痛程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法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能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少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 sodium.FDP)所致静脉刺激的干预方法。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直接输入FDP)及观察组(在应用FDP前后输入5%葡萄糖液50ml,并在穿刺部位上方置化学冰袋),比较两组患者局部静脉的刺激症状。结果对照组中均出现中、重度静脉刺激症状,而观察组无1例患者出现重度刺激征状,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静脉输注FDP前后输入5%葡萄糖液配合输注过程中冷敷,可有效减轻FDP对静脉的刺激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减少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 sodium,FDP)所致静脉刺激的干预方法。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直接输入FDP)及观察组(在应用FDP前后输入5%葡萄糖液50ml,并在穿刺部位上方置化学冰袋),比较两组患者局部静脉的刺激症状。结果对照组中均出现中、重度静脉刺激症状,而观察组无l例患者出现重度刺激征状,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静脉输注FDP前后输入5%葡萄糖液配合输注过程中冷敷,可有效减轻FDP对静脉的刺激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