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对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37例直径在10mm以内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的患者采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止血。结果 37例患者经内镜下尼龙圈套扎后均即时止血成功,且无复发出血及发生穿孔。结论 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溃疡面较小的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溃疡病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9月~2010年2月收治的36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活动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初次止血成功26例,成功率为72.22%;再次出血10例,再次内镜下止血6例,4例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内镜下进行止血,疗效肯定,是一种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有效、方法简单、节省费用的治疗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1:10000肾上腺素注射联合微波凝固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2008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267例消化性溃疡并活动性大出血患者,随机分A组(1:10000肾上腺素注射)90例、B组(微波凝固)88例、C组(肾上腺素注射联合微波凝固)89例,对其首次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及消化道穿孔或瘢痕狭窄发生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C组首次止血率较A组及B组均高,再出血发生率及需外科手术率比A组及B组均低(P〈0.05);消化道穿孔或瘢痕狭窄发生率三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联合内镜肾上腺素注射及微波凝固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黏膜病变出血患者的急诊内镜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黏膜病变出血患者60例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治疗及其他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内镜下病变表现为4种类型,其中充血水肿型36例、急性溃疡型22例、出血糜烂型20例、坏死剥脱型12例(有的各型并存)。单纯内镜下止血14例全部成功,内镜下止血加静脉给药止血20例亦全部成功;内镜下止血+胃管注药+静脉给药止血18例、成功15例;内镜下止血+胃管注药+静脉给药+手术止血8例、成功5例;有6例重症患者虽经内、外科综合治疗仍然病死。结论急诊内镜不仅是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黏膜病变出血准确可靠的诊断手段,而且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吴群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441-2442
金属钛夹内镜下止血治疗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种简单有效机械止血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成功率高、复发出血率低、安全性好的特点,能有效降低外科手术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院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5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晴晴  吴伟民 《贵州医药》2003,27(3):239-240
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及时止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我院消化科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内镜下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大出血进行治疗 ,现将其临床疗效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5 2例 ,女 2 4例 ,年龄 18~ 88岁 ,平均 4 2 7岁 ;呕血伴便血 2 7例 ,便血4 9例 ,出血量为 5 0 0~ 30 0 0ml ,平均 780ml ;伴失血性休克 32例 ;血红蛋白 39~ 80g L ,平均 5 7g L。内镜下确诊胃溃疡 2 1例 ,十二指肠溃疡 4 2例 ,复合性溃疡 8例 ,吻合口溃疡 4例 ,残胃溃疡 1例 ;溃疡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联合微波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注射组(50例)和联合治疗组(48例),注射组:内镜下病灶注射肾上腺素液;联合治疗组:先在内镜下病灶注射肾上腺素液,再用微波进行凝固治疗,直至出血完全停止。结果联合治疗组48h内止血率达100%,注射组48h内有8例发生再出血,止血率84%,而再行联合治疗后止血成功。联合治疗组止血明显高于单纯注射组(P〈0.01)。结论内镜下注射联合微波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李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77-2779
目的 探讨烧伤后期并发应激性溃疡临床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6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后期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该组206例患者,后期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42例(20.4%),其中治愈34例(81.0%),死亡8例(19.0%)(其中3例患者死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5例患者死于应激性溃疡出血后其它并发症).结论 烧伤后期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概率较高,危险性大.对于烧伤后期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治疗,通过早期肠道营养、胃黏膜保护、创面脓毒血症的防止、创面感染的处理等措施的有效实施,可较好的稳定患者度过休克期,进而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下注射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加1:1000 000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3h内的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3~24h的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及外科手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和肾上腺素都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对Dieulafoy病的诊断治疗方法,提高对Dieulafoy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1例Dieulafoy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提出诊疗方法。结果11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大量呕血、黑便,病变位于贲门部4例,胃体上部前壁3例、胃窦小弯2例、十二指肠球部1例、胃空肠吻合口后壁1例。11例内镜确诊Dieulafoy病后,立即进行镜下局部硬化栓塞止血及金属钛夹钳止血,除1例镜下止血失败而改外科手术外(手术证实为Dieulafoy病),余10例均一次止血成功。结论该病临床特点为突发性、难治性出血。因此,紧急内镜下检查不仅可确诊Dieulafoy病,更重要的是直接进行镜下止血,达到暂时或永久性止血,提高对危及生命大出血的抢救成功率,使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Endoscopy is usually effective in treating duodenal ulcer bleeding, but depending on the lesion site and overall patient condition, hemostasis may be difficult to achieve with endoscopy alone. We described two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 bleeding in whom endoscopic hemostasis was difficult. Immediately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endoscopic examination was used to confirm hemostasis and completing of the angiographic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镜下云南白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方法 85例患者均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胃镜下云南白药喷洒及静脉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40例仅予静脉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及常规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显效24例,有效止血18例,3例无效。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止血15例,10例无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下云南白药联合静脉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镜下联合应用金属止血夹和尼龙绳套扎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金属止血夹组、尼龙绳套扎止血组和联合组各50例,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即时止血率、转外科手术率、再出血率等.结果 联合组的止血有效率、即时止血率、外科手术发生率、72 h后再出血率与金属止血夹组和尼龙绳套扎止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止血夹组和尼龙绳套扎止血组的止血有效率、即时止血率、外科手术发生率、72 h后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金属止血夹、尼龙绳套扎治疗比较,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中联合应用金属止血夹和尼龙绳套扎治疗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止血有效率、即时止血率,降低转外科手术率、再出血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比较内镜下金属止血夹联合肾上腺素注射和内镜下单一肾上腺素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9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48例,予内镜下金属止血夹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B组50例,予内镜下单一肾上腺素注射治疗.结果 A组的有效止血率和出血停止率均为95.83%,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再出血率(6.25%)较B组(22.0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急诊手术率方面两组间(A组2.08%,B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Forrest Ia的出血停止率,A组(88.89%)高于B组(40.00%)(P<0.05).结论 金属止血夹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可降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再出血率,改善止血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止血术.  相似文献   

15.
邓年锋  罗登攀 《淮海医药》2006,24(2):107-108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脑外伤后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患者15例,出血部位12例位于十二指肠,3例位于胃.手术时间在伤后4~12 d,手术方式为缝扎止血、幽门成形、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溃疡外旷置术或胃大部分切除术.结果 15例中13例治愈,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术后败血症,另1例死于再出血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手术治疗是脑外伤后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对符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以免延误时间,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42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诊治策略。结果5例未明确出血部位行鼻中隔矫正术后仍出血,行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低温射频止血成功,33例鼻中隔偏曲不影响鼻内镜检查而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低温射频止血成功,4例因鼻中隔偏曲明显鼻内镜检查困难同期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加低温射频止血成功。结论鼻中隔偏曲并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首先应在鼻内镜下明确出血部位,若未明确出血部位不应盲目行鼻中隔矫正术,若鼻中隔偏曲影响鼻内镜检查则应同期行鼻中隔矫正加低温射频止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纤支镜在重度烧伤患者肺部感染及肺不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2例重度烧伤患者伴肺部感染及肺不张患者的资料,分析其纤支镜治疗情况。结果 1次灌洗10例,2次灌洗29例,3次灌洗3例。显效34例(81.0%),有效6例(14.3%),无效2例(4.8%),总有效率为95.2%。2例终止操作,2例出现支气管出血。结论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及局部给药治疗重症烧伤伴肺部感染、肺不张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体组织胶镜下栓塞在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病例72例,分药物组(44例)和药物加栓塞组(28例),统计分析其止血率、2周出血率、复发出血时间、出血相关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平均随访23月,栓塞组较药物组止血率高,复发出血时间长,不良反应多;2周内出血率和复发出血相关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药物联合镜下组织胶栓塞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止血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2例进行急诊胃镜止血,分析止血效果及常用的两种止血方法的利弊。结果 1例患者止血无效行急诊手术,余61例患者均经胃镜止血成功,其中3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即刻出血停止后转外科手术治疗,为手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结论急诊胃镜止血成功率高,效果肯定,降低了手术风险,也节省了医疗费用,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Peptic ulcer bleeding is associated with substanti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goals of management are to control any active bleeding and prevent re-bleeding and then to heal the ulcer and prevent its recurrence. Initi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are guided by the patient's clinical condition and endoscopic findings. Thus, treatment may consist of endoscopic and medical therapy and, sometimes, surgery. Control of acid secretion, preferably with proton pump inhibitor therapy in the initial management continues to evolve; it has also been used as both an adjunct to endoscopic therapy and as primary treatment. These agents have been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some trials in the reduction of re-bleeding and the need for surgery, although there is no clear benefit demonstrated for overall mortality. Proton pump inhibitors have been administered either intravenously or orally in different trials. The long-term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after the initial bleeding episode, should include patient stratification based upon risk factors for ulcer recurrence (i.e.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use of aspirin or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Elimin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these risk factors reduces the risk of ulcer recurrence and, hence, of recurrent ulcer blee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