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95年7月-1997年8月,本文作者在云南昆明一所城市中学和一所农村中学开展以学校为基础减少毒品需求和HIV/AIDS预防项目。评估结果显示:以学校为基础减少毒品需求和HIV/AIDS预防的方法已为学校所接纳,通过参与式学校预防活动尤其是同伴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抵御药物滥用和HIV/AIDS的知识和技巧,同时改变了师生对药物滥用者和HIV感感渚 的态,并且在两校中成长起来了一批有经验的项目管  相似文献   

2.
社区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在昆明金碧示范社区开展以社区为基础“减少毒品需求和预防 HIV/ AIDS”国家级战略项目的试点工作。1997年 9月项目工作通过了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评估。社区如何预防吸毒 ?预防艾滋病 ?对吸毒者如何进行巩固治疗 ?社区模式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新的课题。一、概念(一 )社区社区是一个地理和政治明确划定的局部区域 ,由一个或几个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 ) ,居民 (村民 ) 10 0 0至 30 0 0人 ,吸毒人员在 2 0名左右组成社区。社区要有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 ,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实际工作经验并热心社区工…  相似文献   

3.
据世界药学新闻杂志(Scrip)2005年12月6日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政府正在酝酿增加艾滋病预防和治疗经费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的一系列举措,以提高国内防治艾滋病的水准。  相似文献   

4.
美沙酮维持治疗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当前,发展中国家静脉吸毒的扩散已经与发达国家的静脉吸毒模式相吻合.怎样才能控制住在静脉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美沙酮维持治疗项目能取得较好的减少危害和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金碧社区自开展以社区为基础“减少毒品需求和预防HIV/AIDS”国家级战略项目,4年来工和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有关专家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国际合作“项目”的引进是一个契机,使金碧社区有机会学习到国际先进的观念,思路和方法,结合国情不断摸索、实践、总结形成自己的工作模式即“金碧模式”。创造了政府职能部门与居委会为社区开展群众性防毒、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对吸毒目标人群抗复吸治疗的帮教,帮戒工作的新路子,提高了戒断巩固率或操守率,它是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呢?目前,存在有否定、观望、怀疑,无用等不同的观点,我们现在就金碧社区开展“项目”工作的可行性进行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市艾滋病母婴传播情况,探讨适合我市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管理模式.方法 观察和分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管理情况.结果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管理模式,一是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VCT服务;二是预防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三是安全分娩;四是选择人工喂养.结论 加强艾滋病孕产妇的管理,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感染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近三年我院梅毒和艾滋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梅毒和艾滋病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 医院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理,严格的操作技术和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艾滋病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几个较大的综合性大学以及若干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5012人。对其展开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与需求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大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来源于网络与媒体,然而多数学生需要通过学校获得相关知识,其中有69.3%的学生希望学习生活技能,其次有67.7%的学生希望学到如何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的传播知识"等为目前学生主要关注的问题。结论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希望可以在学校学习到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知识,因此相关部门应对其给予关注,在校开展艾滋病预防课程或者是讲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降低艾滋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对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了101例海洛因依赖者的一般资料、HBV和HCV感染情况、高危行为等,并对所有对象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教育前后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分析参与者对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反馈信息,了解对吸毒者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可行性和接受程度.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存在不洁注射和不安全性行为等危险行为特征,HBV和HCV感染率较高(分别为56.4%和46.5%);在教育前艾滋病知识问卷总分仅为31.1±12.1分,提示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通过预防艾滋病教育,海洛因依赖者对艾滋病知识问卷分显著提高(97.29±2.42分);吸毒者对开展预防教育持支持、肯定和积极的态度.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对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具有可行性,能达到增加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科学方法、科学对待艾滋病等效果,应重视对吸毒者的预防艾滋病教育,降低艾滋病感染的可能性和降低毒品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1例带状疱疹合并HIV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通过哪些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感染者人数,降低全社会感染艾滋病概率。方法通过1例以带状疱疹为首发症状的HIV患者的临床护理,从各个层面分析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所存在的困惑。从大力宣传艾滋病知识,对于艾滋病患者严密的监管制度着手,预防艾滋病的传播。结果提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有高危性行为史,同时罹患较严重的带状疱疹患者,要高度怀疑是否合并有HIV感染。结论通过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感染者人数,降低全社会感染艾滋病概率和风险,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所艾滋病防治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戒毒所更好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拟定的访谈提纲,对四川、广西两省(区)司法厅戒毒管理局官员及4个样本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结果:强制隔离戒毒所内艾滋病防治服务的提供存在财政经费不足、医疗硬件设备缺乏、所外就医政策实施困难和相关工作人员福利保障措施难以落实等问题和困难。结论:政府部门应当完善对戒毒所的财政投入机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同时完善所外就医和工作人员职业保障政策,保证所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对高中学生毒品预防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高中学生毒品预防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方法:以396名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于健康教育前后,对学生进行有关毒品预防的知识和态度方面的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后学生毒品预防的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教育前的10·1分提高到14·5分(满分16分),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吸烟、饮酒的危害性的认识水平也显著提高,正确回答率由教育前的9·0%-80·3%上升到教育后的82·1%-100·0%。教育后对毒品预防及其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结论:在高中学生中开展的有关毒品预防的健康教育,对增加学生毒品预防的基本知识,树立与毒品预防有关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Substance use & misuse》2013,48(6-7):735-753
This exploratory study utilized a focus group methodology to explore tensions and barriers in HIV/AIDS prevention among African-American injection drug users. Participants discussed HIV infection risks, national/community HIV prevention effectiveness, prevention barriers, ideas on barrier removal, and the tensions which exist between users and the larger African-American community. Recognizing the inevitability of continued drug use for many injectors, participants requested basic harm-reduction supplies including condoms, needle exchange programs, additional drug user treatment services, and the use of culturally- and gender-matched peer-l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utreach. Preliminary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consideration in HIV/AIDS prevention among African-American IDUs. [Translations are provided in the International Abstracts Section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4.
昆明市一所中学药物滥用及HIV/AIDS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昆明市一所中学开展药物滥用及HIV/AIDS预防活动。以该校初中部两个班(共87人)的学生为预防活动对象。预防活动以信息传播、抵制技能训练、情感教育及个人社会生活技能训练为主,每周活动1次,每次45min,共36次。持续3个学期。采用问卷调查评估。结果表明,预防活动能增加预防对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预防对象对药物滥用及HIV/AIDS的负性态度和行为。并对今后学校进行药物滥用的预防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毒品问题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社工介入促进了艾滋病的防治。与传统的防治方法相比,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艾滋病防治更加顺应了艾滋病防治的实际形势和最新的防治理念,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效果。艾滋病防治工作和戒毒工作具有高度的关联性,认真研究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社工介入对我国的戒毒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94年3月 -1996年1月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与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合作 ,在云南省瑞丽市开展中缅边境地区减少毒品需求和HIV/AIDS预防项目。项目选择四个村寨进行试点工作。两年的预防活动结束后 ,评估研究显示 :项目村寨药物滥用的发病率减少 ,HIV感染者发病率降低。提高了靶对象对药物滥用和HIV/AIDS的预防知识的认识 ,转变了靶对象对药物滥用者和HIV感染者的不正确认识 ,促进了靶对象的健康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the activ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vention providers in New York. Data collection method was mail survey research, with a response rate of just over 53%. More than 564,500 students were served by general prevention programs and more than 43,000 were evaluated for prevention counseling (PC). More than 25% of the general prevention providers' time is spent providing counseling, while 47% of the PC students are receiving individual counseling. Large numbers of students are seen by prevention providers, with many receiving counseling, though the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this counseling is largely unexplor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衡阳市药物滥用情况,为衡阳市药物滥用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及2009年衡阳市药物滥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年共监测到1849例药物滥用者,其中2008年711例(38.45%),2009年1138例(61.55%),2009年监测到的滥用者比2008年多60.06%;男性(2009年和2008年分别为88.22%和87.20%)、35 a以下(2009年和2008年分别为65.91%和55.56%)及无业人员(2009年和2008年分别为65.55%和66.24%)是药物滥用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009年和2008年分别为80.49%和77.50%;海洛因仍是主要的滥用物质(2009年和2008年分别占97.80%和99.44%),有多药滥用现象;滥用原因占前3位的是追求欣快/刺激(2009年和2008年分别占53.78%和72.86%)、满足好奇感(2009年和2008年分别占43.67%和67.37%)和空虚无聊,为了消遣(2009年和2008年分别占38.14%和46.55%);滥用药物来源以本地为主(2009年和2008年分别占97.10%和97.33%),同伴是主要渠道(2009年和2008年分别占81.63%和90.44%),2009年新增了电话订购(11.25%)和网络购买渠道(0.18%)。结论:从药物滥用监测中了解了衡阳市2008年和2009年的药物滥用情况,这些情况对衡阳市的药物滥用防治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海洛因滥用者对三级预防的认知及其一般情况,用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设计的三份半定式调查表,对71名滥用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一般情况与国内外的其它报道基本一致,我国的一、二级预防尚待完善,同伴压力在初吸和复吸中都起着强大的作用,社会支持不够,没有得到良好的心理社会康复。据此提出改善伙伴关系,提高社会支持的作用,建立“治疗集体”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tudy of the chronology of criteria of dependence in alcohol dependence syndrome (ADS) can enable us to design strategies for the prevention for ADS,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primary prevention (indicated, selective, and universal prevention) approaches and aims at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ADS.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study the age-wise and order-wise chronologies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enth Revision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search (ICD-10 DCR) dependence criteria in individuals with ADS. Consecutively admitted and consenting inpatients with ICD-10 DCR diagnosis of ADS were evaluated in a structured interview after detoxification using Semi-Structured Assessment for the Genetics of Alcoholism (SSAGA)-II. The total sample size was 81. The mean ages at the first onset of alcohol us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criterion, and ICD-10 dependence was 18.72 years (SD: 6.84), 24.33 years (SD: 9.21), and 27.51 years (SD: 9.28), respectively. In age-wise chronology, tolerance, loss of control, and craving were present in 97.53%, 80.24%, and 79%, respectively, of our study sample. In order-wise chronology, either craving (16%) or tolerance (71.6%) was present as the first criterion and the presence of craving (16%), tolerance (21%), or loss of control (18.5%) was observed as the first criterion in 55.5% of the subjects. Indicated prevention may be attempted by enquiring about craving, tolerance, and loss of control and use of anticraving medications or behavioral strategies. Selective prevention by using naltrexone for those genetically inclined and universal prevention by use of “clinical” labeling on alcoholic beverages can also be attemp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