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106-109
目的 研究乌灵胶囊联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并探讨脑卒中后疲劳炎症因子变化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住院的90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为基础治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联合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的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E)评分变化,并监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F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浓度均下降,SSQOL-E评分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IL-6、IL-1β、TNF-α浓度变化与FSS评分均呈正相关,与SSQOL-E评分呈负相关。经治疗后,治疗组的F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SQOL-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腹针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等神经康复治疗对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并进行日常生活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早期使用针刺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进行扩展型残疾状态量表(EDSS)和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3,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D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较对照组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EDSS评分较治疗前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F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S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F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改善EDSS和FSS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成年急性腰扭伤患者158例,观察组126例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腰部功能障碍评分及腰部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VAS平均值7.13±1.36,NRS平均值6.76±1.54,治疗后VAS平均值1.61±0.62,NRS平均值2.05±0.79,治疗前后VAS、NR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ODI得分34%~100%,平均得分(83.12±7.24)%;RDQ得分18~24,平均得分22.07±1.14。治疗后ODI得分0~90%,平均得分(28.72±11.93)%;RDQ得分0~20,平均得分2.91±4.18。治疗前后ODI、RD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腰椎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的活动度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针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及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中文版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VDS)得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量表得分,以及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优于治疗前,VDS得分低于治疗前,SWAL-QOL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指导联合脏腑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6月该院收治的72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脏腑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腹部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疲劳程度[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F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指导联合脏腑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F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健康教育指导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就诊我院的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隔药灸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记忆力减退、失眠抑郁、紧张焦虑)评分、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主要症状评分、FSS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评分、FSS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药灸脐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说明隔药灸脐治疗在改善疲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腹针联合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共治疗6周。治疗6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的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AMD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AMD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在改善SD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D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30/30),对照组为83.33%(25/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中医科收治的48例急性缺血梗死后疲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予常规抗血小板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疗程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及疲劳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SS评分及疲劳症状评分分别为(35.15±8.67)分、(1.89±0.64)分,均较治疗前的(45.26±13.68)分、(4.55±1.48)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8±10.36)分、(4.28±1.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SS及疲劳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疲劳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生脉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疲劳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CFS)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振气解疲汤组(32例)和西药对照组(32例)治疗前后疲劳量表分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用药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疲劳量表分值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振气解疲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振气解疲汤治疗CFS有明显的优越性,能显著改善CFS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骨伤手法联合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7月诊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接受腹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骨伤手法联合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椎曲度、疼痛和颈椎功能障碍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和颈椎功能障碍(NDI)评分较治疗前减小,颈椎曲度较治疗前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疼痛(VAS)和颈椎功能障碍(NDI)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颈椎曲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食欲下降、四肢乏力等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伤手法联合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减少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崔氏术后饮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PCNL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基础治疗,中药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崔氏术后饮治疗,于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连续治疗1周或至出院前。观察2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1天、第3天对2组患者进行疲劳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于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对2组患者进行胃肠功能恢复总体疗效评分。【结果】(1)中药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术后第1天,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总体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和第3天,中药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总体疗效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术后第1天,2组患者的疲劳程度VAS评分均较术前1天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疲劳程度VAS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患者的疲劳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崔氏术后饮能有效促进PCN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显著改善术后疲劳症状,缩短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1~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腹针组治愈率52%,有效率96%,体针组治愈率32%,有效率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组所需治疗次数比体针组次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同时辅以药物治疗;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应用疲劳量表(FS-14)、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OLI)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S-14、SDS、SAS及GOL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S-14、SDS、SAS及GOL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能有效治疗CF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理虚解郁方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精神情志症状及皮质醇、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C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给予理虚解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维康福、三磷酸腺苷、谷维素治疗,疗程均为12周。采用心理学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疲劳评定量表(FAI)评价理虚解郁方对CFS患者负性情绪症状的影响,并观察患者血清皮质醇和5-HT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FAI量表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6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CL-90量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除强迫、焦虑外,其余各项评分亦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躯体化、敌对、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P<0.01)。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皮质醇、5-H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虚解郁方能有效缓解CFS患者的精神及躯体症状,促进疲劳状态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皮质醇及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李勇 《当代医学》2016,(3):150-151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泮托拉唑+伊托必利片治疗,研究组接受泮托拉唑+伊托必利片+中药半夏泻心汤+腹针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病证评分和疗效.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病证评分分别为(16.4±3.2)分、(16.5±3.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病证评分分别为(2.8±0.2)分、(7.4±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可靠,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基于自我超越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低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自我超越理论的集束化护理。评估患者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变化情况、生活质量量表(COH-QOL-OQ)总评分、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病耻感评分、癌症疲乏量表(CF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30 min后、手术60 min后、手术结束时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COH-QOL-OQ总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COH-QOL-OQ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CPSS、病耻感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CPSS、病耻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CF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C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自我超越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  相似文献   

17.
揭平  徐俊利  丁昀 《吉林医学》2023,(1):141-14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孝感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成两组,53例接受中药热敷治疗患者入选对照组,53例接受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患者入选观察组,评估Oswestry功能障碍(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20.16±3.31)分低于对照组的(26.85±4.46)分,JOA评分(24.58±3.53)分高于对照组的(20.69±4.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椎、下肢疼痛缓解时间及腰部感觉异常缓解时间为(5.16±0.82)d、(4.13±0.74)d、(3.06±0.8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68±1.23)d、(5.72±1.03)d、(4.46±1.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睑板腺物理治疗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性干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MGD相关性干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睑板腺物理治疗和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OSDI、TBUT、TMH、CFS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OSDI、TBUT、TMH、CFS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OSDI、TBUT、TMH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穴位按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抑郁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帕罗西汀能有效的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抑郁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膝关节操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于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及下辖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予以膝骨性关节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膝关节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3.11±8.12)、(91.47±5.08)分,对照组为(42.54±8.41)、(72.60±8.15)分,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但观察组患者增加更明显,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疾病复发率为6.5%,对照组为3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操用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时,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