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16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产妇37例,发生率为22.0%,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孕妇、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2次,本组所有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产妇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8例产妇行子宫切除,子宫切除率为21.6%(8/37),未并发胎盘植入者有2例产妇子宫切除,子宫切除率为1.5%(2/131),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产妇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未并发胎盘植入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有多次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要警惕并发胎盘植入,并且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并发胎盘植入的子宫切除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穿入子宫壁肌层。分为部分性或完全性。部分性胎盘植入表现为胎盘部分剥离,部分未剥离,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已剥离面血窦开放发生致命性出血。完全性胎盘植入因胎盘未剥离而无出血。常见原因为多次人工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胎盘植入发生率逐渐升高,是导致产后腹痛、出血、紧急子宫切除和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因为原发性蜕膜发育不全或创伤性内膜缺陷等,胎盘绒毛不同程度侵入子宫肌层发生植入,根据植入程度可分为完全性与部分性,植入胎盘绒毛粘连达子宫肌层为胎盘粘连;胎盘绒毛侵入肌层为胎盘植入;穿透肌层为胎盘穿透。后天性内膜创伤是胎盘植入的主要原因,主要与剖宫产史、前置胎盘、高龄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盘植入的19例中,粘连性胎盘8例,并发子宫内翻l例;胎盘植入11例,其中穿透性胎盘植入2例.前置胎盘9例(同时有剖宫产史4例),多次妊娠13例.产后出血者14例,出血量大于2000 ml7例;宫腔纱条填塞11例,子宫动脉介入栓塞2例,子宫切除4例.结论 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为前置胎盘、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易发生产后出血,尤其是穿透侵蚀子宫下段切口甚为凶险.治疗应视病情个体化方案、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病率、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6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并发胎盘植入29例。结果本研究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发生率为44.62%(29/65),其产后出血量>2000mL发生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产褥感染率及子宫切除率高于未并发胎盘植入者;早产率及新生儿预后情况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产后出血量大,易致失血性休克、DIC、产褥感染,增加子宫切除风险;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胎盘植入是由于蜕膜基底层发育不良而导致胎盘绒毛植入到子宫肌层的一种胎盘附着异常,使胎盘植入部分在生产时不能自行剥离。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及人工流产率等子宫手术史的逐年升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1]),如产前不能及时诊断,则可能发生胎盘滞留,产时或产后大出血、子宫穿孔、继发感染等,部分患者可能切除子宫,甚至危及母亲及胎儿生命。因此,对胎盘植入作出准确诊断非常重要,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及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相关因素、诊断、治疗情况。方法对12例胎盘植入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例中,子宫切除9例,2例行局部缝合止血,保守子宫,1例行子宫全切+部分膀胱切除+膀胱修补术。结论胎盘植入与不良生育史、胎盘位置异常、子宫内膜病变密切相关。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当胎盘植入并发大出血时需行子宫切除,对非急症、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8.
张湛  康立清 《天津医药》2019,47(1):108-112
胎盘植入是产科的危重症。影像学检查是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主要手段,并可对胎盘植入的治疗和预后 判断发挥指导作用。MRI在孕中晚期胎盘植入的诊断上可作为B超检查的重要补充,起到进一步明确诊断的作用。 MRI检查胎盘植入推荐在孕24~30周左右进行,胎盘植入的常见影像学改变包括以下几种:子宫与胎盘交界面肌层 变薄或T2低信号带中断、胎盘内混杂信号或T2暗带、胎盘内出血、子宫膨出、胎盘膨出、胎盘收缩、子宫颈长度缩短 等。各植入征象的诊断效能有待进一步研究。胎盘血供紊乱在植入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对胎盘植入深度、植入面 积及不典型部位(非剖宫产瘢痕部位)植入的诊断是研究的难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9.
吴小洁 《江西医药》2010,45(10):1029-1030
目的评估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产后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10年6月我院住院的46例经临床、手术或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患者,进行前瞻性跟踪及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46例胎盘植入患者中,有8例漏诊,超声诊断正确率82%。在超声做出了正确判断的38例胎盘植入患者中,有25例患者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靠下段,其中22例有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史,有19例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另13例患者胎盘附着于子宫其它部位,其中12例曾行人流术。结论本组胎盘植入患者中,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组织处发生最多,而有人流史的胎盘植入患者中一般子宫体部多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产后诊断胎盘植入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确诊为胎盘植入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41例胎盘植入产前超声诊断5例(12.2%),产后超声诊断32例(78.0%).产前诊断声像特征以胎盘增厚、胎盘内漩涡形成、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肌壁层次消失和中断为主;产后诊断声像特征以宫腔内高回声或混合性回团块、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下子宫肌层不完整和变薄为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植入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40例子宫瘢痕合并前置胎盘的患者,产前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跟踪随访,探查孕妇胎盘、子宫、膀胱超声图像特征,判断有无胎盘植入,金标准为分娩时手术和病理结果。结果 40例入选产妇中,经手术和病理结果确诊有前置胎盘并植入7例,胎盘植入发生率为17.5%(7/40),彩色多普勒诊断瘢痕子宫患者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敏感性为85.7%(6/7),特异性为97.0%(32/33),假阳性率为3.0%,假阴性率为14.3%。结论 运用超声诊断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临床特异性与灵敏度较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胎盘植入是一种少见的产科并发症,指胎盘绒毛因子宫蜕膜发育不良、胎盘附着部位异常等原因植入子宫肌层.  相似文献   

13.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因子宫蜕膜发育不良、胎盘附着部位异常等原因而植入子宫肌层,甚至达浆膜层。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刮宫率的增加,胎盘植入发生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以往需急症切除子宫以保全孕妇的生命,但对患者身心健康及内分泌系统都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近5年笔者对胎盘植入的16例患者行介入治疗并中药灌肠,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2010年3年收治的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27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胎盘植入27例,保守治疗成功20例,子宫切除7例,新生儿重度贫血1例,死亡2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可发生严重的产时大出血,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产前诊断率并对临床处置非常有价值。产时有效控制出血是治疗的关键,子宫去留应根据胎盘植入面积、出血多少、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5.
刘玲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188-189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在胎盘植入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8例胎盘植入患者,行经皮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术,灌注甲氨蝶呤,而后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明胶海绵条栓塞。术后严密观察出血、β-HCG下降情况、胎盘组织排出情况。结果 8例病例于术后出血量均减少并保留子宫成功,于术后5~37d排出胎盘。结论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胎盘植入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能有效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产后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23例孕妇超声图像特点。总结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时产前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2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妇产前胎盘3D-PDU声图均显示为胎盘后方血管增多、扭曲,血流丰富,杂乱无章。结论 3D-PDU在评估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中,可显示孕妇子宫下段胎盘周围血管情况,有利于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7.
胎盘植入是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或子宫蜕膜缺乏等因素导致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胎盘植入是临床少见的妊娠并发症,穿透性胎盘植入则更为罕见,若处理不当,常常危及产妇的生命。本文就近6年我科收治的3例穿透性胎盘的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1病例资料例1,患者41岁。以停经4 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胎盘植入患者,总结其MRI表现特征.结果 胎盘T2WI及DWI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子宫肌壁T2WI及DWI呈略低信号,T1WI呈低信号,6例表现胎盘稍向外突,子宫肌轻微变薄或不规则破坏;4例表现为高信号胎盘组织不同程度侵入低信号子宫肌壁;1例为高信号胎盘组织突破低信号子宫壁,与膀胱壁分界不清.结论 MRI对胎盘植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并发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并发前置胎盘患者39例,并随机抽取了同期住院的非瘢痕子宫的前置胎盘患者作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瘢痕子宫组在胎盘植入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增高.结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前置胎盘患者胎盘植入发生率高,术中出血量大,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止血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胎盘植入是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是产时一种严重并发症。一般可将其分为3种:①粘连性胎盘即愈着性胎盘,指胎盘绒毛直接附着于子宫肌层,中间无蜕膜组织将其分离;②植入性胎盘,指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不能自行剥离,一旦行人工剥离会损伤肌层;③穿透性胎盘,指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并穿透子宫肌壁直达浆膜,可导致子宫破裂的发生。又有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胎盘植入之分。植入性胎盘无论妊娠或产时均不易确诊,一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