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最近,有关陕生收受药品回扣是否构成受贿罪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去年12月26日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六)草案》中,将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扩大到了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化的工作人员。这意味着今后如果医生收取回扣数额较大,有可能涉嫌商业贿赂罪而受到刑事处罚。究竟怎样看待《刑法修正案(六)草案》?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草案》的出台和首次审议,关于医生开方拿回扣可以入罪的呼声日益高涨,但仔细研读刑法及草案,这种观点很值得探究。医生拿回扣将构成犯罪的法律是根据草案对刑法第163条的修改。草案对刑法第163条修改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  相似文献   

3.
日前提请最高立法机关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六)草案,将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意味着发生在医疗机构的药品、器械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如收取药品回扣、赞助费、新药推荐费等,数额较大的,也将以商业贿赂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草案将刑法第163条修改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  相似文献   

4.
《中国卫生产业》2006,(6):52-52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日前,《刑法修正案(六)草案》公布了新修改的第163条内容。在这一修改的法条中,扩大了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而医药界这个频频曝出商业赡赂丑闻的行业更被列入惩治之列。在刑罚重典的制约下,在打击商业贿赂的重拳出击下,会不会是一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重新演绎?  相似文献   

5.
标版新闻     
《中国卫生产业》2006,(8):13-14
商业贿赂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6月29日下午完成各项议程后在人民大会堂闭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六),将刑法第163条修改为:公司、企业或者其它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此法将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它单位的工作人员,这意味着发生在医疗机构的药品、器械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将以商业贿赂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医生是否具备受贿罪的主体资格?如果说,此前在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对这一问题还存在争议的话,那么随着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六)》,将1997年《刑法》中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修改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后,这一争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上都已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7.
接受企业赞助参加学术活动是否属于商业贿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治理问题是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重点.然而直到今天.医药购销领域的很多问题还没有明确界定.医生参与企业赞助的学术教育活动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企业赞助医生参加学术教育活动的性质分析来探讨这一行为是否属于商业贿赂及如何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8.
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涉嫌受贿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08年11月20日公布实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意见》对医生、教师的影响,这从报道名称《国家明确医生教师吃回扣以受贿罪论处》就可见一斑。《意见》到底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刑法》第336条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自1997年我国新《刑法》增设非法行医罪这一罪名之后,对打击非法行医、维护正常的医疗管理秩序和保障就医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何准确认定非法行医罪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却存在着分歧,其中对非法行医罪犯罪主体的认定同样出现了许多认识分歧。只有准确界定包括犯罪主体在内的非法行医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才能打击各类非法行医行为。在此,笔者就非法行医罪的犯罪主体作一浅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惩治非法行医行为,1997年修订的刑法增设了非法行医罪.即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但新《刑法》实施以后,在非法行医罪的主体认定方面,学术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存有争议.影响非法行医案件的定性处理,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据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是否应将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定为犯罪,各方争论激烈。为慎重起见,全国人大常委会25日进行第二次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六)草案,对原草案中有关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属犯罪行为的规定,没有作出修改,以待进一步研究论证。2005年12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六)草案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导致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后果,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门认为,…  相似文献   

12.
一、一般情况 天津市共有企业卫生机构约2880个,其中职工医院50所,病床7500张,卫生技术人员约2.38万人。覆盖了石油、冶金、交通、化工、机械、轻工、建筑、机关、学校等各个行业、部门。 本次共搜集论文2471篇,来源于天津市卫生保健协会1989-1998年学术年会。文章的作者有97.37%是企业医生,2.63%是企业外的医护人员,论文内容直接与企业职工健康状况有关的占  相似文献   

13.
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一个必备条件。自然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基本条件。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特殊主体除具备自然人犯罪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外 ,另应具备刑法分则有明文规定的特殊条件。因此依刑法第 335条的规定 ,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医务人员。但目前司法实践中对本罪犯罪主体的认定存在争议 ,即医务人员是指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还是指医疗机构中所有的工作人员 ,这对于区别本罪与其它犯罪有着重要意义。一、我国医务人员的概念及分类医疗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特殊种类工作。为保障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卫生产业》2006,(6):37-40
美国司法部2005年5月20日提供的一份对DPC公司的处罚报告,引发了国内几乎所有大医院检验科室主管医生的惊恐,更激起了国内无数专家学者对于我国商业投资环境、商业潜规则等问题的大讨论;同时也令海关、税务、审计、工商等有关执法部门倍感惊讶。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份报告——  相似文献   

15.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在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依照法律、法规或者组织章程等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或者滥用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职责要求的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在当前治理医药领域商业贿赂专项行动中,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广大群众身体健康,预防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宁夏回族自治区按 2 0 0 1年统计 ,全区总人口 5 6 0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占 71.4 3%。全区各级各类卫生机构 4 87个 ,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 96个、乡镇卫生院2 87个 ,医院床位 144 34张 ,平均每千人拥有 2 .4 3张。全区有专业卫生人员 2 794 2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 2 36 9人 ,平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3.97人 ,平均每千人口医生数 1.87人。全区乡村医生 4 146个、卫生员 15 99个、接生员 4 0 18个 ,每个行政村平均有1.5 7个乡村医生。近年来 ,自治区卫生厅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到农村 ,总体思路是 :以《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  相似文献   

17.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针对当前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法律适用依据。那么,在国外医生吃回扣吗?吃了回扣又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口腔专业人员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王亚东,汤坤,罗要武1资料的来源与方法见《主体报告》。2结果附表各级口腔医生的基本情况2.1数量在本次调查中的各类卫生机构中,口腔医生占整个医生的比例为3.7%,其中省、地、县、乡分别为4.5%、4.0%、3.7%...  相似文献   

19.
有甲状腺结节,买不了商业医疗险?小玲今年25岁,是一名“996”上班族。怕自己哪天身体扛不住得大病,她琢磨着买个保险以防万一。然而,当她向某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咨询时,对方却告诉她,买不了该公司的商业医疗险。因为,她在之前的体检中,查出有甲状腺结节。小玲很无奈。医生都说自己的甲状腺结节不用管,定期复查就好。怎么就不能买保险了?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曾有一位外科住院病人的伤口尽管采取多种治疗措施仍不断地流出一些脓性分泌物,不能痊愈。医生们对这些分泌物多次进行化验,发现其中除了含有细菌外,还有一些“植物纤维样物质”存在。医生们百思不得其解,一位医生甚至着手写一篇“人体伤口植物纤维形成”的病例报告,这可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绝无仅有的。然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