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对中药房药品调剂准确率、调换率的影响评价。方法:选择从2017年已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中药治疗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实施后),另选取从2016年未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中药治疗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实施前);比较分析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的中药房药品调剂准确率、中药房药品调剂调换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实施后的中药房药品调剂准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实施后的中药房药品调剂调换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中药房药品调剂应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中药房药品调剂调换率,明显提升中药房药品调剂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清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药房中药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调剂合格率、发放准确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中药质量管理措施后,中药房的调剂合格率为99.6%,发放准确率为99.9%,患者满意度为98.8%,与实施管理措施之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质量管理措施的实施,对中药房调剂合格率及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医院中药房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中药房管理中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效果。医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将实施前(2015年未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药品管理、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药品调剂准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药物退换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应用于医院中药房管理中可提高药品调剂准确率,降低退换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对药品管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永康市中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实施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前接受中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实施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后接受中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中药房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中药房管理,观察两组的药品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药品调剂时间、复核出错率、药品退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调配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药品调配的效率和准确率,减少药品复核出错率、药品退换率和药品调剂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对药房药品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杨雪君 《新中医》2019,51(4):4-6
目的:探析医院中药房开展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7年度医院中药房质量管理工作,2016年度实施中药质量常规管理,2017年度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对比分析两年度的复核前中药调剂准确率,应用自制问卷评测中药房管理质量和患者对中药房服务的满意度。结果:2016年度复核前中药调剂准确率为97.00%,低于2017年度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017年度的中药妥善存储、中药放置规范、中药过期处理、发药及时准确评分均高于2016年度(P 0.05,P 0.01)。2017年度患者对中药房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8.67%,高于2016年度的96.00%(P 0.01)。结论:在医院中药房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改进和提升中药房管理质量,保障中药应用的准确性,且可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值得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规范化管理对中药房药品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医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实施前收治的10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作为对照。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实施后收治的10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0名中药房工作人员参与,观察实施前后药品调剂时间、调配正确率、复核出错率、药品退换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药品调剂时间、调配正确率、复核出错率、药品退换率与实施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施后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应用于中药房管理可提高中药调配正确率,降低药品调剂时间、复核出错率、药品退换率,且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提高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质量管理水平中的作用。方法:医院中药房自2022年起开始应用PDCA循环模式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质量管理工作中。从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含中药配方颗粒处方中选取120份,作为实施前研究对象。从2022年5月—2023年3月期间中药房录入含中药配方颗粒的处方中选取120份,作为实施后研究对象。分别在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后,评估医院中药房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质量管理水平和药学服务质量,统计实施前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管理差错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调查临床患者对中药房管理及调剂用药服务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情况,分析新管理模式在中药房调剂管理工作中的开展价值。结果:实施后中药房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质量管理和药学服务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药房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管理差错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药房管理和调剂用药相关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的实施开展,能明显提升中药房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质量管理水平,减少中药配方颗粒调剂差错和不良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中药房满意度的影响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中药房实践积累经验,并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找出药房调剂过程中及日常管理中影响到各环节质量所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全程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分别比较管理前、管理1个月和管理3个月后的中药药品调剂情况和患者对管理后的满意度。结果:管理1个月后和3个月后发生"药名错、剂量错、漏药品、规格错、错发人"等中药药品调剂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管理前(P0.05);此外,经比较,管理前和1个月后和3个月后的取药流程、等候时间、用药指导、服务态度及总体情况等患者对中药房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医院中药房调剂质量,且促进了医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降低中药房调剂差错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和平县人民医院中药房取药的48例患者,按照取药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取药期间本院中药房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取药期间本院中药房进行精细化管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处方调剂准确率与调剂单次处方时间,比较组间患者对调剂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调剂处方准确率100.00 % 高于对照组83.33 %,且观察组单次调剂处方时间(5.42±2.69)min短于对照组的(9.54±4.21)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调剂满意度为95.9 %高于对照组的75.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中药房运用期间有效降低中药房调剂差错率,提升调剂时间,提高患者调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房管理中应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效果与价值。方法:100例本院收治的中医治疗患者,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前(2015年3月~2016年3月)与实施后(2016年3月~2017年3月)的中药房管理满意度与中药房管理质量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管理价值与效果。结果:实施后退换药品率较实施前低,药品配发准确率较实施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中药房管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不惟可降低中医治疗患者的退换药品率,也可提高其中药房管理满意度与药品配发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中药房收治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诊疗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中药房收治的采用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诊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对比2组中药调剂效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取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调剂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可有效提高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提高中药房工作水平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中药房发放药品321267件(32126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药管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中药房发放药品327986件(327986例)设为实验组,采用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复核查出差错率、退药率、患者满意度及调剂时间.结果 实验组审核正确率和调配正确率较对照组高,复核查出差错率及退药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VS95%,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调剂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细节管理可进一步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避免出现药事纠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视觉标识管理对医院中药房药品管理质量及药品应用差错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使用常规中药饮片分类法管理本院中药房药物做为对照组。将2018年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视觉标识管理法管理本院中药房药物做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模式下药品应用差错率、药物不良反应率、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药品应用差错率、药物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使用视觉标识管理对医院中药房药品管理,能够显著降低药品应用差错率、药物不良反应率,促进中药调剂师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改善,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光明中医》2021,36(4)
目的观察质量规划管理模式在中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对患者进行服务,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药品配发准确率、药品调换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发准确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药品调换率5.00%低于对照组19.00%,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9.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中药房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药品调配准确率,减少药品调换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10月浙江省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房的3667份处方,调查分析中药调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管理对策实施前后调剂差错的发生情况和投诉情况。结果:管理政策实施后调剂差错的发生率和投诉率较管理前明显降低(P〈0.05);经调查中药房调剂的差错从高到低依次为处方书写不规范、调剂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调剂人员的专业知识薄弱、中药质量不过关、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其他原因等。结论:针对医院中药房调剂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调剂差错的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应重视中药调剂工作,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化中药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比较浙江省宁海县中医医院中药房实施强化调剂质量监督管理方案前后的各120例处方,将实施前的设为对照组,实施后的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药房常规调剂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中药分类和质量管理,及中药调剂人员素质的培训,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医师处方及中药的核对工作。以两组中药调剂对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中药调剂疗效的满意度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中药调剂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不同调剂质量监督管理,观察组处方对患者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处方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调查患者对调剂人员服务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强化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应用到药房药品管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了医师处方与药物不匹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很大程度提高了医师处方药剂对患者的救治质量,而且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了保障,提高了患者对医师处方治疗及药师人员服务的满意度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陈静 《亚太传统医药》2014,(13):131-132
随着现代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中药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中药房是患者的取药终端,处方调剂与加工对患者疗效有着极大影响。因此,为保证中药的质量和处方的疗效,应用现代化技术对中药房实行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对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中药房综合管理能力有重要意义,同时方便管理人员对于中药房库存的管理和调控,降低差错的发生率。在参考各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毒副作用、药品价格、市场货源等因素后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综合处理,制定最优供应方案和管理方案,让中药的供应与管理有序进行,摆脱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中药房管理的信息化对现代医院药房管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中药房实行标准化质量管理模式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18年6月实行标准化质量管理,分析中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对应解决措施,抽选管理前3个月内于医院接受药物治疗患者200例为对照组,抽选200例管理后3个月内药物治疗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药品质量,并比较患者用药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药品配制准确率、药品与处方相符率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药品质量更高,且观察组患者用药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通过优化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模式,加强标准化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中药品质量,提升患者用药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医院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中药房领取中药的408例患者、调剂与发放的597 529件药品作为疗效分析资料,将408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4例。结果:实验组患者领药时间为(12.8±3.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4.9)min,实验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为93.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房调剂质量会影响药物药效的发挥,通过提升调剂质量可改善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中药房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接收200例中医治疗患者研究,均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常规管理),试验组(100例,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比取药时间、中药调剂准确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管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取药时间(6.31±1.21) min较对照组(11.36±2.34) min低,P0.05。试验组中药调剂准确率(97.00%)较对照组(83.00%)高,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00%)较对照组(16.00%)低,P0.05。试验组管理效果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药房管理中应用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对缩短取药时间,提高中药调剂准确率及管理效果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