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咳嗽发病因素构成及其相关护理.方法 选取慢性咳嗽患儿182例(研究组).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共同新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诊治.同时,选取同期非慢性咳嗽有咳嗽症状的患儿112例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病因素的差异;同时,分析研究组患儿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过敏史、既往呼吸道疾病住院史、烟草暴露因素、空气污染因素、房屋异味因素、接触动物皮毛因素和冬春季发病率显著增加(P<0.05).儿童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为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和食管反流性咳嗽.结论 过敏史、既往呼吸道疾病住院史和生活环境因素可能为儿童慢性咳嗽发生的高危因素,护理患儿时应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本地区近3年来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鹤壁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264例,按年龄段分为婴儿亚组(1岁)38例、幼儿亚组(1~岁)52例、学龄前亚组(3~岁)98例、学龄亚组(6岁)76例;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为对照组。设计调查问卷获取两组患儿的过敏史、家族史、既往呼吸道疾病史、被动吸烟史、日常居住环境等相关信息。结果慢性咳嗽患儿主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占全部病因的81.82%;不同年龄段儿童病因分布存在差异,婴幼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主要为感染后咳嗽,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病因主要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咳嗽患儿中特应性体质、被动吸烟、室内花草/宠物、室内装修过度、粉尘/化工材料接触史、呼吸道疾病史、家庭过敏史/哮喘史的比例57.58%、45.45%、43.94%、38.64%、19.70%、26.52%、31.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33%、23.33%、18.33%、20.00%、8.33%,6.67%、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道疾病史、家庭过敏史/哮喘史、室内花草/宠物是引发儿童慢性咳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和影响因素具有独特性,应针对本地区特点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不同年龄段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364例为研究组,有咳嗽症状但非慢性咳嗽的患儿224例为对照组,调查分析两组患儿过敏史、烟草暴露、房屋异味等慢性咳嗽的可能影响因素。将慢性咳嗽患儿分为婴儿组(1岁)36例,幼儿组(≥1~3岁)124例,学龄前组(≥3~6岁)116例,学龄组(≥6岁)88例,分析各年龄段的病因构成和感染病原学特征。结果 研究组患儿过敏史、烟草暴露、房屋异味、空气污染、接触动物皮毛、呼吸道疾病住院史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慢性咳嗽患儿的病因构成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慢性咳嗽患儿病原菌均以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但不同年龄段慢性咳嗽患儿感染病原菌构成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细菌感染率明显下降。不同年龄段慢性咳嗽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明显增加。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2例,初诊确诊40例,诊断性治疗确诊42例,随访发现:痊愈56例、有效20例、无效6例。呼吸道感染及感染后咳嗽106例,初诊确诊64例,诊断性治疗确诊42例,随访发现:痊愈84例、有效14例、无效8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72例,初诊确诊38例,诊断性治疗确诊34例,随访发现:痊愈52例、有效16例、无效4例。结论 过敏史、烟草暴露、房屋异味、空气污染、接触动物皮毛、呼吸道疾病住院史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不同年龄段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以及细菌、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间有明显差异,应给予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6,(8):1675-1677
目的分析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7月300例慢性咳嗽患儿作为干预组,并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分析各年龄段患儿的发病病因。按照干预组患儿的年龄分为4组,A组为≤1岁患儿(40例),B组为2~3岁患儿(65例),C组为4~6岁患儿(131例),D组为7~14岁患儿(64例)。将同期的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患儿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儿病因中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呼吸道综合征(UACS)和感染后咳嗽(PIC)所占比例较多,心因性咳嗽(PC)和多发性抽动(TS)少见。A组和B组患儿以PIC为主要病因,C组患儿以CVA为主要病因,D组患儿以UACS为主要病因。干预组与对照组患儿家族过敏史、个人药物过敏史、特异性体质、哮喘、环境烟草暴露、既往呼吸道疾病及房屋花草/异味/宠物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环境烟草暴露、既往呼吸道疾病和家族过敏史是患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南海区不同年龄的慢性咳嗽患儿病因不同,主要病因为CVA、UACS和PIC。在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中应特别注意环境烟草暴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豫北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及症状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本院儿科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慢性咳嗽患儿516例。遵循《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2008版)》对病因做出初步诊断并按时随访最终确诊。根据患儿年龄段分为幼儿组(3岁)118例,学龄前组(3~6岁)246例,学龄组(6岁)152例。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情况及不同病因对应的症状分布特征。结果慢性咳嗽病因分布前4位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14例(41.47%)、呼吸道感染继发咳嗽156例(30.23%)、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70例(13.56%)、UACS 62例(12.02%)。幼儿组和学龄前组患儿病因均以CVA为主,其次为呼吸道感染继发咳嗽;学龄组患儿病因以呼吸道感染继发咳嗽为主,其次为UACS、CVA;不同年龄组患儿CVA、呼吸道感染继发咳嗽、UACS、CVA+UACS构成比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病因患儿各症状分布情况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80.37%的CVA患儿出现夜间咳嗽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出现该症状比例;90.38%的呼吸道感染继发咳嗽患儿可检测出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感染,明显高于其他病因;50.00%的UACS患儿鼻窦异常改变,明显高于其他病因;CVA+UACS患儿湿痰咳嗽和晨起咳嗽比例分别为81.43%、74.29%,明显高于其他病因。结论豫北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以CVA、呼吸道感染继发咳嗽为主,不同年龄段儿童病因构成存在差异;各病因均存在对应的主要症状特征,可为早期诊断患儿病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年龄慢性咳嗽患儿的发病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慢性咳嗽患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或病房住院的慢性咳嗽患儿180例,应用慢性咳嗽患儿调查表对患儿进行调查,并进行逐步观察、评估和随访,明确慢性咳嗽病因,并分析不同年龄患儿慢性咳嗽病因。结果 180例慢性咳嗽患儿中明确诊断者170例(94.5%),其中单一病因者113例,2种病因者55例,3种病因者2例;疑似诊断者6例(3.3%),病因未明者4例(2.2%)。病因以咳嗽变异性哮喘、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和迁延性支气管炎居前4位,构成比分别为30.0%、27.2%、17.2%和14.4%;2个月~1岁患儿及1~3岁患儿以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咳嗽为主要病因,分别占47%和31.0%;3~6岁患儿及6~14岁患儿以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主要病因,分别占40.8%和32.1%。结论不同年龄段慢性咳嗽患儿的病因构成比各不相同,可为快速诊断病因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珠海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提供的原则和思路,对15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因特点。结果 15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52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50例,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PIC)29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3例,气道异物或畸形2例,非哮喘性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1例,CVA+UACS 11例,PIC+UACS 2例。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较为复杂,珠海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前3位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不同年龄组患儿病因有所不同;结合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咳嗽持续长于4周称为慢性咳嗽。临床上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复杂,循证医学的证据提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与成人不尽相同,不同年龄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也有差别,故诊断慢性咳嗽时应充分考虑年龄因素。特异性咳嗽是指咳嗽伴有能够提示特异性病因的其它症状或体征;非特异性咳嗽指咳嗽为重要或唯一表现,胸部X线未见异常的慢性咳嗽。本文笔者分析了自2004年以来,以咳嗽为主诉到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的基本疾病构成,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35例,且均有基础疾病,包括佝偻病、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骨骼发育异常、脑瘫、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针对此类患儿,应采用抗感染及综合治疗。而对于非特异性咳嗽,更应注重查找病因而不能盲目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粤北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及特点。方法对粤北地区各医院收治的慢性咳嗽儿童260例的病情、病因以及特点等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是诱发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所占比例为31.92%,其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分别为26.15%、22.69%和13.46%。由单一病因引起患儿所占比例最高为76.69%,其次为双重病因,所占比例为14.62%。结论诱发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多种多样,以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主。不同病因引起的儿童慢性咳嗽所表现出的症状存在差异。临床应针对加重儿童慢性咳嗽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致病因素并探讨相关的治疗方案。方法 110例慢性咳嗽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因分类,并据此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27.2%)、上气道咳嗽综合症(25.5%)、咳嗽变异性哮喘(23.6%)为小儿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先天性呼吸道疾病、气道异物、心因性咳嗽及胃食管反流等病变比例相对较少。结论对小儿慢性咳嗽应明确病因,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方能取得预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卢玉容  蔡强  蔡苗  陈华刚 《现代保健》2014,(23):119-120
目的:了解引起宜宾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分析病因特点,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标准,设计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调查表,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本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共166例慢性咳嗽儿童进行诊治,并完成3个月随访,进而统计病因构成比。结果:病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76例(45.8%),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CVA40例(24.1%),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PIC)23例(13.9%),UACS 19例(11.4%),心因性咳嗽3例(1.8%),原因不明者5例(3.0%),不同病因在不同年龄间的分布是有显著差异的(P〈0.05)。结论:引起宜宾地区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前4位病因依次为CVA、CVA+UACS、PIC、UACS,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与分析慢性咳嗽患者流行病学及病因特征。方法 以2019年全年在郑州市某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为病例组,按1∶1比例同时在同医院体检中心选取与病例性别一致、年龄±0.5岁的无咳嗽症状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慢性咳嗽病例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对慢性咳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对照组各纳入583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男性均为322人,女性均为261人,分别占55.2%、44.8%。病例年龄3~79岁,以3~13岁和60~79岁人群为主,分别占26.4%、32.8%。病因主要为咳嗽变性哮喘(206例,35.3%)和鼻后滴漏综合征(171例,2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烟草暴露(OR=2.375)、粉尘及有害气体接触史(OR=1.933)、家族呼吸道疾病史(OR=2.228)、接触动物皮毛(OR=1.809)、房屋异味(OR=2.547)、呼吸道疾病住院史(OR=2.214)、过敏史(OR=2.787)者发生慢性咳嗽风险较高。结论 慢性咳嗽患者以儿童和老年人群为主,且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涉及面较广,咳嗽变异性哮喘及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其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3.
刘玉华 《现代养生》2014,(2):106-106
目的:对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促进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方法:以50例该病儿童为研究对象,借助病史采集、治疗史分析、试验室检查等手段确定病因,并予以统计。结果:病因分布:1)呼吸道感染咳嗽24例,占比48%;2)鼻后滴漏综合征14例,占比28%;3)咳嗽变异性哮喘10例,占比20%;4)异物吸入2例,占比4%。结论:呼吸道感染咳嗽和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两大主要病因;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多样,但经过相应诊断,绝大部分能够得到明确诊断,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儿童慢性咳嗽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9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90例儿童慢性咳嗽中肺炎支原体感染36例(40.00%),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35.56%),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1例(23.3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9例(10.00%),结核感染6例(6.67%),气道异物5例(5.56%),气管、支气管软化3例(3.33%);其中单一病因致咳嗽者67例(74.44%),双重病因致咳嗽者23例(25.56%).结论 儿童慢性咳嗽以肺炎支原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为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41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病因分析,并测定肺炎支原体lgM抗体(MP-IgM)水平.结果 141例慢性咳嗽患儿确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67例(47.5%),咳嗽变异性哮喘51例(36.2%),慢性鼻窦炎20例(14.2%),其它3例(2.1%).全部病例MP-IgM阳性82例,占58.2%.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慢性鼻窦炎是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及症状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宜春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就诊的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患儿170例,按《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2013版)》中的诊断和鉴别流程对患儿进行病因初步诊断,随访15、30、90 d最终确诊,分析病因构成情况和症状分布特征。结果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患儿病因明确诊断率为94.1%,病因不明率为5.9%。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是学龄前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上述3种病因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反流性咳嗽和过敏性咳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个月~3岁婴幼儿期原因不明的比例明显高于3~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3岁婴幼儿期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6岁儿童中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率明显高于感染后咳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后加剧、湿性咳嗽、干咳在各病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活动后加剧、干咳为主,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以湿性咳嗽为主,感染后咳嗽各症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病因以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为主,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性咳嗽;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均存在对应的主要症状特征,可为早期病因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咳嗽是小儿内科就诊患儿最常见的主诉症状之一,急性咳嗽多由呼吸道感染引起,而慢性咳嗽的病因则复杂多样,可由单个病因引起,也可由多个病因所致,还可能是一些严重基础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1]。由于缺乏特异性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常不能及时确诊和治疗。笔者回顾性分析温岭市妇幼保健院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因构成。  相似文献   

18.
段梅英 《中国保健》2008,16(10):302-302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56例患儿.结果:56例中明确诊断45例,确诊率80.4%,咳嗽疾病中,咳嗽变异型哮喘12例,鼻后滴流综合征11例,感染后咳嗽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6例,肺结核2例,支气管异物1例,支气管扩张1例.确诊者单一病因43例,二重病因2例.二重病因分别是咳嗽变异型哮喘合并鼻后滴流综合征,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咳嗽变异型哮喘.有明确诊断线索者36例,诊断性治疗4例.结论: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病症,病因复杂,难以确诊,在基层医院尤其困难.为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和诊断方法,现将我科近3年诊治的慢性咳嗽的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探讨,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儿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24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40例患儿中反复呼吸道感染99例(占41.25%),肺炎支原体感染53例(占22.08%),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占25.8%),气道咳嗽综合征16例(占6.7%),支气管异物5例(占2.1%),肺结核5例(占2.1%)。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小儿慢性咳嗽最为主要的原因,其发生比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多种,但呼吸道感染是最为主要的原因,临床应详细检查,找出并针对这些病因进行治疗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可能影响儿童慢性咳嗽的环境因素,特别是生活环境进行分析,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学研究和干预提供线索。 【方法】 对2006年10月-2011年4月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3~14岁的儿童,观察组102例,对照组143例的基础资料包括呼吸道感染,家庭烟草暴露,过敏史,人均居住面积,室内装潢及室内养宠物、养植花草等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采取干预措施后,两组儿童咳嗽的频率都发生了变化,观察组明显下降,两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χ2=13.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烟草暴露,呼吸道感染,居室装潢过度,室内养宠物为影响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因素。 【结论】 对慢性咳嗽的儿童,应加大呼吸道感染的预防,避免室内烟草暴露,控制居室装潢过度,室内尽量少养宠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