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枸杞,又称"苟起子"、"甜菜子"、"枸杞果"、"枸杞豆"等,异名甚多,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色红、粒大、肉厚、味甜,质柔软者为佳,主要产于宁夏、甘肃等地。枸杞,性味:甘、平、微寒、无毒。入肝、肾经。具有滋肾  相似文献   

2.
张克良 《养生月刊》2006,27(9):790-791
枸杞是一种补益中药,为小灌木,生长于山野阳坡。药用其成熟干燥果实,外形呈纺锤形,鲜红或暗红色,长约2厘米,中间粗处直径约5毫米,肉质柔润,内有数目不等的小种子。以粒大、色红、肉质厚者为佳,《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枸杞根皮名地骨皮也是较常用之药。本品以宁夏产最为著名,为营养配餐之佳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枸杞子味甘气平。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久服能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寒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气,补精气诸不足,明目安神令人长寿。”许多补益肝肾及治眼病的中成药及方剂中均配用枸杞。如脾肾两助丸、左归丸…  相似文献   

3.
前人曾把野生枸杞(Lycium chinense)茎叶的营养成分误认为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干果的营养成分。本文报道银川市郊区生产的宁夏枸杞鲜果、冻干枸杞子、枸杞子、风干枸杞叶和枸杞果柄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和测定结果,订正了上述误解。  相似文献   

4.
枸杞是常用的著名中药,也是药膳的主要饵料之一,以宁夏主产,子大色红味甜者最佳。据传枸杞的得名来自道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道书言千载拘杞,其形似犬(狗),故得枸名。”由于枸杞的特殊药理作用,道家将其视为仙药,叫作“仙人杖”、“仙王母杖”,并有狗入土而化作枸杞的传说。  相似文献   

5.
枸杞为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用植物,入药主要有枸杞Lycium chinese Miil.和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二种,其根、茎、叶、子、苗均可入药,而尤以枸杞子和根(即地骨皮)为临床最常用。枸杞作为药用品种有悠久的历史,从我国最早韵医书《五十二病方》就有了枸杞根入药的记载算起,至少有2千多年的历史。关于“枸杞”一词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云:“枸、杞两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李氏不仅详细描述了枸杞的植物形态,而且说明了枸杞之名是因形而来,其形态之描述与今用之枸杞品种基本一致。由于枸杞“茎如杞之条”,故枸杞最早是以“杞”的名称出现的,如《五十二  相似文献   

6.
应用除草布防治枸杞红瘿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除草布对枸杞红瘿蚊的防控效果以及对宁夏枸杞花蕾萌发量和枸杞子产量的影响。方法:除草布处理区在宁夏枸杞园地表覆盖除草布,对照处理区地面裸露,人工除草,两处理区其他处理保持一致。每7~10 d调查统计一次枸杞红瘿蚊虫瘿数量,并在宁夏枸杞采收前期统计不同处理区宁夏枸杞花蕾总数量以及未受害花蕾数量,同时在采收期统计不同处理的宁夏枸杞鲜果百粒质量及大小。结果:除草布处理区枸杞红瘿蚊发生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日均虫瘿密度为对照处理的8.82%。处理区花蕾总数量、果实百粒质量及大小与对照处理区差异不显著,但健康花蕾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区,为对照处理区的1.3倍。结论:除草布通过阻止红瘿蚊入土,可有效降低枸杞红瘿蚊的危害,提高宁夏枸杞子产量,同时对宁夏枸杞花蕾的萌发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枸杞的化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蔚 《中药材》1996,19(5):260-262
枸杞是我国的一种名贵药材和中药滋补剂,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功能。其原植物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枸杞的各部分均可入药,临床上应用有枸杞子、天精草、地骨皮,此三者分别来源于枸杞的果实、叶和根皮。现代医学证明,枸杞子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活性和降血糖及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及抗衰老活性,对慢性肝炎、中心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有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2014,45(19):2769-2769
枸杞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 m,栽培时可达2 m。果实称枸杞子,嫩叶称枸杞头,常见种类为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枸杞全身是宝,《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子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长6~20 mm,直径3~10 mm。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凸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  相似文献   

9.
枸杞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功能。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蒌黄、目昏不明等,是一种珍贵药材。我们在检验工作中,发现一种伪品枸杞子,其形态颇似正品枸杞子,与正品枸杞子掺合在一起,很难辨认真伪。他们利用枸杞子鲜红色的特点,人为地将类似枸杞的一种植物果实用色素染成鲜红色,遮人眼目,坑害消费者。为了便于鉴别,我们将枸杞和染色的伪枸杞进行了药材性状和显微方面的比较。现报道如下。1药材性状枸杞呈类仿锤形,略扁,长6~21m…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药用枸杞的名称、品种、性味及功效等进行考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枸杞提供文献依据。方法:立足传统本草文献进行梳理和校对,并同《中国植物志》及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进行古今对照。结果:梳理清楚了枸杞的名称、品种、性味及功效。结论:枸杞产地经历了由河北、江苏逐渐向陕西、甘肃等地的变迁,最终形成了以宁夏为道地产区的稳定状态;古时药用枸杞的品种由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逐步变为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枸杞子同枸杞根(地骨皮)的功效自唐代开始就有区别,至《本草纲目》变得完全清晰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枸杞子功效中的"内热消渴"在传统本草文献中为地骨皮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正> 历代医家对道地药材都很重视,认为“凡诸本草、昆虫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临床使用、观察比较、以及现代实验证明道地药材的质量与非地产者的确不一样。如辽细辛既芳香又辛辣,而华细辛等就差之很远;宁夏枸杞肉厚、味甜、种子少,河北枸杞则肉薄、种子多,甜味也差,山东的金银花清香浓郁,令人闻之心舒气爽,而其  相似文献   

12.
枸杞子形状为纺锤形或者椭圆形,长约1~2cm、直径范围在3~8cm之间;其表面呈鲜红或者暗红色,粒大且肉厚,种子少,内为黄色种子,表面有皱纹,肉质柔润. 枸杞的果实当中含有丰富的天然胡萝卜素、维生素C、枸杞蛋白多糖、甜菜碱、亚油酸以及铁、磷、钙等营养成分,有补虚安神、明目祛风、滋肾润肺以及护肝抗肿瘤等作用.枸杞还适用于头晕眼花、腰酸脚疼以及肾亏者,并且对慢性肝炎、肺结核以及糖尿病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枸杞子经常与菊花、熟地黄与山药等同用,用于泡酒、泡茶、炖汤以及入药等,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与此同时,枸杞叶有滋补润肺、清热泻火功效;枸杞花与根均作为食材,有加快肝细胞的新生、提高白细胞的活性等作用.枸杞根皮呈苦味,为寒性药,有降血压、凉血、退虚热的功效,盗汗、肺热咳嗽以及口渴虚热者均适用.  相似文献   

13.
“玛瑙天然胭脂色,东来紫气益精光”,在中药中,有一种外形似小红枣、肉质柔软、内有黄色核、平扁似肾脏形、无臭、味甜的品种,这就是枸杞子。  相似文献   

14.
<正>"宁夏有五宝,红黄蓝白黑。红为枸杞子,黄为甘草药,蓝为贺兰石,白为滩羊皮,黑为太西煤。"——李东东《宁夏赋》宁夏五宝枸杞红宁夏有五宝,这儿专说宁夏五宝之首的红枸杞。它可是最常用的滋补中药之一。宁夏的中宁、中卫等地,是宁夏枸杞的主产区。1995年中宁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这枸杞之乡首先得益于独  相似文献   

15.
“玛瑙天然胭脂色,东来紫气益精光”。在中药中,有一种外形似小红枣、肉质柔软、内有黄色核、平扁似肾脏形、无臭、味甜的药物,这就是“枸杞子”。  相似文献   

16.
地骨皮、香加皮均为常用中药。地骨皮具有凉血退热、清肺止咳的作用。香加皮具有祛风湿、壮筋骨、强腰膝的作用。两者作用不同,而在性状上却极易混淆。现将地骨皮与香加皮的鉴别作一简单介绍。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主要产在河北省等地,宁夏枸杞主要产在宁夏、甘肃等地。 性状鉴别:呈筒状、槽状或是不规则片状。外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有交错的裂纹,栓皮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白色或灰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断面分为两层:外层棕黄色,内层类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用传统术语描述有“槽皮白里无香气”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及枸杞Lyciumchinense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平味甘,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为药疗及食补的常用品。在贮藏过程中,常出现走油及变色而影响药材质量,为药材保管的一个难点。为此,笔者通过存放观察,以探求贮藏中影响枸杞子药材质量的条件因素。1 观察的方法与结果1.1 药材选取新购进表面鲜红色、干燥的枸杞子。其个大呈纺锤形,经鉴定为宁夏枸杞。1.2 方法分称50g,装于透明塑料瓶中,编为1,2,3,4号。1号经密封存放于冰箱冷藏室,温度4~10℃;2号密封存放于室内,自然光,常温;3号不密封存…  相似文献   

18.
枸杞子系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是家喻户晓的常用“药食同源”中药。由于令人瞩目的保健作用和广泛的生物活性,对枸杞子的研究一直是药学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植物特征、传统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安全性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枸杞子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黄精炮制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精的炮制都用蒸法,需反复蒸至内外滋润黑色,以色黑,味甜者为佳。一般需蒸10hr以上才能符合要求。我们采用“润——蒸——焖”的办法炮制黄精,缩短了炮制时间,且制品内外均乌黑发亮,味甜纯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制定出“宁夏枸杞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需对控制影响宁夏枸杞质量的各种因子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从而规范各生产环节。本文以优化栽培技术和病虫无害化防治两个环节作为研究重点,使之达到“真实、有效、稳定、可控”,确保生产出质量稳定的枸杞子。方法:选用优良的种质资源宁夏枸杞种———宁杞1号品种,实施优化栽培技术,建立病虫害测报体系,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两头重,中间轻”的无害化防治原则。结论:真实有效地实施“良地-良种-良法”,规范生产出药食两用、安全、品质稳定的宁夏枸杞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