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脑型血吸虫病 (以下简称脑血 )是由血吸虫卵在颅内沉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所致 ,是血吸虫异位损伤的主要表现。本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 ,易误诊 ,现将我院 1 987-2 0 0 1年收治的脑血 39例作一浅析。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粪检血吸虫卵 ( )和或 IHA1∶ 1 0 ( ) ;CT或 MRI检查有颅内占位性病变 ;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吡喹酮 ( PQT)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1 .2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 2 7例 ,女 1 2例 ;1 5~ 30岁 2 5例 ,30~ 4 9岁 1 4例。39例中 35例住血吸虫病流行区 ,1 2例有明确的血吸虫病诊…  相似文献   

2.
1987年至1991年3月我科共收治血吸虫病患者78例,均是鄂州市内的工人,多数症状轻,体征不明显,曾在门诊被误诊为肠炎、贫血等病症,为了引起临床医生对城市人口感染血吸虫病的重视,现将临床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78例患者中男66例,女12例,年龄20~57岁,平均39.7岁。其中急性血吸虫病和血吸虫性肝硬化各1例,余为慢性早期血吸虫病。(二)诊断依据:有疫水接触史和临床表现,血吸虫免疫学试验阳性,部分病人直肠粘膜活检发现血吸虫近期卵或粪便检查孵化出毛蚴或找到虫卵。(三)  相似文献   

3.
运用 B超对 118例血吸虫病患者进行肝脾检查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8例患者中 ,男性 5 6例 ,女性 62例 ,年龄最大的 5 9岁 ,最小的 8岁 ,平均年龄 3 4岁。患者均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 ,因生产、生活用水、游泳等接触过疫水 ,免疫学检查 ,IHA+ + ;10 8人同时用 Kato-Katz法作病原学检查 ,18人在粪便中找到血吸虫卵。118例患者中 ,13例为首次感染者 ,发病前均有下水游泳史 ,其中 7例为 8-13岁儿童 ,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腹胀、面部及眼睑浮肿等 ,并在粪便中找到血吸虫虫卵 ,确诊为急性血吸虫病 (简称急血 )。其余…  相似文献   

4.
60例急性血吸虫病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 2月至 2 0 0 2年 3月 ,我院收治急性血吸虫病 (急血 ) 60例。由于误诊 ,入院前曾在当地基层医院及多家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 5 d至 3 0 d。现将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1 概况  60例中 ,男性 41例 ( 68.3 % ) ,女性 19例( 3 1.7% ) ;3 - 17岁 5 0例 ( 83 .4% ) ,18- 45岁 10例( 16.6% ) ;本地重疫区的患者 5 8例 ( 96.6% ) ,非疫区学生度假到重疫区感染发病 2例 ( 3 .4% )。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查EL ISA均呈阳性。粪便集卵镜检及孵化检查 :5 7例 ( 95 % )找到血吸虫卵或检出毛蚴 ,余 3例入院时多次检查 ,均未找到血吸虫…  相似文献   

5.
1998~ 2 0 0 0年 ,本站于夏秋季共收治 6例急性血吸虫病伴血管性水肿的病人 ,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整理如下。1 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6~ 2 9岁 ,平均 13.3岁。均居住血吸虫病重疫区 ,夏季在江边游泳反复多次接触疫水 ,因午后至午夜有不规则发热 3~ 4d而就诊。发热时体温 38.0~39.2℃。清晨至上午 11时精神皆好。血象 WBC在 (12 .6~2 .0 2 )× 10 9/ L之间 ,其中嗜酸性约为 0 .0 5~ 0 .0 9;环卵沉淀试验皆为阳性。环沉率为 8%~ 2 5 % ,粪检为血吸虫卵阳性。均有不同程度眼睑面颊或 (和 )口唇水肿 ,呈非凹陷性 ,局部绷紧不适…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南非德班某医院,对肝-肠曼氏血吸虫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了比较,肝血吸虫病(HS)为A组,肠血吸虫病(IS)为B组。A组37例均为症状不明显,因肝肿大经肝穿刺活检证实有典型的血吸虫肉芽肿及/或门脉纤维化伴色素沉着者,其中粪检16例有曼氏血吸虫卵,直肠活检阳性者35例。患儿的年龄4~12岁,17例有痢疾史。B组53例,年龄为7~14岁;粪检均查到曼氏血吸虫卵,  相似文献   

7.
晚期血吸虫病结肠增殖型是一种以血吸虫卵沉着结肠壁形成肉芽肿病变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类型 ,临床上很难与结肠肿瘤鉴别 ,现将 2例误诊为结肠癌的病例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例患者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4 9岁、58岁 ,农民 1例 ,职工 1例。均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 ,有血吸虫病治疗史。均有腹痛 ,腹泻、便秘交替 ,病程最长 3年 ,最短 1年 8个月。在外院就诊体查 :T:36.8℃~ 37.6℃ ,慢性病容 ,消瘦 ,心肺 ( -) ,腹平、软 ,腹壁静脉不曲张 ,肝肋下 ( -) ,剑下2 .5cm~ 3cm,质中 ,表面光滑 ,无压痛 ,脾肋下 2 cm~2 .5cm。两例均扪及左下腹部条状肿…  相似文献   

8.
本站收治以肾损害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血吸虫病2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患儿,男,14岁,颜面浮肿,尿少3d,第4天出现发热,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功能正常,HBsAg(-),WBC13.6×109/L,EC0.3,尿蛋白 ,尿比重1.010,血吸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环卵沉淀试验(COPT)10%,间接血凝试验(IHA)1:40,大便找到血吸虫卵,孵化查到毛蚴,诊断为急性血吸虫病。吡喹酮总剂量120mg/kg6日疗法,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血、尿均恢复正常,出院后多次尿检均正常。例2,患儿,男,13岁,颜面、下肢浮肿,尿少7d,伴发热,干咳5d,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肋下2cm,肝功能正常,HBsAg(-),WBC18.5×109/L,EC0.17,尿蛋白 ,  相似文献   

9.
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后并发肝脓肿,在临床工作中实为少见,值得引起重视,我站曾收治3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均系学生,年龄分别为12、13及15岁,均主诉畏寒发热,伴腹痛,腹泻1Wk左右,粪检发现血吸虫卵而收洽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应用B超、X线钡透、肠镜检查发现的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状况。方法收集2005~2006年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门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的血吸虫病患者总数为141例,B超检查均显示典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其中I级改变者132例(93.6%),Ⅱ级及以上改变者9例(6.4%);X线钡透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5例;肠镜检查发现肠壁肉芽肿样改变,活检病理报告存在血吸虫卵8例;病史中阑尾切除病理报告存在血吸虫卵5例。环卵沉淀试验阳性24例,间接血凝试验阳性10例,胶体染料试纸条试验阳性30例。无治疗史者及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查阳性2年内未治疗者予以吡喹酮治疗。结论在血吸虫病流行医或历史流行区,临床及健康体格检查工作中应该注意隐匿的血吸虫病患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