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64-67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和格华止口服,共24周,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和格华止口服,共24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GP)、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GHb A1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用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用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结果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MI、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除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外,还可改善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奥美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及奥美沙坦组(n=30),观察用药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奥美沙坦组及对照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奥美沙坦治疗后,IMT、ET-1显著降低(P<0.05),FMD及NO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IMT及ET-1显著降低(P<0.05),FMD及NO显著增加(P<0.05).结论 奥美沙坦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具有独立于降压作用以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163-165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栓弹力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1月我院H型高血压患者,定义为HCY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HCY组和对照组血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HCY水平HCY组和对照组血栓弹力图相关指标。结果(1)HCY组和对照组血压比较无差异(P0.05);HCY组和对照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HCY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2)HCY组和对照组血栓弹力图(凝血反应时间、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血栓最大幅度、凝血块强度、凝血综合指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HCY水平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密切相关,H型高血压患者血液凝固性高,易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扶阳方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中医证候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于某院的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扶阳方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情况、NIHSS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扶阳方治疗效果较佳,可以改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中医证候情况和神经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缬沙坦/氢氯噻嗪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24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口服,观察组则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并对治疗前后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EDD及IMT水平均无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EDD明显增高,IMT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嗪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肱动脉内皮功能,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入选标准选取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给予不同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后血脂水平、血压以及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TC、TG、LDL-C 水平明显下降,HDL-C明显高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LN)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观察期间,观察组较对照组心血管事件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有效降低血脂,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并可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A组,46例)和单纯高血压组(B组,7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C组).测定三组血浆P-选择素、空腹血糖、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与C组相比,A、B两组的血浆P-选择素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升高(P<0.01),而A组的血浆P-选择素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又高于B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和血浆P-选择素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升高,是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药联合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30 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与治疗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1%和85.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能有效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效发挥降压作用,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脂的关联性。方法选取诊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患者(对照组)。2型观察组中27例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颈动脉增厚组),23例颈动脉内膜正常患者颈动脉正常组。检测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餐后2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m.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 P <0.05),颈动脉中层增厚组患者血脂、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05)。结论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极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体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确诊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治疗前所有患者行颈动脉B超探查,6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存在颈动脉斑块,根据颈动脉斑块阳性、阴性情况平均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2组,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和普通血液透析组(HD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无急慢性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未服用降脂药及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选择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均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感染、心血管事件,近2周未服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均静脉采血,检测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对于颈动脉粥样斑块阳性的患者观察治疗后斑块面积的变化,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A-FABP、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结果 (1)治疗前所有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HD和HFHD组A-FAB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颈动脉内径及颈动脉血流较对照组降低(P<0.05),HD组和HFHD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及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无差异(P>0.05);(2)治疗后HFHD组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减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小(P<0.05),颈动脉内径、颈动脉血流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3)治疗后HD组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血流、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中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均升高,说明MHD患者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中有积极作用,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MHD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高永兴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2):1468-147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压,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C、TG、HDL-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TC、TG、HDL-C、LDL-C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厚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厚度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颈动脉动脉粥样斑块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动脉粥样斑块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压血脂,并稳定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及颈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杨凌示范区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0 mL,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及颈动脉血流参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液平均流速(Vmean)与收缩期血液峰值流速(PSV)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血流参数,从而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桂翔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7):1213-1216
目的探究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河南省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缬沙坦胶囊,1粒/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2粒/次,3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变异性、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血压变异性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血压变异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例数和异常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例数和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血压、血压变异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兴宁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盐酸拉贝洛尔注射液,5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血浆黏度、24 h蛋白尿定量、尿素氮(BUN)、尿微量清蛋白(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9%、93.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24 h蛋白尿定量和M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hs-CRP与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的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口服二甲双胍片0.5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六味地黄丸大蜜丸1丸/次,2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治疗前后总症状积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以此评价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1例低血糖反应,观察组1例低血糖反应,1例轻度恶心,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的临床症状,降糖作用明显,药品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镁注射液2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100 m L,0.5 h内滴注完毕,继而以硫酸镁注射液6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1 000 m L中静脉滴注9 h。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 mg/次,1次/d。两组患者持续服药,血压降到治疗目标且稳定后要对患者持续治疗,直到妊娠结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妊娠结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0%、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产后出血、早产、胎盘早剥、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死亡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内分泌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n=75)。其中对照组75例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三餐门冬胰岛素治疗;试验组75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三餐门冬胰岛素治疗,均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两组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1c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的(P<0.05),试验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时,试验组的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轻微低血糖、夜间低血糖和心脑血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可长时间将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生存质量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盐酸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8月于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盐酸拉贝洛尔注射液,5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充分混合,维持剂量为2 mg/min。当血压控制良好并且低于140/90mm Hg时患者口服盐酸拉贝洛尔片,100m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50 mg/d,1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到妊娠前1 d停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3%、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压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胎儿存活率分别为93.33%、10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盐酸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血压和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强力定眩胶囊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9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强力定眩胶囊,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波传到速度(PWV)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78%,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WV水平和颈动脉IMT值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PWV水平和颈动脉IM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睡前口服依折麦布片,10 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随访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TC、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hs-CRP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ET-1)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两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31.9%、1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折麦布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颈动脉斑块积分,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