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前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74例.将74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深静脉血栓早期预防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入院当天、手术当天,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h、术后3 d,两组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静脉血栓早期预防护理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帅健萍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2):2121-2123
目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生在下肢骨折患者中,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主要探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蚌医一附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统计并记录2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5 d的D-二聚体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血流速度。 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2组患者手术前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观察组血流速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能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流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的护理干预对某三甲医院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某三甲医院ICU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患者进入ICU后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进行血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77%,低于对照组的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ICU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并导致高额的医疗费用。但对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存在不少争议,尤其是D-二聚体对血栓的诊断及预后的判定价值。目前相关研究显示D-二聚体是VTE诊断过程中最重要的实验室指标,特别是对围手术期下肢DVT形成具有非常高的阴性预测价值。本文概述国内外有关D-二聚体对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有利于改善术后临床及护理的预防措施,提高医护对围手术期患者发生血栓的重视,降低VTE及肺栓塞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蒲美琼  张艳丽 《吉林医学》2014,(11):2469-2470
目的:对老年肛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进行肛肠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6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联合组6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患者满意度等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手术及护理干预措施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围手术期老年肛肠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术后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是老年肛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理想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肾结石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0例.给予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给予常规组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策略下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2例(2018年1月—2020年5月),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n=46)和个性化组(n=46).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个性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风险评估策略下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个性化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个性化组产后大出血、产后子痫、伤口感染情况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组下肢DVT形成发生率0.00%低于常规组的13.04%(P<0.05);个性化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1.30%高于常规组的76.09%(P<0.05).结论:风险评估策略下个性化护理干预可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正阳县中医院接受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11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身心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6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对脑血管介入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分析结肠癌患者围术期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结肠癌患者130例进行分组.常规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围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首次排气的时间、术后住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时间;护理前后情绪状态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综合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综合组首次排气的时间、术后住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时间显著比常规组短(P<0.05);在护理前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综合组患者情绪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围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大,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丹丹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753-1754
目的:探讨Arnold-ChiariⅠ型畸形(ACM-Ⅰ)合并脊髓空洞症(SM)的优质护理方法.方法:将51例ACM-Ⅰ合并SM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30例和常规护理组21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加强营养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卧床及体位练习护理、功能锻炼护理等优质护理方法.对2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率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ACM-Ⅰ合并SM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秀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8):793-793,780
目的:探讨手术室施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手术室护士施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护送和回访;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前血压和心率变化及围手术期患者配合程度,术后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心率和血压波动范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配合程度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无一例因手术护理不到位而致患者不满足。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总结胆结石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心得.方法: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一共收治了胆结石手术患者152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76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7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周薪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330-133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对护患关系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评价两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流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促进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胆结石手术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与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镇痛药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玉香  陈娟 《当代医学》2016,(12):92-93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患者在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后的病情变化.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100例进行实验观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状、治愈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50例患者中,痊愈3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护理率为98%;对照组50例患者中,痊愈2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护理率为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用于对住院患者康复与护理中有着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7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加强并发症护理,注重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琴 《吉林医学》2014,(23):5293-529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鼻息肉摘除术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鼻息肉摘除术治疗的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鼻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创伤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6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