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营养泵恒温持续喂养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前因进食受阻,营养摄入不足,多合并不同程度营养不良,术后长时间禁食,手术创伤进一步加重机体消耗,因此,营养支持在术后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院胸心外科自2006年起,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术中预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调查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方法 采用连续定点抽样,选择2011 年1 月至11 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老年(≥65 岁)住院患者,应用NRS2002 在患者入院后第2 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患者3 周内或至出院时营养支持状况.NRS2002≥3 分有营养风险.NRS2002≥3 分且体质指数(BMI)<18.5 kg/m2 并结合临床状况判定为营养不足.分析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有1130 例患者(≥65 岁)入选,并全部完成NRS2002 筛查,NRS2002 适用率100%.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6.3%(523/1130),营养不足发生率28%(316/1130).所有老年患者营养支持率为29.4%(332/1130)(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17.8%(108/607),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3.2%(226/523),肠外(PN)与肠内营养(EN)支持方式比例接近4:6(133/199).结论 NRS2002 适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支持在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3.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是目前危重病学科日益关注的课题,大量数据表明,在住院重症患者中,由于疾病的影响使营养不良难免发生,不仅增加了住院患者的死亡率,而且显著增加了平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的开支。因此,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及免疫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目前,随着临床营养学的不断发展及对危重症患者营养代谢认识的不断加深,强调符合条件的危重症患者应尽早(24~48h)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鼻胃管在临床管饲应用中最为普遍,现将我科危重病患者早期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护理模式对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3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肠外营养(PN+EN)组。通过观察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第1周、第2周的营养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营养指标变化。结果肠内与肠外途经均能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第1,2周时PN+EN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TPN组(P0.01),且PN+EN组2周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N+EN组预后亦显著优于TPN组。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EN联合应用PN能给患者带来较满意的营养支持效果,从而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疗效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蕾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2):56-56
目的:比较肠内与肠外途径营养支持的营养疗效,探讨两种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共行肠内外营养35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19例)和肠外营养组(16例),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外营养组.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是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并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现状,提出相关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入住医院的302例老年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调查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情况,分析营养风险发生率,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结果:营养不良12例(3.91%),营养风险26例(8.61%)。营养风险患者中有7例接受了营养支持(26.90%),276例没有发生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有4例接受了营养支持(1.44%)。结论:一部分老年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但仍存在营养支持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必须加大对营养支持的推广,降低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肠内营养是经过胃肠道采用口服或鼻饲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支持方法.肠内营养在临床上已得到临床医师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危重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的安全性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危重症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安全性管理:应用护理程序,建立流程清单,做好心理护理,确保肠内营养支持顺利进行.掌握肠内营养的相关知识.只要胃肠功能允许,应尽量采用胃肠营养.肠内营养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原则是严格控制应用适应症,精确计算营养支持的量、速度、温度和持续时间,合理选择营养支持的途径.同时做好管饲护理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在使用鼻饲管进行肠内营养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交接班,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查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高质量的护理可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发挥其最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混悬液作为营养支持对重症脑梗死患者的营养指标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鼻饲,观察2组营养指标及胃肠道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7 d、30 d后血清白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7 d与30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7 d、30 d时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上消化道出血、腹胀、反流等胃肠胃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混悬液进行营养支持不能防止入院1周时出现营养不良,但能防止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不良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张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4):106-107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被认为是营养支持的两大支柱。但随着营养支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胃肠道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肠内营养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其具有价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等优点,已成为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肠内营养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降低疾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但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也为患者带来了痛苦。本文把近年来对肠内营养并发症研究总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魏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160-16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机体营养情况的影响及相关护理。方法:我院神经内科高龄重症患者244例随机分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给于相关护理,观察组采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单纯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感染情况、血糖、神经功能评价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用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可有效提高全身营养并增强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早期应用胃肠内营养是危重患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早期合理的胃肠内营养支持可减轻蛋白质消耗和营养不良,维持机体主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降低病死率。我科自2000年~2003年采用早期胃肠内营养,对12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保持和完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了并发症,无1例病人因并发症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危重患者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1].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急危重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及合并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肠内营养的优点主要是营养物质直接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利于内脏的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在同等热量和氮水平条件下,肠内营养对抢救和治疗临床危重症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其临床效果是非常肯定的.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患者也起着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营养支持属于外部术后确保病人生命安全,避免营养不良和脱水情况出现的必备部分.如果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后未得到恰当的营养支持,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因营养不良和脱水等情况,最终导致体质下降.在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情况,为其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时地对其EN及PN所占比重进行调整,让营养支持治疗更加恰当,那么病人的手术康复效果将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监测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总数、血清钾、钠、氯、甘油三酯、胆固醇情况.结果 患者营养支持后ALb、LYM较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脑卒中患者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能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加快分解代谢向合成代谢的转变,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营养支持管理在肿瘤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6月期间在医院肿瘤内科就诊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选取20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接受联合营养支持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营养不良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联合营养支持管理后的营养指标(Hb、TP、AL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营养支持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管饲营养支持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营养支持的发展,肠内(EN)营养的研究与应用日渐增多。大量研究表明,肠内营养支持符合生理状态,具有维护胃肠道功能、维持血流稳定及胃黏膜完整性的优点,对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均有良好的效果。加之方法简单、易行,费用较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胃癌患者多伴有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 ,术后禁食、手术创伤使患者的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更为明显 ,增加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因此术后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于胃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途径仍有争议 ,目前肠外营养 (ParenteralNartrition ,PN)在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但肠内营养 (EnteralNutrition ,EN)的应有还欠普遍 ,传统观念认为胃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不能耐受EN ,限制了其早期应用。本院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施行EN ,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式PN ,现将不同途径营养支持的效果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院就诊的92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A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结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营养供给途径分为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两种,是临床危重症患者治疗不可缺少的措施.肠内营养分口服和肠内管饲两种途径,后者包括鼻胃管、双腔胃-空肠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及各种造瘘管.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的深入认识,营养支持已由肠外营养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胃(肠)造口途径的肠内营养支持为主.鼻胃管在临床管饲应用中最为普遍,一般经鼻插管,也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经口插入.现将鼻胃管应用于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2种,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它不仅能用口服或管饲方法提供人体全部营养需要,补充自然饮食及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地维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我科2004年7月-2005年2月对17例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进行术后6~24h早期肠内营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