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和低场强MR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同时进行CT和MRI检查且临床拟诊为新生儿HIE患儿的影像学表现。结果CT检查正常34例,轻度31例,中度17例,重度10例;MRI检查正常19例,轻度42例,中度20例,重度11例;MRI显示的病灶累及脑叶的范围与临床分度结果及CT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CT,特别是早期诊断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病,可继发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引起早期死亡。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被公认为是评估神经系统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但MRI常规序列对新生儿HIE超早期病变敏感性低,MRI新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动脉自旋标记(ASL)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这些技术可将人体不同的功能指标反映在解剖图像上,更早期从微观结构及分子学上反映HIE的病理变化过程。本文综述了MRI新技术对新生儿HIE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生化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因胎儿、新生儿缺氧缺血导致脑组织损伤引起的脑部疾病.临床不仅有新生儿脑损害的临床表现,亦有脑组织损伤的血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相应的头颅CT/MRI、超声波检查、头颅血流多普勒等影像学改变.由于缺氧缺血过程中能量代谢障碍、酸中毒、组织细胞代谢紊乱而导致广泛的生化改变.近年来,有关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时生化改变已有诸多研究,以期利用有关生化检测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及预防判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1HMRS)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进行早期诊断,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确诊的足月HIE新生儿50例,将其作为HIE组,另选取足月无窒息史的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MRI与1HMRS对新生儿HIE预后进行早期诊断,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结果经头颅MRI检查,HIE组新生儿出现6种早期异常现象,分别为皮层TIWI高信号、弥漫性脑颅出血、幕上脑水肿均数/叶数、蛛网膜下腔出血、白质TIWI高信号、双基底节区高信号伴随内囊后肢高信号消失,MRI均能较为清晰地显示;HIE组与对照组基底节兴趣区及额叶兴趣区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Cho/N-乙酰天门冬氨酶(NAA)及NAA/Cho比值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73、4.056、4.168;3.515、4.142、4.948,均P0.05)。结论 MRI与1HMRS均能够对新生儿HIE预后进行很好的早期评估,能够客观反映足月新生儿HIE的脑代谢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HIE。  相似文献   

5.
李玉梅  孙根林 《现代保健》2009,(25):130-131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和脑脊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CT扫描损伤面积动态变化的关系,探索VEGF与HIE损伤面积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选择确诊HIE足月新生儿30例(轻度10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及正常新生儿10例于生后72h测脑脊液中VEGF并进行CT头颅平扫计算病灶面积,分析VEGF测定值和CT扫描损伤面积的关系。结果四组VEGF与三组CT扫描损伤面积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且VEGF、CT扫描损伤面积及严重程度有相关性。结论VEGF可能作为HIE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阶段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在新生儿早期阶段的CT分度,低密度灶程度及合并颅内出血类型的程度。结果低密度灶范围越广,CT值越低,合并颅内出血特别是脑实质出血者其预后越差。结论CT对新生儿HIE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半胱氨酸酶-1(caspase-1)的变化,旨在为早期辅助诊断HIE及协助HIE临床分度提供依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电泳法分别检测HIE患儿及正常足月儿出生后第3d血清caspase-1和CK-BB的水平。结果显示,血清caspase-1水平与HIE临床分度基本一致,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HIE的指标,对协助HIE临床分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对45例HIE和15例正常新生儿分别测定血清乳酶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a-HBDH)、肌酶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活性,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中至重度HIE组血清LDH及cK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O.01)。心肌酶活性增高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常规检测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活性可作为HIE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同时有助于早期预测心肌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MRI影像学表现,探讨MRI技术在新生儿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的新生儿HIE患儿43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的影像表现。结果:颅内出血20例,脑白质髓鞘化迟缓15例,小软化灶3例,脑穿通畸形2例,尾状核异常3例。结论:MRI检查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新生儿缺氧性脑病(HIE) 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的变化,研究高压氧(HBO) 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GM1) 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致新生儿听力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HIE 患儿108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常规治疗上加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78 例( 轻度HIE 58 例,中重度HIE 20 例) 和对照组( 常规治疗)30 例( 轻度HIE 20 例,中重度10 例).在治疗前和出生第3 天测试BAEP,并于出生第42 天复查BAEP,观察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轻度HIE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后BAEP 异常率分别为60%、5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50).中重度HIE 患儿10 例,治疗前后BAEP 异常率分别为80.0%(8 例) 和50.0%(6 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6) ;治疗组轻度HIE 患儿,治疗前后BAEP 异常率分别为46.6%(27 例),22.4%(13 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2).中重度HIE 患儿治疗前后BAEP 异常率分别为75.0%(15 例) 和35%(7 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结论: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酯可显著改善患儿BAEP 异常率,对于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致新生儿听力损伤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例中重度新生儿HIE患儿(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通过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判断药物疗效。与20例常规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IE患儿(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疗7d时NBNA评分(≥35分18例,〈35分2例)与对照组(≥35分11例,〈35分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在新生儿HIE的早期治疗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李欢庆 《现代保健》2011,(17):13-14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对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不同程度HIE患儿和健康新生JL(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cTnI、CK—MB和Mb浓度。结果3组HIE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均增高,其中以重度患儿最高,中度患儿次之,轻度患儿增高较少。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患儿出生第1天均以Mb异常率最高,3d后Mb均持续下降,阳性持续时间短,而CK—MB和cTnI却升至峰值,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达1周以上。结论HIE患儿脑损伤越重,心肌损伤也越重;联合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有利于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脑电图(EEG)变化,探讨其在评估HIE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2006年3月~2010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足月HIE患儿286例早期行EEG检查,分析EEG异常率情况,于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复查EEG评估EEG与HIE预后的变化关系。结果本研究结果发现HIE患儿EEG异常发生率:286例HIE患儿EEG总异常率为94.06%(269例),其中轻度HIE患儿异常率90.48%(152/168),中度HIE患儿异常率98.73%(78/79),重度HIE患儿异常率100%(39/39);不同严重程度的HIE患儿经过治疗后,其EEG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轻度及中度HIE患儿EEG改变较明显。结论EEG检查可反映新生儿脑功能状态,对判断HIE患儿预后有重要价值;早期EEG异常越严重,患儿预后越差;EEG是一种无创、简便易行、可重复、可进行动态观察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HIE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足月新生儿HIE80例,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80例HIE的患儿,CT扫描主要表现为脑实质的低密度改变及各类型的出血性改变。结论:CT检查对早期诊断治疗和估价预后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lopathy,HIE)患儿血浆内皮素-1(E-1)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HIE患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ET-1的动态变化.[结果]HIE患儿急性期血浆ET-1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差异显著(P<0.01),且病情越严重者ET-1增高越明显.恢复期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HIE早期体内产生大量ET-1参与了HIE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黄芪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影响其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对 HIE的合理治疗极为重要.新生儿HIE可引起代谢障碍细胞损伤,血管调节机制障碍,脑水肿及神经元坏死等病理生理的改变.本文证实,大剂量黄芪治疗新生儿HIE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105例HIE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干预组进行系统的早期干预,所有病例均于出生3、7、12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和检测。结果干预组发育商(DQ)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率高,后遗症发生率(p〈0.05)。结论对HIE患儿早期给予持续的干预,能有效地促进智力发育,改善预后,减低后遗症的发生率,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特点,并探讨不同临床分度HIE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及早期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HIE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不同临床分度HIE医院感染特点,并将HIE随机分成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0.2-0.4/kg,每3天1次,进行早期防治。结果 168例HIE中发生医院感染60例,发生率35.7%,重度HIE30例发生感染的22例,感染率为73.4%,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是轻度HIE的2倍;预防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5。结论 HIE发生医院感染比新生儿住院患儿总的医院感染率高,重度HIE易发生医院感染,IVIG早期防治,可以使HIE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随访观察,以评估脑电图(EEG)在判断HIE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存活的33例HIE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及智力测试,评估其临床后遗症与新生儿期EEG的关系。结果 36例HIE患儿新生期EEG显示,电静息3例,其中死亡2例,1例严重智力低下合并癫痫;爆发抑制1例,最终死亡。EEG中重度异常后遗症发生率为35.0。结论大脑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脑电图的异常成正相关关系,临床症状越重,脑电图异常率越高。新生儿EEG不仅能够评价脑发育程度,更重要地是能反映脑功能状态及其损伤程度,新生儿EEG可作为HIE早期预后判断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朱智芳 《现代保健》2010,(25):126-12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功能性神经功能缺陷,如智力障碍、癫痫、脑性瘫痪等。2005年WHO资料显示,全球每年仍有400万新生儿死亡,其中与窒息相关者占23%,中重度HIE的死亡和严重伤残率也高达53%~61%,故做好早期治疗和护理,减少脑损伤,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笔者所在医院HIE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