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胃癌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Kitano等~([1])首次报道了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随后腹腔镜技术由早期胃癌逐步应用到进展期胃癌,取得了良好的近远期疗效。但是,由于胃周解剖结构复杂,而且晚期胃癌伴淋巴结转移者在我国占绝大多数,手术难度大,手术的安全性和并发症引起了胃肠道微创外科医师的重视。日本内镜研究所(JSES)第7~9次全国调查~([2])结果显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数量逐年增加(2 671、3 792及6 615例),术中并发症(3.5%、1.9%和1.7%)和术后并发症(14.3%、9.0%和8.2%)逐年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我国早期胃癌病人比例仍较低。2014-2017年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我国早期胃癌的发病趋势和诊疗现状。该数据共收集全国95家中心的134111例胃癌病例,针对时间趋势的分析基于至少提交3年数据的中心数据进行分析。在所有病例中,早期胃癌所占比例为19.7%。早期胃癌病人比例分布最高的地区包括浙江、北京、江苏、天津、上海等,而比例最低的地区包括青海、海南、内蒙古、云南、广西等。2014-2017年,早期胃癌的比例从19.7%增加至20.9%,内镜治疗、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所占比例分别为24.3%、37.7%和38.0%,其中内镜治疗、腹腔镜手术比例有所增加,而开腹手术比例则有所减小。在接受手术切除的病人中,T1a期病人淋巴结转移比例达5.9%,T1b期病人淋巴结转移比例达19.6%。总体来看,我国早期胃癌病人比例近年来略有增加,但与日韩等国相比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早期胃癌的微创治疗逐渐成为主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WHO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胃癌新发病例最多的国家,新发病例占全球的47%,每年新诊断病例接近50万例~([1])。最新发表的2012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示,胃癌的发病率达到31.28/10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为22.04/10万,居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2])。但是早期胃癌比例仍显著低于日本和韩国。大宗病例报道显示,我国临床收治的胃癌病例,早期胃癌仅占11.5%~([3])。这一数字在最近几年似有提高,据2014~2015年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1994年,Kitano等~([1])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已被新版的日本胃癌治疗规约接受为IA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1997年,Goh等~([2])首次将腹腔镜技术用于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促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指征从早期胃癌扩大到较早期的进展期胃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3-6])。胃的解剖层面多,血供丰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进展期胃癌比例高,预后差。手术是胃癌患者主要的治愈性手段。微创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促进了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微创手术也在胃癌中逐渐积累了较多的循证医学证据~([1-2])。进展期胃癌患者行微创手术需要术者有丰富的手术经验,而新辅助治疗后可使肿瘤消退降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胃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2位~([1])。自日本学者Kitano等~([2])于1994年首次报道将腹腔镜应用于早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镜胃癌手术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历史。随着手术器械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其微创优势和短期安全性已获得了较好认可~([3-7]),同时当前证据亦提示其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7.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约46.8%的胃癌新发病例和47.8%的胃癌相关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1])。目前看来,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案~([2])。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已被广泛应用于胃癌手术~([3])。但在腹腔镜胃癌手术中,由于腹腔镜器械的不稳定性及活动范围的有限性,镜下吻合困难很大。2003年,日本的Hashizume教授等~([4])首次将手术机器人系统应用于胃切除术,取得了良  相似文献   

8.
<正>虽然胃癌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下降,但仍是死亡率位居全球第二位的恶性肿瘤~([1])。胃癌在东亚地区高发,我国每年的胃癌新发病例占全世界的40%。与日本、韩国高达60%~70%的胃癌早期诊断率不同,我国的早期胃癌诊断率低,70%为进展期或晚期胃癌~([2])。其中不可切除胃癌约占10%,中位生存期仅5~12个月~([3]),5年生存率约10%~([4])。  相似文献   

9.
正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2位,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外科手术切除加标准的D2淋巴结清扫仍是目前胃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术式~([2])。1994年日本学者Kitano等~([3])在国际上首次对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进行了报道,自此,以腹腔镜为代表的胃癌微创外科技术逐渐成为21世纪发展的主要方向。鉴于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该技术已逐渐被广大外科医  相似文献   

10.
正胃癌是目前我国第3位肿瘤死亡原因,每年的胃癌新发病例超过四十万例,占全世界胃癌新发病例数的42.0%。我国缺乏相关的筛查制度,80.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进展期~([1])。手术治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自Kitano等~([2])开展首例腹腔镜胃癌手术以来,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已得到广大外科医师的认同。日本第4版《胃癌治疗指南》对于  相似文献   

11.
手术是胃癌治疗的基石,但关于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东西方学者一度有过争论。基于2010年Dunch研究15年随访结果,D2淋巴结清扫作为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标准术式方得到普遍认同。至此也为胃癌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奠定基础,开启了胃癌外科治疗的新纪元。自从1994年日本Kitano教授进行了首例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以来,其应用于胃癌的证据越来越多,现已被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推荐为早期远端胃癌的标准治疗选择。在我国,依据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收集2014年至2016年间3年来自全国73家中心88000余例胃癌手术病例数据来看,接受腔镜手术患者的比例已超过30%,并呈每年上升趋势。由于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视野放大、操作精细、便于沟通、交流及学习等特点,其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笔者团队既往的经验,讨论腹腔镜下胃癌淋巴结清扫的特点。希望借此文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正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首选手术治疗~([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于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而对于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存在一定争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4例,男50例、女34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6.8±5.7)岁;肿瘤最大直径:0.3~  相似文献   

13.
<正>盆腔脏器脱垂(pelvicorgan prolapse,POP),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性疾病,我国成年女性发病率高达9. 6%,手术治疗风险达7%~([1])。POP的手术方法有150种。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Liu~([2])完成了第一台腹腔镜膀胱颈悬吊术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早期胃癌所占比例很小,约90%的病例确诊时已为进展期胃癌。随着内镜、B超、超声内镜等诊疗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诊出率逐渐增多,日本约50%的胃癌为早期胃癌。胃癌的微创治疗包括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腹腔镜胃腔内黏膜切除术、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也随之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93年Ohgami报道了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994年Ohashi报道了腹腔镜胃腔内黏膜切除术用于治疗无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早期胃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这两种手术方式均不对胃周淋巴结进行清扫,其应用范围比…  相似文献   

15.
正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消化系统肿瘤第6位~([1])。胆囊癌症状隐匿,早期诊断率低,相当比例患者初次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同时,胆囊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发生脉管及组织浸润;因此,胆囊癌患者总体预后极差,中晚期胆囊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仅5%~10%~([2-3])。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依然是胆囊癌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尽管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在胃癌、肝癌及结直肠癌等腹腔肿瘤中已广泛应用~([4-6]),其在胆囊癌中的应用依然有限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的胃癌病人分期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即Ⅰ期胃癌和Ⅳ期胃癌分别占19.5%和9.7%,Ⅱ~Ⅲ期胃癌占比高达70.8%~([1])。在日本、韩国,得益于早筛项目的广泛开展,其早期胃癌比例高达60%~70%。这一不同病期胃癌构成的显著差异使我国不能照搬日本、韩国的胃癌治疗经验和模式。因此,如何提高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生存率,是我国临床医师当下所面对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5年资料统计~([1]),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67.9万,同期死亡人数高达49.8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高居第二。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时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不到5%~([2])。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形式,即使在早期胃癌阶段,淋巴结转移率仍可达18.3%~([3])。淋巴结转移是导致胃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胃癌治疗方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逐步由治疗早期胃癌拓展到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是目前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李国新教授为主要研究者的CLASS-01研究的初步分析结果为腹腔镜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提供了循证医学支持,然而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解剖层次复杂,胃周血液供应丰富,淋巴结清扫难度大,手术团队配合要求很高~([1])。日本内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胃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1])。在日本,由于早期筛查的普及,早期胃癌占新诊断胃癌比例近50%,早期胃癌的肿瘤特异性5年生存率在90%以上~([2])。《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中指出,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内镜是传统白光  相似文献   

20.
胃癌腹腔镜手术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佩武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0):654-656
腹腔镜胃癌手术自1994年日本Kitano等首次报道以来,由于其相对于传统的胃癌手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且能够治疗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胃癌患者,因而在全世界逐步得到了开展。据日本内镜外科协会调查结果显示,到2003年为止,日本共有7800例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胃癌手术,其中主要为早期胃癌,腹腔镜早期胃癌手术经过10余年的发展,技术上已逐渐成熟,取得了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已被新版的日本胃癌治疗规约接受为IA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