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老年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老年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按1:1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 1.6mg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后再改为每天1次,疗程共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4.19%和51.61%。且治疗组CD3^+、CD4^+、NK细胞和CD4^+/CD8^+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胸腺肽α1可显著提高老年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疗效,并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α1胸腺肽在重型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为常规保肝、抗感染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日达仙1.6mg,隔日1次皮下注射,30d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型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α1胸腺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够明显提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愈率及好转率,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张帮杰  牛秀峰  王庆治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4):107-107,11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综合治疗及微生态制剂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69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保肝、营养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在此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21天,观察感染控制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感染控制在治疗组有效率91.4%优于对照组的76.5%(P<0.05),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微生态制剂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临床上应用胸腺肽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43),两组均给予两周疗程的抗感染(三代头孢)、护肝、利尿、白蛋白和血浆支持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α1胸腺肽1.6 mg,皮下注射,隔天1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水PMN计数和腹围大小,以及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痊愈率(32.7%vs 23.3%,χ2=3.914,P=0.043)、总有效率(85.4%vs 72.1%,χ2=34.065,P=0.038)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在腹水PMN计数下降和腹围缩小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胸腺肽在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方面临床疗效良好,尤其在症状改善和腹水消退等控制病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静  李菲 《首都医药》2010,17(4):49-5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采用血必净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同时给予保肝、支持、利尿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感染控制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感染控制在治疗组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0%)(P〈0.05),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有效措施,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中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予以综合保肝、降酶、利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治疗16周后观察2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和腹水吸收等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肝功能明显好转,ALB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腹水吸收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有助于肝功能恢复及腹水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经保肝、利尿、支持和合理的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患者治愈、好转率达78.26%(36例)。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细菌培养阳性率低,早期明确诊断以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是保证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8,(1):183-184
目的:评价头孢噻肟钠对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7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如保肝、补血、抗感染、补充热量、利尿、补充白蛋白和纠正水电解质等),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噻肟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常规组为71.43%(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6%低于常规组为17.14%(P<0.05)。结论:采用头孢噻肟钠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谷征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234-235
目的观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疗效。方法138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8例给予氨基酸、维生素等支持疗法及退黄利胆、利尿、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3周1疗程。结果治疗组在降酶、退黄及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是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45例中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予以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鳖甲软肝片,2组均同时予以综合保肝、降酶、利尿治疗。治疗16周后观察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腹水吸收等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ALT、AST、TBiL、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AST、TBiL、P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水吸收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腺肽仅。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且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1.
吴伟梯  陈晓烨 《医药导报》2011,30(2):205-206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疗效。方法96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保肝、营养支持、利尿等综合治疗。同时给予哌拉西林4.0 g,bid;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疗程1~2周。治疗组联用双岐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次4粒,tid,po,共21 d。结果治疗组感染控制总有效率 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2.9%)(P<0.01)。结论抗生素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肝硬化并发SBP较单用抗生素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腹水并SB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保肝、营养支持、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连康口服,每次1.5g,每天3次。2组均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感染控制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粪便涂片球菌数≥40%的比例均降低(P〈0.01),分泌型IgA(S-IgA)含量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球菌数≥40%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思连康治疗肝硬化合并SBP,能够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改善肝功能、增强免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6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西医治疗:保肝、退黄、降酶、利水,抗肝纤维化,补充白蛋白,抽腹水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利水方"加减辨证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94.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60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腹膜炎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皮下注射,1.6mg/次,2次/d,连用3d后改为1次/d,疗程2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与对照组的5例、14例、11例、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NK细胞和CD4^+/CD8^+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胸腺肽α1可显著改善慢性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肝硬化腹水并SB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保肝、营养支持、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连康口服,每次1.5g,每天3次.2组均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感染控制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粪便涂片球菌数≥40%的比例均降低(P<0.01),分泌型IgA(S IgA)含量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球菌数≥40%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 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思连康治疗肝硬化合并SBP,能够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改善肝功能、增强免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治疗乙肝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67例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按Child-pugh评分随机分为抗菌素+综合治疗组(A组)19例、抗菌素+薄芝糖肽+综合治疗组(B组)26例和抗菌素+胸腺素α1+综合治疗组(C组)22例,比较三组间治疗效果及半年和一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A组与B组及C组比较,在改善发热、寒战及腹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腹水白细胞总数及腹水中多核粒细胞计数、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一年内的总复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薄芝糖肽的免疫调节功能在治疗肝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综合治疗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70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对照组单纯采取一般护理,治疗组在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6例,恶化5例,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4例,恶化13例,有效率为62.8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最大程度上改善病情,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6例肝硬化SBP 患者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 n =24例)和常规治疗组( n =22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抗感染、利尿、保肝等常规治疗。微生态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 CD64表达和 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与20例对照组(肝硬化腹水非 SBP 组)比较。结果SBP 组血浆 PCT、CD64、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微生态治疗组治疗前血浆 PCT、CD64、CRP 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微生态治疗组治疗后血浆 PCT、CD64、CRP 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下降( P <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可降低血中PCT、CD64、CRP 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双黄连粉针剂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82 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病人,分为治疗组42 例( 男性36 例, 女性6 例, 年龄50 a±s20 a ,病程7 a±4 a)和对照组40 例( 男性32 例,女性8 例,年龄52 a ±19 a,病程6 a±4a) 。对照组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粉针剂3 .6 ~4 .8 g加入5 % 葡萄糖注射液25mL静脉滴注,qd ,2 wk 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 % 优于对照组(60 % )( P< 0 .05)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 % ,优于对照组(78 % )( P< 0 .05) 。结论:双黄连粉针剂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马宏丰  石小哲 《抗感染药学》2019,16(8):1445-1447
目的:评价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肝硬化患者伴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SBP患者20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TNF-α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L-6、TNF-α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肝硬化并SBP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有效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