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负压伤口治疗技术用于多发性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伤口的效果及护理。方法于2010年8月收治1例因车祸致双下肢多发性骨折伴左足大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局部坏死组织行保守性锐器清创和交互式清创,经过20d负压治疗后伤口潜行基本闭合,在联合腰麻下行左股骨髂骨植骨术和左侧腓肠神经血管肌皮瓣移植术。结果负压治疗后伤口上皮化选择肌皮瓣移植,肌皮瓣成活,患肢明显消肿。伤口完全愈合,愈合时间74d。随访6个月,伤口无复发;肌皮瓣弹性、色泽良好,修复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将负压伤口治疗用于多发性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伤口的术前准备,能抑制细菌繁殖,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的开放性创面在外科治疗中长期以来一直是个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外伤导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伤口污染严重的病例,常规治疗方案即行清创术,切除坏死组织,不能Ⅰ期缝合的患者经过反复的换药,等待新鲜肉芽生长,坏死组织边界清晰后再次行清创术、植皮术或皮瓣修复术.(2)该类患者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增加,换药后的伤口疼痛,渗出液多,敷料污染严重,增加护理工作量.与之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术则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它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的愈合.我院2011年5月收治1例不慎被机器皮带绞伤右上肢,致右上肢自肩部完全离断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右肩清创再植、右前臂切开减压+负压封闭式引流术(vacuum sealindrainage,VSD),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大面积开放性创面1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面积的开放性创面以及慢性感染创面对于在外科治疗中长期以来一直是个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以下缺点:①外伤导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伤口污染严重的病例,常规治疗方案即行清创术,切除坏死组织,不能I期缝合的患者经过反复的换药,等待新鲜肉芽生长,坏死组织边界清晰后再次行清创术、植皮术或皮瓣修复术。②该类患者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增加,换药后的伤口疼痛,渗出液多,敷料污染严重,增加护理工作的繁重。与之相较,负压封闭引流术则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它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刨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盐酸丁卡因喷剂联合中药外敷在急性皮肤挫擦伤患者清创术及术后换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急诊接受治疗的168例急性皮肤挫擦伤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术治疗,观察A组采用常规清创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B组外用1%盐酸丁卡因喷剂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方案。比较3组患者清创术中及术后第1次换药时的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伤口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均为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局部过敏及全身反应。3组患者清创术中及第1次换药时VAS评分和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显示,在清创术中VAS评分,对照组与观察A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观察B组(P0.05)。第1次换药时VAS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P0.05)。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A组与观察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盐酸丁卡因喷剂可有效控制急性皮肤挫擦伤患者清创术中及术后换药时的疼痛感,联合中药外敷可促进伤口愈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常存在于空气、土壤、尘埃、水及植物中,有时正常人的粪便中亦有,一般不致病。自Frankland首次发现该菌以来,蜡样杆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作与食物中毒有关。近年来才有报道本菌引起胃肠外感染。在慢性骨髓炎患者中检出此菌比较少见,且感染时间较长,有1 0年之久。现将从这一男性患者骨髓炎分泌物中检出的蜡样芽胞杆菌报道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男,5 0岁。于2 0 0 3年7月1 4日因左足跟伤口疼痛加剧,来院就诊。诊断为左足慢性骨髓炎。1 0年前有手术史,术后至今局部伤口不愈合。伤口周围无红肿,有少许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在治疗严重手外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7月~2012年7月22例用VSD技术治疗严重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右手及右前臂爆炸伤伤口污染重、热灼伤致皮肤软组织大面积感染坏死,患者行右前臂中段截肢术,21例人工皮肤覆盖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效果满意。结论:使用VSD术治疗手外伤,术中彻底清创,术后密切观察创面情况,并保持引流管通畅是关键,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注重护患沟通,饮食护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对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创粘合术在皮肤裂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皮肤裂伤伤口处理的理想方法。方法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有1006例皮肤裂伤患者施行了清创粘合术。对其感染、伤口裂开及愈后外观满意程度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复诊926例(92%)均一期愈合,甲级愈合95.5%,无丙级愈合。愈合外观满意指数:在随访的347例患者中,优良225例(64.8%),满意111例(32%),不满意11例(3.2%)。结论与清创缝合术比较,清创粘合术在皮肤挫(撕)裂伤处理方面、在机制、抗感染效果及愈后外观满意程度上都比较好。清创粘合术是对清创术概念的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8.
正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属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无荚膜,可产芽孢,广泛存在于水、土壤、空气、无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和人类皮肤等,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也可引起血流感染、肺炎、眼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心内膜炎等~([1])。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眼内炎多与眼部穿透伤有关,疾病进展迅速,预后不佳,常引起视觉损害甚至失明~([2])。因此,对于外伤性眼内炎患者,需尽快获得确切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尽早予以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夏青红  黄文霞 《护理研究》2011,25(12):1078-1078
在外伤性清创手术中,因开放伤口皆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伤口感染率与伤口类型相关,但与清创术质量关系更密切。在手术开始时,首先必须彻底清除伤口表面及周围的异物及坏死组织,变污染伤口为清洁伤口,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传统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对大面积组织坏死伤口温度及渗液pH值的影响。方法对患者伤口的坏死组织逐步分次清创,清创完成征得患者后同意后,按"十步法"操作流程进行负压伤口治疗,负压设定为—125mm Hg,采用吸引5min、停止2min的间断吸引模式,对负压治疗前后的伤口温度和渗液pH值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治疗后第2周,患者的伤口温度、渗液pH值均比治疗前降低,但p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愈合时间为198d。结论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能够促进药物外渗导致血管闭塞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对外伤致四肢软组织结核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男,43岁。既往体健,因左大腿反复肿痛1a来诊,1a前患者左大腿曾有外伤史,伤后在当地医院行清创术后伤口愈合,约3周后左大腿逐渐肿痛,随后经多次清创引流手术(具体情况不详)及抗菌消炎治疗未见明显好转。MR表现:MR示左大腿外侧软组织皮下见一巨大囊性包块,大小约9cm×12cm×25cm,内呈长T1长T2信号,T2WI信号不均匀,增强检查囊壁可见强化,厚薄不均匀,囊内容物未见强化。  相似文献   

12.
坏疽性脓皮病致大面积皮肤缺损1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4):3345-3346
我科2005-10收治因外伤致左小腿及足背大面积皮肤坏死、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1例,护理体会如下。 1病历摘要 男,26岁。因车祸致左小腿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曾在当地卫生院局部固定、中药外敷等治疗。4d后发现局部肿胀疼痛加重并出现大面积皮肤变性坏死、表面水泡形成,故转来我院。采用切开减压、手术清创、分期切痂、邮票植皮等手术方法,配合临床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颜面部软组织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3年7月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治疗颜面部软组织创伤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5例中,伤口I期甲级愈合124例,5天再次清创后伤口愈合1例。术后6个月,瘢痕呈暗红色线形,1年后瘢痕基本消褪,接近正常皮肤。结论: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创伤可明显减少外伤后畸形及瘢痕。  相似文献   

14.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空气中的革兰阳性芽孢杆菌.本院于2005年7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27岁,因间断头晕乏力、鼻衄3个月余、高热10 d、头痛1周,于2005年7月6日入院.初步诊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实验室指标:血常规WBC 0.5×109/L,血液和骨髓细菌培养2次分离出蜡样芽孢杆菌.先后给予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感染得到控制,患者后因脑出血,引发脑疝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脉冲冲洗器在四肢清创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8例四肢开放性损伤患者中采用脉冲冲洗器清创1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人工倾倒冲洗法清创30例(对照组).比较2组清创时间、冲洗液用量、二次清创率、术后拆线时间及冲洗费用,观察2组伤口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脉冲冲洗器清创较人工倾倒冲洗法冲洗液用量少、二次清创率低(P<0.05),且术后伤口愈合佳(P<0.05),但冲洗费用明显增高(P<0.05).2组清创时间、术后拆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冲冲洗器在清创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6.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属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无荚膜,可产芽孢,广泛存在于水、土壤、空气、无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和人类皮肤等,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也可引起血流感染、肺炎、眼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心内膜炎等。  相似文献   

17.
陶宝英 《上海护理》2012,12(3):30-31
目的 探讨首次换药时间对清创缝合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67例清创缝合术后需要换药的患者按首次就诊日单双号分对照组343例及观察组324例,对照组清创缝合术后2~3d首次换药,观察组清创缝合术后第1天首次换药,观察两组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换药揭除敷料时肉芽组织或伤口痂皮损伤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为10.8%,两组比较,x2=8.2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伤口I期愈合观察组90.3% 、对照组74.1% ,x2=23.44,P相似文献   

18.
谢士芳 《护理学报》2009,16(3):62-63
报道1例91岁高龄大面积压疮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使用不同敷料的护理.左足跟部黑色干性坏死,触之皮革样,表面黑痂.面积9 cm×9 cm;左踝后上方皮肤破溃,表面覆盖黄色坏死组织,伤口渗出多,跟腱外露伴水肿,面积6 cm×5 cm.在清创阶段,予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局部涂抹水凝胶,外层敷料使用泡沫敷料封闭;伤口渗出阶段,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坏死组织,使用银离子泡沫敷料覆盖创面,外用棉垫绷带包扎;组织水肿阶段,局部清除坏死组织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使用美盐+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组织修复阶段,用藻酸钙敷料填塞潜行,红色肉芽创面给予水胶体敷料覆盖封闭创面,直至创面愈合.同时给予全身营养支持,伤口分别于20周及25周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脐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治疗手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手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急诊Ⅰ期清创+胸脐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并在围术期给予精心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及功能康复指导。结果:26例患者除2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手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胸脐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患者给予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和处理皮瓣术后血运障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孙英玉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642-1642
手部开放伤需清创缝合的患者临床多见。伤口处理的好坏,对伤口愈合、受伤部位组织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伤口清洗是清创术的重要步骤,必须反复用大量生理盐水及双氧水冲洗,务必使伤口清洁后再作清创缝合术。我们设计制作了骨科手部清创缝合桌,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