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袁卫梅 《中原医刊》2003,30(9):37-38
目的:将低分子药物诺氟沙星合成为高分子诺氟沙星聚乙二醇酯以达到缓释、长效、低毒的目的。方法:先将诺氟沙星制成诺氟沙星盐酸盐;再将盐酸盐与氯化亚砜发生酰化反应,制得诺氟沙星盐酸盐的酰化物;最后将此酰化物分别与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及四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相应的载有诺氟沙星的(聚)乙二醇酯类化物。结果:聚乙二醇分子量越大与诺氟沙星形成的产物颜色越深,纯度越差,收率越低。结论:合成诺氟沙星聚乙二醇酯时应选择分子量较低的聚乙二醇。  相似文献   

2.
以磺胺嘧啶为载体的氟尿嘧啶导向药物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合成以磺胺嘧啶为载体的氟尿嘧啶导向药物。方法:将氟尿嘧啶与氯甲酰三氯甲酯(TCF)反应生成氯甲酰氟尿啶嘧,再与磺胺嘧啶磺酰胺基端高分子连续臂聚乙二醇(PEG)的羟基反应,使氟尿嘧啶通过PEG与碘胺嘧啶相连,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载药量,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及差热分析(DSC)对合成产物进行鉴定。结果:合成产物的载药量为3.2%,UV,IR,DSC检测表明氟尿嘧啶成功的接入,结论:通过以TCF活化氟尿嘧啶可以使氟尿嘧啶与PEG的末端羟基成功地连接,从而合成氟尿嘧啶导向药物。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文题化合物及它们的酯化物,给出了它们的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讨论了影响反应的一些因素,比较了不同溴代试剂与锌酸盐发生反应的活泼性。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文题化合物及它们的酯化物,给出了它们的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讨论了影响反应的一些因素,比较了不同溴代试剂与锌酸盐发生反应的活泼性。  相似文献   

5.
氟哌利多术后镇痛致锥体外系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少量氟哌利多用于术后镇痛时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观察2318例术后镇痛(其中硬膜外镇痛1812倒,静脉镇痛506例)中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有9例患者(女8例,男1例)分另1l于术后3~9小时发生不同程度的肌痉挛、颤抖、舌僵硬、颈后仰等锥体外系反应,其中8例为术后硬膜外镇痛,l例为静脉镇痛。结论:氟哌利多可阻滞纹状体中多巴胺受体,使兴奋的乙酰胆碱递质的效能相对占优势,从而引发锥体外系反应。术后镇痛氟哌利多的用量不大,锥体外系反应却时有发生,这可能与氟哌利多药代动力学属第三室开放型以及其与受体分离慢或部分储留于脑组织所致。术后镇痛时氟哌利多的锥体外系反应其发生率虽然不高,但仍值得引起注意。一旦发生即减量,停药,应用中枢抗胆碱药物治疗,恢复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合成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反应,所得产物同盐酸羟胺反应合成5-甲基-4-异唑甲酸乙酯;后者经水解、酰氯化,与对三氯甲基苯胺反应合成出来氟米特。结果所得产品结构均经IR、HNMR、MS等光谱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格拉斯琼对曲马多静脉复合麻醉术后镇痛(PCA)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氟哌利多组;格拉斯琼组。三组均采用曲马多静脉术后镇痛,所不同的是对照组镇痛配方中无格拉斯琼和氟哌利多,氟哌利多组镇痛配方中加入氟哌利多,格拉斯琼组镇痛配方中加入格拉斯琼,随访记录病人术后48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结果: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格拉斯琼组和氟哌利多组;格拉斯琼对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优于氟哌利多,氟哌利多组嗜睡的病例较格拉斯琼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格拉斯琼用于预防曲马多术后镇痛恶心、呕吐优于氟哌利多。  相似文献   

8.
陈振瑾 《当代医学》2009,15(33):30-32
目的合成2’-氟代核苷酸类衍生物,包括尿苷、胞苷与腺苷类衍生物。方法将1,3,5-三苯甲酰-β—D-2-脱氧-2-氟代阿拉伯糖溴化3,5-三苯甲酰-β—D-2-脱氧-2氟代-1溴代阿拉伯糖生成分别与硅醚化的尿嘧啶、胞嘧啶以及腺嘌呤发生氮烷基化反应生成对应的3,5-0-二苯甲酰-2-脱氧-2-氟代尿苷、胞苷、以及腺苷。再将3,5—0-二苯甲酰-2-脱氧-2-氟代尿苷经过水解生成2-脱氧-2-氟代-尿苷,再经醚化反应生成5-二对甲氧基三苯甲基-2-脱氧-2-氟代-尿苷。将3,5-0-二苯甲酰-2-脱氧-2-氟代胞苷经过N-乙酰化生成3,5-二苯甲酰-2-脱氧-2-氟代-N-乙酰化胞苷,再经水解生成2-脱氧-2-氟代-N-乙酰化胞苷。结果成功合成出5-二对甲氧基三苯甲基-2-脱氧-2-氟代-尿苷、2-脱氧-2-氟代-N-乙酰化胞苷和3,5-。-二苯甲酰-2-脱氧-2-氟代腺苷。结论通过1,3,5-三苯甲酰-β—D-2-脱氧-2-氟代阿拉伯糖的溴代以及其产物与硅醚化的尿嘧啶、胞嘧啶和乌嘌呤的氮烷基化反应,可生成3,5-0-二苯甲酰-2-脱氧-2-氟代尿苷、胞苷、以及腺苷,再各自通过水解、醚化;N-乙酰化,水解等步骤可得到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对80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为主)的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奇数入实验组,偶数入对照组,并随访半年,使用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进行对照研究;采用BPRS、SANS和TESS及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阿立哌唑优于氟哌啶醇,而且副反应也低。结论:阿立哌唑是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余树春  吴取 《九江医学》2000,15(4):206-207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氟哌利多分别与咪唑安定或曲马多组合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副反应。方法:将60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用药为布比卡因130mg+氟哌利多5mg;B组用药为布比卡因130mg+咪唑安定5mg氟哌利多5mg;C组用药为布比卡因130mg+曲马多300mg+氟哌利多5mg。术后观察镇痛效果(Keel疼痛描述四分法-Verbal rating VRS)及副反应。结果:B、C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B、C组之间无明显差别,镇痛期间3组病人均无呼吸抑制,3组病人的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均很低,且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布比卡因+氟哌利多联合应用咪唑安定或曲马多是硬膜外术后镇痛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氟哌酸锌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氟哌酸锌的合成方法、工艺、结构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两步法合成氟哌酸锌、红外、紫外及热重量分析进行结构分析,用 络合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用氟哌酸经过两步法合成可得到氟哌酸锌,红外光谱图确证:氟哌酸在1731cm^-1处有羧酸的特征吸收峰,而氟哌酸锌的红外光谱图1731cm^-1吸收峰消失,出现1574cm^-1吸收峰和1393cm^-1吸收峰。说明氟哌酸锌中羧酸的盐类因形成羧酸根负离子,使负电荷平均化。结论 采用两步法合成氟哌酸锌可以避免NaOH与ZnSO4的反应,使产品质量得以提高;通过热重量分析,表明氟哌酸锌分子中含有3分子的结晶水;络合滴定法可作为氟哌酸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吡硫醇聚乙二醇前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合成吡硫醇聚乙二醇前体药物,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体外释放及刺激性试验研究。方法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4000为原料,与丁二酸酐反应后再与N-羟基丁二酰亚胺缩合得到活泼酯,最后与吡硫醇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用薄层色谱、紫外、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与结论合成产物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4000成功地连接到了吡硫醇上;初步的体外降解及刺激性试验表明该前药具有一定缓释作用,且能显著减小对注射部位及血管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口服氨酚羟考酮配合氟哌利多内关穴注射预防人流综合反应和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口服氨酚羟考酮配合氟哌利多内关穴注射;B组口服氨酚羟考酮;C组为对照组。观察术中镇痛效果和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镇痛效果满意,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人流综合反应的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镇痛效果虽好于B组,B组人流综合反应虽低于C组,但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氨酚羟考酮配合氟哌利多内关穴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地避免人流综合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合成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合成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方法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反应,所得产物同盐酸羟胺瓜合成5-甲基-4-异Ⅱ唑甲酸乙酯;后者经水解、酰氯化,与对三氟甲基苯胺瓜合成出来氟米特。结果 所得产品结构均经IR、^1HNMR、MS等光谱鉴定。  相似文献   

15.
氟哌利多是丁酰苯类药,是吩噻嗪类的氟化衍生物,由DeCastro及Mundeleer于1959年将氟哌啶醇与苯哌利定合用,成为神经安定镇痛麻醉(NLAN)的先驱。氟哌利多在麻醉中主要用作止吐药、镇静药和抗瘙痒药。  相似文献   

16.
氟哌啶(Droperidol,Dehydrobenzperidol,R-4749)是一种新合成的强安定药。它属于丁酰苯(Butyrophenone)的衍化物,其化学结构为。  相似文献   

17.
以分子量为55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侧链,苯乙烯/马来酸酐共的为骨架,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DSC、热失重等方法,对合成条件、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严格按照反应方程进行,精制产物是非晶的梳状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68℃,分解温度为120℃。对动态这性能及其锂盐复合物离子导电性进行了研究,表明α转变温度和β转变温度分别是28℃他-4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进抗肿瘤药物卡培他滨中间体产物5'-脱氧-2',3'-O-二乙酰-5-氟胞苷的合成工艺,解决生产遇到的成品重金属不合格问题,方法:5'-脱氧-2',3'-O-二乙酰-5-氟胞苷制备过程中,分别考察了用碳酸氢钠固体、2mol/L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固体中和反应液对后处理操作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用碳酸钠固体中和反应液为最佳合成工艺。结论:改进后的合成工艺,简化了生产操作,解决成品重金属不合格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阴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下辅助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哌qian啶对内脏牵拉反应的抑制结果。方法:取采用硬膜外阻滞施行中下腹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静滴哌qian啶加咪唑安定(哌咪组)或哌啶加氟哌啶(哌氟组)作为硬膜外阻滞的辅助用药,观察二者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哌咪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优于哌氟组(p〈0.055),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重均分子量为1000-4000的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聚醚含量在40-6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二醇共聚物,采用差热分析和宽角×射线衍射的方法,研究了共 聚物中聚乙二醇嵌段的储能行为,探讨了采用取醚嵌段可结晶的聚酯醚为原料熔融纺丝研制具有蓄热调温功能纤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