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婴儿猝死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婴儿猝死综合征指婴儿包括新生儿突然死亡但从病史或尸解未能发现死亡的确切原因者,是目前发达国家婴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它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与猝死有关因素包括,呼吸暂停发作,伏卧睡眠姿势,孕母吸烟或母婴被动吸烟,生活环境和环境温度,胃食道反流,产科有关因素等。从流行病学,病理学,病生理学,产科新生儿科临床,儿童保健等多方面研究认为发病与多种综合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延迟钳夹脐带对剖宫产新生儿早期血液灌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延迟钳夹脐带对剖宫产新生儿早期血液灌输的影响。方法 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东莞石龙博爱医院产科经剖宫产分娩的137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钳夹脐带组(71例)和延迟钳夹脐带组(66例)。比较分析两组剖宫产新生儿的钳夹脐带时间、生后48 h血常规及生后3d内静脉血胆红素值和贫血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剖宫产新生儿钳夹脐带时间、生后48 h内血常规指标及贫血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延迟钳夹脐带组贫血发生率减少。结论 延迟钳夹脐带对剖宫产新生儿早期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有显著影响,可减少剖宫产新生儿早期贫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贫血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合并症,严重威胁母儿健康。贫血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均可造成近远期的影响,是孕产期预防保健的重要内容。妊娠期贫血常见的病因有多种,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占妊娠期贫血的绝大多数;而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地中海贫血也是较为常见的原因;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溶血性贫血所占比例较小。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防治方法为补充铁剂;而地中海贫血由于基因缺陷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孕期筛查尤为关键。因此,提高产科医生识别妊娠期贫血病因的能力对母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血缘脐血及骨髓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的meta分析;龙岗区住院新生儿贫血的病因分析;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孕妇外周血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在β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中的应用;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型与益髓生血颗粒疗效相关性;小儿重型β地中海贫血肝活检63例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5.
卫星  孙路明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8):571-573
<正>胎儿贫血可由免疫性病因引起,如母儿血型不合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也可由非免疫性病因引起,包括细小病毒B19感染、血红蛋白病和胎母输血等,与围产儿近远期不良结局相关。在单绒毛膜性(monochorionic, MC)双胎妊娠中,由于其胎盘的特殊性,除了面临上述可能导致胎儿贫血的各种免疫性或非免疫性病因外,MC双胎贫血的发生率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贫血需输血治疗的可能产科因素及其可行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6月于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并由各种原因导致贫血而需输血的新生儿共7例,对其分娩方式、妊娠时间、手术时间及新生儿体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娠时间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等因素可能导致新生儿贫血而致输血.未发现手术时间对新生儿贫血有影响.结论:加强产前保健、产前检查及产后的处理对减少新生儿贫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惊厥的42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发生惊厥的病因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最多见,其次为颅内出血(ICH),惊厥的发作类型主要以微小型为主。结论:新生儿惊厥主要与窒息后缺氧及产伤有关,发作时间以出生后1周内为主。早期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防止惊厥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惊厥的42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发生惊厥的病因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最多见,其次为颅内出血(ICH),惊厥的发作类型主要以微小型为主。结论:新生儿惊厥主要与窒息后缺氧及产伤有关,发作时间以出生后1周内为主。早期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防止惊厥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科早期新生儿贫血的相关因素,以采取措施,减少贫血的发生。方法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出生的足月儿1 119例,出生6天内如发现皮肤苍白,则取静脉血查血常规。Hb145 g/L或HCT0.45者诊断为贫血。结果贫血儿68例,发生率为6.08(68/1 119)%。除6例ABO溶血外,余62例贫血儿中阴道顺娩16例,剖宫产34例,产钳助产12例,分别占同分娩方式足月儿的3.54%(16/452)、5.37%(34/633)、35.29%(12/34),三组新生儿贫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贫血还与窒息、头颅血肿、母亲血小板减少症、前置胎盘、胎儿脐带绕颈合并宫内窘迫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新生儿贫血与分娩方式(剖宫产和产钳助产)、窒息、头颅血肿、母亲血小板减少症、前置胎盘、胎儿脐带绕颈合并宫内窘迫有关,故应注意对容易发生贫血的新生儿出生时的断脐时间和方式,以提高其Hb水平,减少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母乳对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母乳喂养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婴儿黄疸、肥胖和超重,还可以降低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并且很少导致婴儿HBV感染,减低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尚不明确,母亲感染HIV不建议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
刘权瑞  周祎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8):573-576
<正>胎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HDF),通常是由于母胎血型不合,来自母体的致病性抗体通过胎盘屏障作用于表达相应抗原胎儿红细胞引起的溶血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胎儿贫血、水肿,甚至是胎死宫内,也可表现为新生儿核黄疸、脑损伤等并发症。妊娠早期识别、严密监测并及时干预对改善此类胎儿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拟从病因、妊娠期监护、临床诊治等角度对胎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2.
不少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去血液科却查不出病因,一直当作缺铁性贫血治疗。对此,新一期英国《结肠直肠病》杂志刊登研究发现,此类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很可能是结肠直肠癌的早期症状。  相似文献   

13.
母儿血型不合的类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同种免疫性疾病 ,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 ,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重要的病因 ,围生儿溶血性贫血、心衰、水肿是其主要的症状。由于胎儿红细胞携带来自父体的抗原 ,表现为胎儿的血型不同于母体。当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后 ,诱导母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系统 ,结合胎儿红细胞 ,使胎儿红细胞被破坏 ,导致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往往需要二次以上抗原的接触。第一次机体接触抗原 ,发生原发免疫反应 ,发展缓慢 ,历时 2~ 6个月 ;所产生的抗体常较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对新生儿重度贫血的认识及治疗。方法分析36例重度贫血的新生儿临床特点。结果胎-母输血1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2例,胎-胎输血综合征4例,新生儿出血症3例,胎儿-胎盘输血2例,前置胎盘1例,脐带出血2例,帽状腱膜下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巨大头颅血肿1例,胎盘早剥5例。其中1例发生频繁心跳、呼吸骤停,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抢救18h后家长放弃治疗,余病例均抢救成功。随访6个月,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同。结论新生儿重度贫血的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惊厥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病因复杂,病死率高。惊厥对新生儿脑发育有影响,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为了早期明确病因,有效控制惊厥的发作,减少后遗症,现将本院21304-03—2007-12收治的78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393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病因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小板减少是高危新生儿的常见表现,有报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达20%~40%.它也是引起新生儿出血与紫癜的常见原因,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出血而导致死亡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较多,各年龄段的病因有所不同,其预后与病因及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关系密切.现就我院新生儿病区近4年收治的393例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与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常见病因。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 氨溴索(Ambroxol)易透过胎盘,聚积在胎儿肺及肝脏内,一方面刺激细胞内靶器官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胎儿贫血是一种罕见但有潜在危险的妊娠并发症,虽然不常见,但却能威胁胎儿的生命,尤其是在妊娠期未被识别而得不到治疗的新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严重贫血会导致胎儿末端器官功能障碍,包括脑损伤、高输出量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该病病因报道最多的是母体同种免疫和宫内感染,其他的病因包括胎盘血管肿瘤、胎儿或胎盘的动静脉畸形以及遗传性疾病,如α-地中海贫血或遗传性代谢紊乱等。一些罕见原因如胎儿出血(隐匿性或显露性)和多胎妊娠等也可导致胎儿贫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及其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方法:对82例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新生儿的Apgar评分、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臀位、阴道炎、流产引产史是导致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孕龄32~37周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并发症指标均显著优于孕龄28~31周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病因复杂,应加强孕妇产前保健监测,减少早期早产,改善胎膜早破性早产儿的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14例急性肺出血。结果:早产及感染所致肺出血占主要。结论:早期气管插管及合理机械通气可能提高新生儿肺出血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