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替丁”类药物正规学名叫组胺H2受体拮抗剂,因为这类药物的名字中都含有“替丁”二字,因此俗称“替丁”类药物。“替丁”类药物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药物,这类药物中最早上市的是20世纪70年代面世的西咪替丁,随后又诞生了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这类药物的面世被专家称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第一次革命”,足以说明它地位的重要。秋冬季节是消化性溃疡等胃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胃病患者要合理使用“替丁”类药物。  相似文献   

2.
替丁类药物正规学名叫组胺H2受体拮抗剂,因为这类药物的名字中都含有“替丁”二字,因此俗称替丁类药物。替丁类药物是月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药物。这类药物最早上市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面世的西术替丁,随后又诞生了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这类药物的面世被专家称之为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第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3.
常怡勇 《家庭健康》2012,(10):48-48
替丁类药物正规学名叫H2受体拮抗剂,因为这类药物的名字中都含有替丁二字,因此俗称替丁类药物。替丁类药物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药物,而秋冬季节正是消化性溃疡等胃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胃病患者要准确认识替丁类药物。  相似文献   

4.
薛泳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89-2091
目的评价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5—2007年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总金额以2005年最高,口服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人次数(DDDs)逐年递减,注射用喹诺酮类药物的DDDs逐年递增。口服用培氟沙星和注射用左氧氟沙星在该院的使用频度最高。结论该院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品种相对固定,临床应用较为合理,但是注射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量逐年增长,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联用其他药物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对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药物联用时的表象进行汇总、分析获得资料。结果除已知的在少数病例中可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光毒性、肝毒性、溶血性贫血等外,某些氟喹诺酮类药物致QT间期延长引发严重室性心律紊乱;对血糖有影响,尤其在与糖尿病治疗药同时发生的低血糖和高血糖等。结论有指征地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性增长、延长该类药物使用寿命的关键,在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应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6.
《大众健康》2006,(2):72-72
喹诺酮类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自从1962年发现萘啶酸以来,该类药物已发展到几十种,是引人注目的一大类药物。现在已经上市的喹诺酮类药物有吡哌酸、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妥苏沙星、加替沙星等,已占世界抗生素市场的185%,平均年增长率为7%,是抗感染药物中开发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国内,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增势也呈现强劲的势头,接近青霉素类药品的份额。甲磺酸帕珠沙星就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7.
《大众健康》2006,(1):71-71
喹诺酮类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自从1962年发现萘啶酸以来,该类药物已发展到几十种,是引人注目的一大类药物。现在已经上市的喹诺酮类药物有:毗哌酸、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妥苏沙星、加替沙星等,已占世界抗生素市场的18.5%,平均年增长率为7%,是抗感染药物中开发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国内,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增势也呈现强劲的势头,接近青霉素类药品的份额。甲磺酸帕珠沙星就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8.
柳君 《医药与保健》2006,14(1):30-30
(1)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基或丙基睾丸素等。这些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循环血量增加,而发生高血压。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则能兴奋神经系统,引起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9.
一,他汀类药物预防骨折 据《国际医学档案》报道,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根据对1375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妇女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骨折发生率以及骨密度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包括目前世界上最强的降血脂药物阿伐他汀.不但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而且可增加骨密度,预防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性激素类药物女性的性激素合成及代谢平衡与月经周期密切有关,因此,不可在经期使用性激素类药物,以免造成月经紊乱。如雄激素能导致月经减少、停经、周期不规律等,黄体酮(孕激素)能导致乳房胀痛或阴道不规则出血。  相似文献   

11.
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种,该病发生率比缺血性脑卒中低,但该病发生往往更为凶险,患者功能转归更差,病死率与致残率均更高。故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需引起重视,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患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主要症状为意识障碍、呕吐、头痛、感觉障碍、偏瘫等,又称之为脑淤血。出血性脑卒中多以药物治疗,而他汀类药物为临床一线降血脂药,该药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而多项研究指出他汀类药物可较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对患者预后具有较为积极影响。而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相关报道较少。目前,关于他汀类药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可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临床治疗至今仍然无法确定。故而本文对出血性脑卒中疾病病因及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综述了他汀类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以探究他汀类药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为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虹云 《上海预防医学》2006,18(12):636-637
他汀类药物(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降脂药物,能降低糖尿病、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As)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且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血栓形成、稳定血管内皮、抗凝血等作用。他汀类药物对多发性硬化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它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疗效,他汀类药物早期应用于健康人群中,将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并分析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基于回顾性分析方式基础上,本院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选取同期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未出现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表现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年龄、过敏史、饮食习惯以及饮酒等方面的因素均与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存在联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护人员而言,需准确掌握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强化服务意识,提升药学知识水平,熟知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避免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全合成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分布广、高效低毒、与其他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且价格低廉。因此,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世界上竞相开发生产和应用的重点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5例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的病因及其与结肠息肉及结肠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35例MC的临床资料及肠镜下特征,分析其与蒽醌类药物、便秘、年龄等的关系。结果:MC的发生除与长期服用大剂量蒽醌类药物有关外,还与便秘本身、溃疡性结肠炎等有关,且MC易伴发结肠癌或息肉,多发生于老年患者.结论:临床对于便秘患者,应针对病因及时治疗,尽量减少或避免长时间服用蒽醌类药物以降低结肠黑变病。  相似文献   

16.
李伟 《健康大视野》2006,14(6):82-82
巴比妥类药物,包括长效短效制剂。如:巴比妥、苯巴比妥、戊巴比妥、速可眠、安定、硫喷妥钠等,临床用于镇静、催眠、止惊及基础麻醉等。我科2000年2月~2003年2月应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巴比妥类药物中毒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上海预防医学》2013,(9):496-496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8月15日发布通告,宣布将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即沙星类)的药品说明书进行更新,提醒医生和患者注意服药后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出现疼痛等问题。喹诺酮类药物严重神经损伤可在服药后不久发生,且损害较难以恢复。临床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等。  相似文献   

18.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化学合成抗菌药,其抗菌机制是通过生成DNA、拓扑异构酶和喹诺酮类药物三元络合物而稳定拓扑异构酶-DNA反应中间体,从而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达到抗菌目的。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血药浓度高,性能稳定等特点,在抗感染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喹诺酮类药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本文就其常见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文/德明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包括氟哌酸、氟嗪酸、甲氟哌酸和环丙氟哌酸5种抗菌药品。由于具有抗菌作用广,治疗感染性疾病多,效果好、低毒,服用后药物在机体分布合理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倍受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目前已广泛用于临...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ryl CoA(HMG—CoA)reductase]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增加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提高受体介导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率,降低肝脏脂蛋白的装配与分泌,从而有效调节血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降脂药物。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内皮功能、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损伤、降低胰岛素抵抗和骨质吸收等独立于其降脂以外的作用。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决定了其可能对多种疾病有益,包括多器官和系统。现将对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