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园庆 《中国药业》2012,21(10):80-81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5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0例,对照组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4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8%,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安全有效,能够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间断湿化法与持续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湿化气道,对照组40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间断湿化气道。结果观察组痰痂的形成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痰痂的形成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来说,持续气道湿化法明显低于间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3.
刘海生 《安徽医药》2015,19(12):2361-2362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住院的经头颅增强CT和/或MRI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气管切开时间将11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于颅脑损伤后24 h后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于颅脑损伤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控制率及感染控制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0.3% vs 79.7%),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66.7% vs 23.4%),平均感染控制时间少于对照组[(7.2±2.2)d vs (13.6±3.7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均以细菌和真菌感染为主,观察组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可减少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同期住院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肺部感染发生2例,发生率5%,对照组发生8例,发生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针对性预防性护理可降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气管切开患者40例并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0例患者运用循证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减少人工气道患者肺部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8):1553-1555
目的:评价单腔气管内插管与硬膜外复合麻醉对食管癌老年患者麻醉术后苏醒时间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食管癌老年患者68例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腔气管内插管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硬膜外麻醉,评价两组患者麻醉术后苏醒时间和自主呼吸时间的差异,以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术后苏醒时间和自主呼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为23.53%(P<0.05)。结论:单腔气管内插管麻醉与硬膜外复合麻醉对食管癌老年患者麻醉术后苏醒时间和自主呼吸时间恢复早,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按入院时间为界限,将122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肺部感染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1%(x2=4.1709,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5.004 0,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1%(x2=10.417 8,P<0.05).结论 集束化干预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为临床上护理开颅术后患者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到本院就治的5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30例予体位护理、气管切开护理、排痰护理、吞咽动作指导、鼻饲护理、肢体运动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67%、36.36%,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加大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同期住院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预防组肺部感染发生2例,发生率5%,对照组发生8例,发生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预防性护理可降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症肺部感染(痰热壅肺型)患者实行痰热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8例重症肺部感染(痰热壅肺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热清)与对照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各29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呼吸机参数无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IP、Raw、WOB值较低,Cdyn值较高;观察组有效率(96.55%)、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率(93.10%)高于对照组(79.31%、65.51%),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热清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痰热壅肺型)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胸外科择期全身麻醉(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术后口腔细菌移位对肺部感染的影响,寻求降低肺部感染的具体措施.方法 将我院胸外科2010年1-12月择期全麻手术317例患者完全随机分成研究组(136例)和对照组(181例).对照组患者术前口腔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研究组术前全部使用1%~1.5%双氧水深漱口2遍,时间20~30 s.观察2组患者术后1周内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 181例对照组患者中,术后1周发生肺部感染28例,感染发生率为15.5%;研究组136例患者术后1周发生肺部感染仅9例,感染发生率为6.6%.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痰培养显示,肺部感染菌株与口腔细菌菌株有很大相似之处.结论 1%~1.5%双氧水口腔深漱口可明显减少口腔细菌含量,较其他漱口液更为舒适,容易被患者接受,可明显降低口腔细菌移位致气管发生的肺部感染.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oral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by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on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elective thoracic anesthesia surgery and efficient measures to reduce pulmonary infection.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seventeen patients undergoing selective thoracic anesthesia surgery in 201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181 cases with no preoperative oral cleaning treatment) and study group(136 cases with preoperative oral cleaning). The cleaning process was a two-round mouthwash with 1% -1.5% hydrogen peroxid, with 20-30 seconds each round. Data of pulmonary infection of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within the first post-operation week. Results Pulmonary infection occurred in 28 cases of 181 control patients during 1 week after operation, the infection rate was 15.5%. While pulmonary infection occurred in 9 cases of 136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the infection rate was 6.6%. The pulmonary infe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mouthwash using oral disinfecta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oral bacteria population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lung infection by prohibiting their translocation to lung.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照组则口服泼尼松40mg/d。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肺功能及血气水平变化,激素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61.54%(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肺功能及血气水平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两组激素用药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AECOPD疗效可靠,能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水平,用药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行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高龄肺癌住院患者43例设为护理组,并选取本院同期外科肺癌手术高龄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肺癌手术护理方法,而护理组患者针对其围手术期预防肺部并发症情况进行了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所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结果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肺叶切除术的高龄肺癌患者,针对其围手术期容易引发肺部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结合我院实际及相关的文献,总结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1年及3年的生存率。结果术后且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1年及3年的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肺癌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周方  卢喜科  张逊 《天津医药》2018,46(9):992-994
目的 分析肺叶切除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328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叶切除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将患者分为房颤组(132例)和对照组(196例),对肺叶切除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肺叶切除术后房颤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术前肺部感染、术后氧分压等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术前FEV1%<70%、术前肺部感染、术后氧分压<100 mmHg是肺叶切除术后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住院期间房颤组患者短期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叶切除术后房颤的危险因素较多,如高龄、术前肺部感染、FEV1%下降、术后氧分压低等,临床上需要加强对这些因素的预防,以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SISA法测定肺癌患者、良性肺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浆VEGF水平,并评价对肺癌转移和死亡的诊断效率。结果肺癌组、良性组的VEGF水平[(115.3±43.5)ng/L、(92.7±31.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45.9±20.3)ng/L]。肺癌组的VEGF水平高于良性组,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良性组经治疗后的VEGF水平明显降低。肺癌组VEGF水平升高的阳性率为76%。在肺癌组VEGF水平升高组中,6个月内转移率为65%,死亡率为19%;在肺癌组VEGF水平正常组中,6个月内转移率为10%,死亡率为10%(与升高组比较,P<0.01,P<0.05);VEGF水平升高对肺癌转移和死亡的诊断效率为83%。结论血浆VEGF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肺癌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因子,其高水平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反之提示患者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贾坤林  徐翠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788-1789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肺泡灌洗及注入药物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及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注药每周2次,连续2周。结果:观察组痊愈率82.50%,对照组痊愈率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吸入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用药1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且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治疗中、重度COPD疗效肯定,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妊娠中晚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并观察分析妊娠中晚期细菌性阴道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60例28~38周孕妇进行BV检测,检出BV阳性62例,将其中40例BV阳性孕妇列为治疗组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剩下22例BV阳性孕妇不做干预列为观察组,而BY阴性的298例孕妇列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中晚期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为17.2%,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2.5%,且观察组患者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较其他两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细菌性阴道病会提高患者的早产、产褥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几率,而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可以有效改善BV阳性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损伤的保守手术与根除治疗的对比效果。方法:将40例创伤性脾损伤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全脾切除术,治疗组采用保守手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肺部感染7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治疗组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肺部感染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两组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获得治愈,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根除治疗,保守手术治疗创伤性脾损伤能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