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B超检查妊娠晚期瘢痕子宫预测子宫破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孕妇,自妊娠32~40周起连续进行子宫下段厚度及子宫下段瘢痕缺陷的观察.结果:300例孕妇的子宫下段在妊娠32周以后均已形成,52例经B超检查存在子宫下段瘢痕缺陷,经手术证实为瘢痕子宫破裂的18例,B超诊断其中16例诊断为先兆子宫破裂,1例诊断为子宫破裂,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44%.结论:B超观察子宫下段瘢痕缺陷的方法可靠,可预测先兆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临床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是一种孕囊种植在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异位妊娠。随着孕囊的持续生长,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易引起患者子宫破裂大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剖宫率的上升、及国家计划生育二胎开放政策的出台,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越来越受患者和医务工作人员的关注。本文将对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发生机制、诊断检查、治疗方式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与警惕瘢痕子宫妊娠晚期瘢痕切口破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发生的两例瘢痕子宫妊娠晚期瘢痕切口完全破裂的病例资料。结果:两例患者均有逐渐加重的腹痛症状,但宫颈不成熟,子宫下段无压痛,未引起重视,导致术前误诊。两例患者虽然保住了子宫,但病例2胎儿死亡。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病例,妊娠晚期要查彩超了解子宫下段愈合情况,一旦出现了腹痛,要警惕子宫破裂的可能,提高重视,派专人看护,严密观察,随时做好急诊剖宫产准备。  相似文献   

4.
正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胚胎着床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微小缝隙中。是一种剖宫产远期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CSP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由于瘢痕处肌壁薄弱且纤维组织多,此处妊娠后容易发生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年轻患者易丧失生育能力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005-01—2013-01间,我院对28例CSP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瘢痕子宫妊娠率亦逐年上升。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危险性相对较大,仍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如何选择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最佳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妊娠子宫破裂形成原因的探讨,建档进行针对性防治,减少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破裂结局.方法:结合已有文献资料,找出瘢痕子宫妊娠破裂相关因素,统一建立妊娠档案,从而针对性着手干预疤痕子宫妊娠结局.结果:针对临床,有很强的现实指导和应用价值.结论:严格掌握割宫产指征,加强妊娠期建档,合理处理疲痕子宫阴道试产,提高阴道试产成功率,减少再次训宫产率,同时可最大程度地预防癜痕子宫妊娠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王敏  安荣  张静  齐琦  许飞雪 《生殖医学杂志》2023,(12):1900-1904
子宫破裂是一种严重的、危及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的不良产科事件,具有极高的大出血率和死亡率。子宫破裂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瘢痕子宫,既往无子宫手术史的孕妇发生子宫破裂极其罕见。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非瘢痕子宫妊娠子宫不完全性破裂的病例,对其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进行整理,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该类孕妇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警惕性,做到及早发现和及早干预,避免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与探讨妊娠期瘢痕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和预防,改善孕产妇及胎儿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例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病例的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根据患者的既往子宫手术的类型,我们将所有病例分为剖宫产手术组(4例)和妇科手术组(7例)。结果 11例病例中,4例(36.4%)为剖宫产史的瘢痕子宫,既往均为无宫缩的择期剖宫产分娩;7例(63.6%)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瘢痕子宫,其中5例为单次子宫肌瘤剔除,1例子宫肌瘤两次手术史,1例为不同部位子宫手术史2次(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腔镜子宫内膜多发息肉切除术)。本次妊娠中,剖宫产史组发生子宫破裂的平均孕周(23.8±6.5)周,肌瘤剔除史发生破裂组为(34.6±5.2)周。母胎预后:10例产妇存活,1例因失血性休克继发缺血缺氧脑病死亡。5例新生儿健康存活,5例胎儿就诊时已经胎死宫内,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死亡。结论谨慎处理子宫体手术中子宫创面的缝合,避免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做好瘢痕子宫患者的孕前评估及妊娠时机的选择。加强瘢痕子宫患者的孕期随诊,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胚胎通过穿透剖宫产瘢痕处的微小裂隙着床而引起,属于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率不断增加.这是产科较为罕见且棘手的疾病,可导致人流大出血、子宫破裂、死亡,严重危及妇女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163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者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引产方法及结果.结果 163例瘢痕子宫引产无1例失败及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对瘢痕子宫中期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侠 《生殖医学杂志》2011,20(6):521-523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其临床表现缺乏持异性故易被忽视,并发症如失血性休克、子宫破裂、宫颈损伤、子宫穿孔等相应增加,故CSP属高危妊娠范畴。自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CSP患者14例,现将CSP相关诊疗方法及目前我院对其的诊治流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11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再次择期剖宫产及经阴道试产2组。对分娩方式、子宫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阴道试产中25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41.7%。再次择期剖宫产组较经阴道分娩组出血量大,而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前次剖宫产有绝对指征或此次妊娠出现新的指征可行择期剖宫产,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应给予试产,因为阴道分娩可减少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及手术痛苦。试产失败者改急诊剖宫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妊娠16~28周要求引产的瘢痕子宫孕妇26例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总量150mg.同时行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引产术.结果:26例瘢痕子宫孕妇72h内全部经阴道分娩,获得成功.结论: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是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初次剖宫产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的母婴结局。方法选择2016-05—2018-06间在偃师市妇幼保健院行再次剖宫产的196例瘢痕子宫孕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行初次剖宫产的196例非瘢痕子宫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多于对照组;盆腔粘连、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及婴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子宫破裂发生率、5 min内Apgar评分及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可增加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应个体化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瘢痕子宫妊娠率亦逐年增加。以往对妊娠中期瘢痕子宫孕妇引产,多采用水囊放置加催产素静滴或将其列为注射利凡诺引产的禁忌证而行剖宫取胎术[1]。从而使得对再次妊娠处理更为困难。对瘢痕子宫孕妇选择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是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我院于2003-09~2008-12,采用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同意阴道试产单胎足月头位产妇101例,随机选取分娩镇痛产妇70例为观察组,其中硬膜外分娩镇痛(E组)36例,腰-硬联合分娩镇痛(C组)34例,同期未镇痛产妇31例为对照组(N组)。记录产妇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阴道分娩、产钳助产、子宫破裂情况,记录镇痛前、给药后5、10、20 min产妇NRS评分和Bromage评分。结果与N组比较,E组和C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延长(P0.05);E组出血量高于N组及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第一、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阴道分娩、产钳助产、子宫破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后E组和C组NR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E组比较,C组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采用椎管内分娩镇痛安全可行,不降低阴道分娩率,不增加出血量以及产钳助产、子宫破裂发生率。腰-硬联合分娩镇痛较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易出现子宫破裂、出血及胎盘异常等严重并发症。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妊娠囊清除术既能预先阻断妊娠囊血供,降低子宫破裂、出血风险,又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现已成为治疗CSP的主要方法。本文就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妊娠囊清除术治疗CSP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14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系妊娠绒毛组织完全植于剖宫产瘢痕处的子宫肌层,是一种罕见、后果严重的异位妊娠,占剖宫产并发症的0.45‰[1],占剖宫产后异位妊娠的6.1%。诊断不及时或延误治疗可造成子宫破裂、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一经确诊,应立即终止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史)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和分娩结局。方法:对38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基本为剖宫产。2年分娩总数6248例,瘢痕子宫妊娠382例(6.11%)。382例中阴道分娩33例(8.64%),再次剖宫产349例(91.36%)。48例行阴道试产,改行剖宫产术的15例(31.25%)。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均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结论:倡导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和再次剖宫产率是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06—2013-06间收治的5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肌注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5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血β-HCG转归时间、阴道出血量等,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