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韦薇  钱雅琴  侯彦强 《贵州医药》2007,31(5):401-403
目的 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RA患者68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90例同时检测AKA,RF和抗CCP抗体,AK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RF和抗-CCP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结果 RA组中3种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组(P<0.01);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69.1%)明显高于AKA(33.8%,P<0.01),与RF比较,差异无显著性(80.9%,P>0.05);抗CCP抗体和AKA特异性(94.4%,93.3%)较高,与R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4.4%,P<0.01);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敏感性达89.7%.结论 RF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差;抗CCP抗体对RA有适度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对诊断RA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RA患者106例、非RA风湿病患者65例及正常对照组62例,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RF;酶联免疫法检测抗-CCP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AKA,并采用四格表法计算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 RA组的RF、AKA、抗-CCP抗体敏感度分别为65.1%、34.0%、73.6%,特异性分别为63.1%、92.3%、96.9%,同时出现二种抗体和三种抗体的特异性为98.5%、100%;非RA组无三种抗体同时出现的情况。结论 RF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抗-CCP和AKA两种自身抗体对RA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在RA早期检出。几种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RA33对未分化关节炎(UA)向类风湿关节炎(RA)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6例UA患者,同时测定抗CCP(ELISA法)和AKA、RA33(间接免疫荧光法),追踪患者临床资料,选取确诊病例对三种抗体试验指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抗CCP、AKA、RA33、抗CCP+AKA、抗CCP+RA33、AKA+RA33及抗CCP+AKA+RA33预测UA向RA转化的敏感性为74.3%,37.1%,31.4%,5.7%,8.6%,5.7%,2.9%;特异性为90.6%,93.3%,92.3%,100%,100%,100%,100%。结论联合四种抗体检测对UA向RA转化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胍氨酸肽抗体(抗CCP)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自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检查的RA患者12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者120例的血清,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颗粒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AKA、抗CCP和RF,比较3种抗体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三种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5).抗CCP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比其他两种抗体高、AKA的特异性最好.三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RA的敏感度可达84.17%,比单独检测单一抗体的敏感性都高.结论 联合检测AKA、抗CCP及RF对于RA的诊断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检测血清中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类风湿因子(RF)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荧光法检测AKA,ELISA检测抗CCP,免疫比浊法检测RF。共检测115例RA患者,10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10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者)。结果115例RA患者中AKA、抗CCP和RF的阳性率分别为37.4%、75.7%、70.4%,10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为4.9%、6.9%、13.7%,100例健康体检者阳性率分别为0%、0%、3%。结论AKA、抗CCP均是特异性诊断指标,两者与RF可相互补充,选择适当的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李勇  张晓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535-536
目的比较抗环胍氨酸肽抗体(anti-CCP)、抗角蛋白抗体(AKA)和类风湿因子(RF)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80例为RA组,71例为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RF和抗CCP、AKA的水平,并比较三种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RF、抗CCP、AKA诊断RA的敏感度分别为76.2%、72.5%和38.7%,特异度分别为84.7%,96.3%和100%。RA患者三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的敏感度可达93.8%。结论三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RA患者,优于其他单项或两项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早期诊断,尤其是对轻型、不典型RA的诊断多年来一直是各国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等一系列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发现和检测[1,2],对RA的早期诊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 peptide antibody,抗-CCP)抗体是目前被认为最有希望广泛应用于RA早期诊断的一个自身抗体[3],它对RA诊断有很好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可视为RA新的血清标志物.我们应用包被有高纯度合成的含有经修饰的精氨酸残基的环瓜氨酸肽(CCP)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检测RA患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希望通过探讨它与RA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为RA的临床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及AKA的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致残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约为0.3%,发病两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抗天然兀型胶原(抗NaH)、血清可溶性CD137(SCD137)、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进行了检测,旨在初步了解其与RA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抗瓜氨酸多肽(CCP)抗体两种检测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70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140例样本中的AKA指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CCP抗体指标,将结果汇总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两项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指标单独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AKA为57.74%、89.92%;抗CCP抗体为78.04%、93.58%.结论:利用实验室进行AKA和抗CCP抗体指标检测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特异性高、敏感度高的特点,另外通过两种手段串联检测,能够有效避免临床出现误诊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抗氨基甲酰化蛋白(CarP)抗体联合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价值。方法 选取101例RA患者纳入RA组,35例非RA关节病变患者纳入疾病对照组,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三组抗CarP抗体和抗CCP抗体表达。分析抗CarP抗体和抗CCP抗体单独检测及并联试验诊断RA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通过四格表诊断试验分析诊断RA的准确性,ROC曲线分析抗CarP抗体和抗CCP抗体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RA的价值。结果 RA组抗CCP抗体和抗CarP抗体表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抗CarP抗体和抗CCP抗体并联试验诊断RA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55,P<0.01),诊断RA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提高。抗CarP抗体与抗CCP抗体联合检测诊断RA的AUC大于抗CarP抗体和抗CCP抗体单独检测(0.919 vs. 0.735和0.883)(P<0.05)。结论 抗CarP抗体在RA患者中高表达,其与抗CCP抗体并联试验诊断RA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有望成为诊断早期RA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类风湿因子(RF)与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关节液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CCP/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与关节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218例RA患者与192例对照组血清抗体RF、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CPA)、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及隐形类风湿因子(HRF-IgG)检出情况;以及60例RF和抗CCP抗体阴性RA患者与58例对照组进行其他血清抗体、关节液抗体、关节MRI检出情况比较。综合分析探讨提高RA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方法。结果 RA中RF与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5%、76.6%,RF或抗CCP抗体联合检测敏感性达86.2%,RF和抗CCP抗体均阳性时特异性达96.9%;在RF和抗CCP抗体阴性的RA患者中,其他抗体的检出率很低,关节液抗体仍有36.7%的检出率,关节MRI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7%、81.0%。关节液抗体或关节MRI阳性的敏感性、关节液抗体和关节MRI均阳性的特异性分别为95.0%、98.3%。结论 RF与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RA意义较大,血清阴性RA患者行关节MRI检查有重要指导意义,关节液抗体及关节MRI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血清阴性RA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CCP抗体,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1)195例RA患者中RF阳性率为81.0%,抗CCP抗体阳性率为58.5%,均明显高于SLE组。(2)RA病人中RF阴性组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RF阳性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抗CCP抗体是类风湿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与RF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探讨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意义;同时观察甲氨喋呤(MTX)治疗抗CCP抗体阳性早期RA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9份人血清的抗CCP抗体的表达情况,并比较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间的相关性。对于抗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应用MTX(10mg/次,1次/周),治疗6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为74.91%,特异性为94.74%。RF对RA的敏感性为77.42%,与抗CCP抗体无显著性差异,特异性为76.31%,显著低于抗CCP抗体(P<0.05)。早期RA患者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与中晚期RA患者的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1.54%和83.33%,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CCP抗体与RF、ESR有相关性(P<0.05),而与CRP、免疫球蛋白等无相关性(P>0.05)。MTX治疗6个月后,抗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改善率为50%。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在RA的早期可以出现,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抗CCP抗体、RF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可以提高抗CCP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MTX治疗抗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短期疗效较好。由于本组例数较少,仍需进一步探讨、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RA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取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AKA,乳胶凝集法测定RF,比较两组患者CCP、AKA、RE水平差异,并分析三种方法诊断敏感度等相关指标及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测定抗CCP抗体、AKA、RF后,其阳性率分别为21例(70.0%)、22例(73.3%)、19例(63.3%),均高于对照组,P〈0.05。抗CCP抗体灵敏度、特异性为70.0%、96.7%,抗CCP抗体+AKA+RF联合检测,灵敏度为56.7%,特异性可达100%。结论CCP、AKA、及RE对RA灵敏度、特异度并不一致,三者联合检测特异度可达100%,具有较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杨凤 《北方药学》2013,(1):63-64
目的:评价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CC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5例和135例健康人血清,采用间接荧光法检测AKA,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RF,使用化学发光检测抗CCP抗体,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抗CCP抗体、AKA、RF敏感性分别为0.84、0.58、0.73,特异性分别为0.96、0.89、0.9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3、0.77、0.84。结论:抗CCP抗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AKA、RF,AKA作为一个新的诊断指标与抗CCP抗体、RF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应合理地选择检测项目,提高R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及抗角蛋白抗体(AKA)三项指标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RF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法,抗.CCP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AKA采用免疫荧光法。结果RA患者RF、抗CCP及AKA检出的敏感性为74.2%、、81.7%、54.8%,特异性为78.6%、91.3%、92.3%,阴性预测值77.7%、88.3%、88.毗,阳性预测值75.5%、88.7%、91.6%,RF阳性患者抗CCP和AKA检出率88.40/0、62.3%、抗CCP+AKA+RF三项指标均阳性时,RA诊断特异性为100%。结论进行抗CCP、AKA和RF多指标的检测,提高对RA的早期诊断,更大程度地防止漏诊和误诊,使患者得到准确和及时的治疗,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抗CCP及抗RA33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RA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Anti CCP抗体 )、抗RA3 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 (RF)在类风湿关节炎 (RA)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RA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抗CCP抗体及抗RA3 3抗体 ,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类风湿因子 (RF)。共检测 10 5例RA患者、4 0例非RA弥慢性结缔组织病、3 5例非风湿性疾病中的Anti CCP抗体、抗RA3 3抗体及RF的分布。比较三者之间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三者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 :Anti CCP抗体、抗RA3 3抗体及RF对RA的敏感性分别为 4 2 .9%、2 8.6%、4 7.6% ,特异性分别为 96%、92 %、5 6.0 %。RF与Anti CCP抗体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5 ) ,与Anti RA3 3抗体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2 5 )。Anti CCP抗体和Anti RA3 3抗体与RF的关系不密切。结论 :Anti CCP抗体和抗RA3 3抗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可视为RA早期诊断新的血清学指标 ,与RF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Anti CCP抗体和抗RA3 3抗体与RF的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 155例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104例,阳性率67.1%,RF阳性109例,阳性率70.3%;126例非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4.76%,RF阳性35例,阳性率27.8%;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66.6%,特异性为94.8%;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70.8%;抗CCP抗体或RF某一项阳性时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75.3%;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时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5.1%,特异性为99.1%.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低于RF,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17,P>0.05);但特异性高于RF,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0.22,P<0.01).结论 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和RF检测一样对RA诊断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抗CCP抗体的检测对RA的诊断更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比较,评估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2例研究对象,包括132例RA患者,42例非RA的风湿性疾病患者及48名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MCV抗体水平,并同时检测血清中抗CCP抗体、RF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132例RA中抗MCV抗体阳性97例,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94.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和70.8%。结论抗MCV抗体在RA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RA诊断的辅助指标,建议抗MCV抗体和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于学满  王晓非 《中国医药》2008,3(5):288-28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阳性与阴性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分析比较21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阳性167例与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阴性46例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阳性占78.40%,阴性占21.60%;阳性患者的晨僵时间较阴性患者长(P〈0.05);阳性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及γ球蛋白比率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并不少见,其预后好于阳性患者;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应重视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阴性的患者,防止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