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不透X线标志物法(ROMs)和^13C-辛酸呼气试验法(OBT)检测胃固体排空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对3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组和27例对照组(HC)同时应用^13C-辛酸呼气试验及不透X线标志物法进行胃排空检测,将所测参数输入计算机,用专用软件分析。结果 不透X线标志物法与^13C-辛酸呼气试验法测定的胃排空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P〈0.001),两种检测方法均显示BRG组的固体胃排空较HC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 不透X线标志物法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测胃固体排空的方法,操作简单,与^13C-辛酸呼气试验法比较,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BRG患者有明显的胃排空延迟,这可能是其发生病理性胆汁反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3C-美沙西定呼气试验对肝硬化病人肝功能状况评估及与部分临床生化指标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肝硬化病人68例,隔夜空腹服用^13C-美沙西定75mg后,通过呼气质谱仪检测10个时间段呼出的^13CO2含量,得出DOB曲线、MV曲线及CUM曲线,MVmax30及CUM30、CUM120值,并与常规肝生化指标及Child—Pugh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Vmax30及CUM30、CUM120在对照组及肝硬化Child A、B、C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MVmax30及CUM30、CUM120与部分肝功能生化指标及Child—Pugh评分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13C-美沙西定呼气试验是一种安全而精确的定量评估肝功能方法。  相似文献   

3.
13C-美沙西定呼气试验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3C-美沙西定呼气试验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肝硬化患者82例为试验组,服用13C-美沙西定75mg后,通过呼气质谱仪检测10个时间段呼出的13CO2含量,得出DOB曲线、MV曲线及CUM曲线,MVmax30、CUM30及CUM120值,并与常规肝功能生化指标及Child-Pugh分级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Vmax30、CUM30及CUM120值在对照组及肝硬化ChildA、B、C各组间,除ChildA、B组的CUM120值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MVmax30、CUM30及CUM120值与部分肝功能生化指标及Child-Pugh分级计分有相关性。结论13C-美沙西定呼气试验是1种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13C—MBT)及吲哚氰绿清除试验在急性肝损害肝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分为6、12、24、48、72h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诱导急性肝损害模型。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吲哚氰绿15min滞留率(ICGR15)、^13C—MBT相关参数:包括^13CO2峰度曲线达峰时间(Tmas)、代谢速率峰值(MVmax)、120min^13CO2累积呼出丰度(CUM120)和呼气峰值(DOBmax)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两变量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组病理学积分明显升高(P〈0.05),DOBmax、MVmax40和CUM120明显降低(P〈0.05)。病理积分与Tmax呈正相关(r=0.593,P〈0.05),与MVmax、CUM120和DOBmax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0.618、-0.592,P〈0.01)。与对照组比较,12、24、48h组ICGRl5明显升高(P〈0.05),6、12h组与对照组ICGR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C—MBT及ICGR15均能动态地反映急性肝损害的病理状况,^13C—MBT在急性肝损害的早期诊断方面较ICG清除试验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固体胃排空状况及其心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固体排空状况和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诊治实践提供依据.方法: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33例,采用13C辛酸呼气试验进行胃固体排空测定;1999年烟台会议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标准进行内镜下分级;采用0-Ⅲ分法进行症状评分;Zung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因素评估.结果: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半排空时间(halfgastricemptyingtime,T1/2)和延迟相时间(lagphasetime,Tla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47.5±19.3vs106.4±17.1,t=7.51,P<0.01;60.3±10.3vs34.2±9.2,t=9.42,P<0.01);病例组症状评分>6分组的T1/2和Tlag均高于<6分组(161.6±22.4vs137.6±16.7,t=4.01,P<0.01;71.8±11.8vs52.9±9.2,t=9.42,P<0.01);病例组中内镜分极Ⅰ级的患者其T1/2和Tlag与Ⅱ Ⅲ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病例组抑郁和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56.8±12.3vs39.6±9.8,P<0.01;53.4±10.9vs37.7±11.5,P<0.01).结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存在胃固体排空延迟,且延迟程度与症状评分有关,与内镜下分级无关;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关系。[方法]将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反流性食管炎组)及慢性胃炎患者100例(慢性胃炎组),同时经13 C尿素呼气试验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对比2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将反流性食管炎组患者根据内镜分级标准分为4级,比较各级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根据临床症状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比较各程度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36.7%)明显低于慢性胃炎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流性食管炎组不同内镜分级及不同临床症状程度者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过程中起保护作用,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及患者症状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不同级别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在我院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320例,根据内镜分级分为A、B、C、D四组,对应内镜分级(Los Angeles分级)A、B、C、D级,每组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予以奥美拉唑加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加安慰剂(淀粉)治疗,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试验组100%,对照组100%;B组有效率:试验组100%,对照组100%;C组有效率:试验组95%,对照组80%,D组有效率:试验组90%,对照组72.5%.[结论]对于A、B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与单独运用奥美拉唑相比疗效相当,对于C、D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优于单独运用奥美拉唑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及其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组71例,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13C-辛酸呼气试验技术检测胃固体排空功能,并行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评估。结果(1)糖尿病患者胃半排空时间(GET1/2)、延迟相(Tlag)及120min胃残留率(Ret120mi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2)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延迟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P〈0.01);(3)糖尿病合并胃排空延迟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病率明显高于胃排空正常糖尿病患者(P〈0.05);(4)糖尿病组GET1/2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353,P〈0.01)。结论(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胃动力明显下降,胃固体排空延迟常常与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存在。(2)^13C-辛酸呼气试验是检测胃排空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性不良(P-D)、功能性便秘(FC)的胃排空情况,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63例,单纯FC患者34例,FD+FC患者46例,无消化道症状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上述所有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利用^(13)C-辛酸呼气试验(OBT)进行胃排空时间测定。结果①FD组中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占57.1%(36/63),单纯Fc组中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占58.8%(20/34),FC+FD组中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占65.2%(30/46),FD组、单纯FC组与FC+F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②单纯FC组与对照组中无重度胃排空延迟病例出现,而FD(占38.1%)、FC+FD(占34.8%)组中重度胃排空延迟病例所占比例较大,均与单纯FC、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动力异常与FD、FC的发病密切相关;FC患者重叠FD症状的几率较高;FD与FC尽管均存在胃动力异常,但严重程度不一,指导临床,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3C-嘧噻西叮呼气试验用于肝脏储备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9例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 A、B、C三组,另设7例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不同时间点的呼气标本并检测^13C丰度,绘制丰度(delta over baseline,DOB)曲线、代谢速率(metabolisation velocity,MV)曲线和累积丰度(cumulated dose,CUM)曲线。结果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DOB、MV峰值出现时间延长,峰值降低(P〈0.05),CUM曲线趋于低平;参数与部分常规肝功能检查呈相关性(P〈0.05)。结论^13C-嘧噻西叮呼气试验能够有效地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和肝脏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胃镜分级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将胃镜分级A级、B级组成A-B组(72例),将胃镜分级C级、D级组成C-D组(48例),分析老年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胃镜分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胃镜分级中,A级、B级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33.33%、26.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病程(1年)、体重指数(BMI)(≥24.0 kg/m~2)、胃食管阀瓣(GEFV,Ⅲ~Ⅳ级)、焦虑、抑郁为老年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胃镜分级的相关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镜分级主要以A级、B级为主,高龄、长病程、肥胖、GEFV分级异常、焦虑、抑郁为老年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胃镜分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胃排空功能,并探讨其胃排空作用与空腹血浆胆囊收缩素、胃动素的关系,进而为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提供参考。方法 将3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13C-辛酸呼气试验法测定肝硬化患者以及对照组的胃固体半排空时间(GET1/2),同时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患者及对照组的空腹血浆胆囊收缩素(CCK)及胃动素(MTL)水平。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组相比,肝硬化患者组GET1/2明显延迟(P〈0.05);空腹血浆CCIK及MTL水平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GET1/2与空腹血浆CCK及MTL水平各自呈正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胃排空延迟可能与血浆CCK及MTL水平的异常增高相关。推测肝硬化时血浆CCK及MTL水平均明显增高,由此引发胃排空延迟,最终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加重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通降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瘀血阻络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方法]将86例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雷贝拉唑20 mg/次,早饭前半小时口服,1次/d,疗程为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通降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主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次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内镜积分的比较(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排空T1/2和Tl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动素、胃泌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通降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瘀血阻络型反流性食管炎提高临床疗效,防止复发,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Barrett食管的酸反流类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Barrett食管的发生与胃食管酸反流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3例Barrett食管及37例反流性食管炎(Ⅱ级16例,Ⅱ、Ⅲ级21例)病人行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分别将直立位和卧位pH<4的百分时间;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分钟以上的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之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直立位时Ⅰ级食管炎组与Barrett食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5,P<0.01),Ⅱ、Ⅲ级食管炎组与Barrett食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卧位时,无论是Ⅰ级食管炎还是Ⅱ、Ⅲ级食管炎组各指标与Barrett食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01).结论:卧位酸反流在Barrett食管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13C-MBT)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常规行肝功能检查,进行13C-MBT肝功能检测并与Child-Pugh临床分级进行比较。对所有研究对象随访半年,观察预后。结果: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加重,DOB、MV峰值逐渐降低,峰值时间明显延长,13C-MBT的MVmax40、CUM40和CUM120值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显著降低,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PT、TBA与DOB、MV峰值时间呈正相关,与其余参数呈负相关;ALB与DOB、MV峰值时间呈负相关,与其余参数呈正相关。13C-MBT肝功能分级与传统的Child-Pugh临床分级具有一致性(Kappa值0.72,P<0.05)。随访的结果显示,13C-MBT分级A级的患者无观察对象死于肝脏相关的疾病,B级患者3例死亡,死亡率为7.9%,而13C-MBTC级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8.1%,患者先后死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膜炎等。结论:13C-MBT是一种有效的肝硬化肝功能分级方法,能够准确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和肝脏的储备功能,可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刘继友 《内科》2012,7(4):366-367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hE)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观察不同程度食管炎的HP感染率,按照洛杉矾标准进行分级后分为A级B级C级D级4个级别,并将它们分为两组A组(A级)和B组(B、C、D级)。结果A级食管炎与B、C、D级的HP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食管黏膜损害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可能与Hp感染有关,食管黏膜损害程度重,Hp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与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背景:异常酸反流和食管运动功能障碍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密切相关。目的:研究GERD患者的食管运动和酸反流与食管黏膜损害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有反酸、烧心、胸痛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72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测压和24hpH监测。根据pH〈4总时间百分比〈4.5%且DeMeester计分〈14.7的标准。将食管炎患者分为生理性酸反流组(pH^-组)和病理性酸反流组(pH^+组)。结果:内镜下食管炎组24hpH监测各项指标较无食管炎组显著增高(P〈0.05),病理性酸反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食管炎组(P〈0.01)。两组食管测压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食管炎组pH^+者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较pH^-者显著降低,食管体部蠕动波传导速度减慢,湿咽成功率减少(P〈0.05)。结论:GERD患者食管炎的发生与酸反流密切相关,有病理性酸反流的GERD患者易见食管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评分及内镜下表现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症状评分及内镜下表现的对照研究来预测和评估是否有GERD及其程度。方法对500例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按症状频率、病期与程度为评分标准进行症状评分,内镜检查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RE)并分级。比较症状评分与内镜分级的相关性,分析症状评分对GERD的评估价值。200例无症状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结果GERD症状评分与RE内镜分级呈正相关(r=0.560,P〈0.01)。RE组患者的症状评分高于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RE组症状评分≥8分者有81.70%,NERD组为59.35%(P〈0.05);RE患者烧心的程度及发作频率、反酸的发作频率与病期重于NERD。GERD组与无反流症状组内镜检查结果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症状评分是诊断GERD的一个良好的筛选项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Ⅱ~Ⅲ级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于2020年1月-12月收治Ⅱ~Ⅲ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两组均展开奥美拉唑治疗,B组添加康复新液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B组临床疗效及内镜治疗效果均高于A组,疾病复发率低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症状复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内镜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前后两次行内镜检查,且间隔时间≥3年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资料,对患者反流性食管炎黏膜破损发生部位、洛杉矶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2例患者,反流性食管炎黏膜破损发生在左前壁的患者有53例,左后壁的有47例,右后壁的有108例,右前壁的有179例。在192例患者中,前后两次内镜检查均提示存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共150例,两次内镜检查间隔时间为(4.67±1.63)年,前后两次黏膜破损发生部位、洛杉矶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前后两次内镜检查洛杉矶分级赋分后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0.85)分比(1.73±0.87)分,t=0.529,P=0.598]。结论反流性食管炎黏膜破损最易发生于右前壁,且容易在相同部位复发。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患者洛杉矶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均表现为与初次发病时的相同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