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索生物试验用红细胞体外保存时间延长的方法.方法 将健康成人的新鲜血液保存在已成熟应用的血液保存液CPDA和Alserve's中,并在两种保存液中均添加维生素E.在56天实验期间,每7天检测一次红细胞SOD、红细胞ATP、游离血红蛋白.结果 添加了维生素E10 mg/ml的红细胞保存液CPDA和Alserve's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增强.在4"C保存条件下,准备应用于生物试验的红细胞的保存期限由28天提高到42天(CPDA)和由7天提高到21天(Alserve's).在最初7天保存期内两种保存液的效果近似.结论维生素E可以明显增强已成熟应用的血液保存液CPDA和Alserve's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珍贵血液样本在短期内使用建议选用配方简单的Alserve's+维生素E保存液.珍贵血液样本长期保存建议选用配方全面均衡的CPDA+维生素E保存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较短时间常温(25℃)放置对血液质量的影响及其继续保存的可能性。方法 以ACD全血常温放置24小时井继续4℃保存为实验组,以4℃常规保存为对照组,对ATP等10种血液保存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实验组血液代谢有所加快,ATP、血K~ 、pH变化比较明显,红细胞保存有效期略有减少,但FHB、MCV等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常温放置24小时对血液质量影响不大,可以继续保存,但红细胞保存有效期减少3天,应当提前输注。  相似文献   

3.
腺嘌呤在非4℃条件下保存血液代谢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非4℃条件下血液保存过程中腺嘌呤的代谢特点。方法 以CPD和CPDA全血为研究标本,于25℃条件下,分别取保存不同时间的血液测定ATP和腺嘌呤。结果 腺嘌呤在保存初期即消耗殆尽,与ATP升高相对应。结论 腺嘌呤在保存初期即参与ATP的合成代谢,对提高ATP水平、延长血液保存有效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变化温度保存血液再置于4℃继续保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变化温度保存血液后再置于4℃条件下继续保存的价值,为信息化军事斗争提供血液卫勤保障。方法采集10名健康献血者血液,制备悬浮红细胞并均匀分成3袋,分别标记为第1组、第2组、第3组,第1组置室外保存,第2组与第1组在相同条件下保存3d后再置于4℃条件继续保存,第3组血液直接置于4℃条件下保存,然后分别监测ATP、FHb,血K^+等指标。结果SAGM悬浮红细胞可在变化温度条件下保存4d,再置于4℃条件继续保存可达7d,第3组血液可有效保存35d。结论血液在变化温度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可有效地保存,实现快速有效供应血液。  相似文献   

5.
背景 FDA已批准了ADSOL(AS—1)保存RBC的42天保存期。本研究是为向FDA提供使用复壮和冰冻的方法挽救保存末期AS—1 RBC可行性的数据。研究设计和方法 调查分为研究组(n=10)和对照组(n=6),在两个中心进行,各8名健康志愿者各捐献了一单位(450mL)全血。浓缩RBC在AS—1中4℃保存42天。研究组进行了复壮,对照组未复壮。所有血液单位均在—80℃冰冻保存,然后去甘油并于4℃再保存24小时。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液态保存红细胞的最低适宜温度,作者采集400ml 全血与56ml CPD 保存液混合并分装到4个含DEHP 增塑剂的聚氯乙烯(DEHP-PVC)袋(50ml)和4个玻璃瓶(50ml)中,分别于5±1℃、0±1℃、—2±1℃及—5±1℃保存。分别于保存的第0、7、21、35和42天轻轻混匀塑料袋和玻璃瓶内的血液,并取样检测。结果:血液用DEHP-PVC 袋于5、0、—2和—5℃保存21和35天,当保存温度低时,其pH、2,3-DPG 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提高保存温度和延长保存时间后,对全血有效成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5月本中心从体检合格的l0例健康献血者采集的全血10袋200 mL作为研究对象.将每袋全血平均分成2份,分别于22℃保存8h和24 h,分别纳入对照组(n=10)和研究组(n=10).两组全血均分离血浆冰冻保存,并分离红细胞(RBC)悬液于4℃保存,检测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含量和保存期内RBC悬液相关质量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分离的冰冻血浆较对照组凝血因子Ⅷ(FⅧ)含量显著降低(t=6.459,P<0.05);RBC悬液保存至第1和7天时,三磷酸腺苷(ATP)和pH值显著下降(P<0.05),第14天起K+浓度显著升高(P<0.05),游离血红蛋白(FHb)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血室温放置24 h不宜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对RBC质量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应适当缩其短保存期.  相似文献   

8.
不同保存温度对血浆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在不同保存温度,不同保存时间血浆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临床选择不同血浆输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10袋(200mL/袋)的ACD-B血液保存液保存的血液,在采血后1h内留样10mL作为对照组样本;每份全血在无菌条件下平均分为2袋,作为2个实验组,热合封口。第1组保存于(4±2)℃,保存48h;第二组先保存于(22±2)℃,保存6h之后,转移到(4±2)℃保存42h。两个实验组分别在采血后6h,24h和48h留取样本。将对照组及实验组样本在取样后立即离心,分离血浆,于-18℃保存30d后,进行凝血因子Ⅴ(FⅤ)、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Ⅶ的检测。结果:两组血浆在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期的凝血因子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Ⅶ水平无显著改变;而在保存8h后,实验组血浆凝血因子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凝血因子Ⅷ水平(P<0.05)。在保存24h后,实验组血浆凝血因子Ⅷ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在采血后24h保存期内,血浆中凝血因子,除凝血因子Ⅷ外,凝血因子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Ⅶ活性均没有明显改变;凝血因子Ⅷ水平在4℃保存8h后下降14%;在保存24h后,凝血因子Ⅷ水平下降约30%...  相似文献   

9.
按照<血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血站所采集血液的相关原始记录必须至少保存10年,血液检测的全血标本保存期应在全血有效期内,血清或血浆标本的保存期应在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2009年4月改为血液标本的保存期为全血或成份血使用后2年.目前有很多血站采用全自动加样仪留取标本保存在96孔微板上[1,2],本中心自2007年增加了微板留样保存血样,现将血清用微孔板保存至少半年后的HB-sAg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 目前,Haemonetics MCS+采用CPDA—1作为抗凝剂/添加剂,从单个献血员采得的2单位RBC(2—RBC)或1单位RBC加上单采血浆(RBCP)的RBC保存期为35天,一种新型溶液0.5CPDA—1,含CPDA—1的一半量的枸橼酸盐,可用来延长保存期至42天。目的 优化0.5CPDA—1溶液作为单采RBC采集和保存用的单抗凝剂/添加剂所需的最适容量以及评估该“制品”的特性和使用这种新型溶液的RBC保存质量。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远距离外出采血对红细胞保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份街头献血屋采集的血液采集后置2~6℃冰箱存放,2 h后分离出红细胞悬液放入2~6℃冰箱贮存,为对照组;20份外出采血血液采集后置室温30~33℃1~2 h,18~22℃路程4 h后分离出红细胞悬液放入2~6℃冰箱贮存为实验组(远距离采血组)。在保存期内每隔3 d检测两组血液红细胞ATP,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棘形红细胞率,细胞外液K+浓度。结果 4个检测值在各时间点的变化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的红细胞ATP含量下降的幅度逐渐大于对照组,d 34实验组红细胞ATP值为1.78±0.22 umol/g.Hb,但两组间的变化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FHb浓度及棘形红细胞率的升高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外液K+浓度在d1的均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升高,但2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因血液受采血后温度、振动及时间等的综合作用,远距离外出采血会影响保存期后期的红细胞质量,应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12.
健康受试者9名,取当日自身新鲜血,比较保存在4℃及室温中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采血9ml,加入3.2%枸橼酸钠1ml共10ml,在室温下保存3小时为对照组,与贮存在4℃的30、60、120及180min的血液进行比较。测定在加ADP或胶顾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最大ATP释放量。  相似文献   

13.
公路运输对血液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公路运输对血液保存的影响。方法依据"可靠性试验道路(引用标准GB/T12534)",在强化路(C级)、山路(D级)和越野路运输全血和悬浮红细胞4 h。运输前用无菌方式留取实验前血样5 ml,运输期间每间隔60、120、240 min以相同方式留取血样5 ml,保存期内每间隔7 d以无菌接驳方式留取血样5 ml,检测血K+、Na+、pH、游离血红蛋白(FHb)、红细胞ATP和红细胞渗透脆性。结果全血及悬浮红细胞各项指标均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全血保存期内K+、N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保存d7 FHb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增高、d28红细胞脆性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悬浮红细胞保存期内Na+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保存d21 FHb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增高;第1组保存35 d K+增高(P<0.01),第2、3组保存d 28 K+增高(P<0.01)、红细胞脆性增加。全血和悬浮红细胞保存35 d红细胞ATP>1.5 mol/gHb。结论经过C级、D级公路和越野路连续运输4h对全血保存无明显影响,悬浮红细胞在保存d 35时血K+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血液中ATP含量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规律性并建立数学模型,以ATP含量作为血液质量的评判指标,对4-32℃区间不同保存温度条件下血液的质量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系列经验数据.结果表明:假设ATP的浓度y=f(d,t,s)是时间d、温度t和起始浓度s的连续函数,利用数理统计中的线性回归理论对模型加以拟合,得到了ATP浓度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一般数学物理方程,根据方程推算在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和32℃温度下,以CPDA-1保存的全血分别可以有效保存35、35、29、22、18、18、13、8、7、6、6、5、4、4和3天.结论: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保存温度变化时血液质量变化的一般性规律,为准确判断变温血质量、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甲壳素衍生物—羧化壳聚糖即刻分离制备血小板的可行性,寻找血液成分分离新方向。方法随机选取大连地区献血者40名,当日成功献血时同步采集全血10 m L,分成实验组,自然沉降对照组和离心对照组进行实验。从阿拉丁试剂公司购买水溶性壳聚糖,用血液保存液Ⅱ配制成(0.25~2.0)mg/m L不同浓度溶液,按1∶4比例加入到2 m L全血中,静置4 h,观察血液分离速度,计数血浆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观察血小板聚集现象及红细胞形态变化;在最适壳聚糖添加浓度的红细胞中加入适量红细胞保存液予以4℃保存,35 d保存期内检测溶血率。结果加入1.0~2.0 mg/m L浓度壳聚糖的实验组血液分离速度均明显快于自然沉降对照组,血浆中均仅存微量红细胞,富血小板,35d时无明显溶血,同离心对照组。结论壳聚糖可以用于采血后即刻分离富血小板血浆。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观察了不同保存条件对红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提出血液红细胞或洗涤后红细胞的适宜保存条件及检测时间。材料和方法;血液红细胞用0.15MNaCl 离心洗涤三次。然后在4℃、6000×g 离心,10分钟沉淀出红细胞。取出后分别置于4~6℃及-10℃冷冻保存。对照组采血当天检测。结果;-10℃冷冻保存条件下,红细胞内丙二醛、共轭二烯、二烯酮含量普遍下降。其中丙二醛含量冷冻保存1天是对照组的1/3.6、2天丙二醛含量为零。共轭二烯保存1天,其含量是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17.
光量子血液疗法对血液质量的影响及其保存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光量子血液疗法对血液质量的影响,探讨照射后血液继续保存的可能性。方法健康全血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紫外线照射并充氧,两组均采用ATP、红细胞变形指数、血钾、LDH、2,3-DPG、血氧饱和度、P50等多种指标观测血液质量,然后继续进行血液保存,用相同指标监测血液。结果血液照射并充氧后红细胞变形性显著提高,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极大地增加.P50显著下降,2,3-DPG显著升高,显示红细胞结合及释放氧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红细胞ATP显著提高.而乳酸脱氢酶则较大程度地降低;红细胞保持正常的形态、体积.无显著红细胞破坏。血披保存初期实验组ATP高于对照组,血钾水平相当,保存后期实验组ATP明显降低,提前越过保存临界值,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破坏增多.而游离血红蛋白始终处于临界值之下。结论光量子血液疗法对提高血液质量、增加红细胞携氧能力有较明显作用,而且对血液无副作用;处理过的血液仍然可以继续保存,保存初期质量提高,但是保存有效期缩短。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障受血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卫生部规定血站采集血源的原始记录必须保存10年,血液检验(复检)的全血标本保存期应在全血有效期内,血清标本的保存期应在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以前保存样本的方法是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将血清吸人小的离心管内.然后标记、封口、收集、冷藏保存,方法比较烦琐。现在我站利用RSP全自动加样仪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污染机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南威尔士(NSW)红十字血液中心(BTS)规定:采血量不足350ml为不足量血。本文对足量与不足量血在保存期间的特性作一体外评价。根据BTS标准进行血清学及传染病标志筛选后,在含有63mlCP_2D-A抗凝剂的血袋里采集32份全血,全血的容量以约50ml的梯度由180ml增至456ml,按BTS标准在4℃~6℃下保存35天,经过充分混合后分别在贮存期的第1、7、14、21、28和35天于各份血中分别取15ml样本血进行红细胞ATP、细胞外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全自动加样仪留取血样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由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采供血机构如何保存献血者的原始资料以备日后查询就显得尤为重要。卫生部规定血站所采集血源的原始记录必须保存10年,血液检验(复检)的全血标本保存期应在全血有效期内,血清或血浆标本的保存期应在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本站按卫生部要求,于2004年6月对血浆标本的保存方法进行了改进,使用全自动加样仪留取血样保存在96孔留样板中,具体作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