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102例老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发生过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跌倒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干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年者跌倒预措施。结果: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4.7%(15例),(20.0%),跌倒原因自身和环境因素(33.3%),其次为药物不良反应(46.7%)。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周钰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F0003-F0003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跌倒的安全护理方案。方法:分析回顾2007年6月-2010年6月发生跌倒的17例临床患者案例。结果:跌倒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疾病、环境、时间段有关。结论:针对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安全护理对策,从而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眩晕症发作时,平衡功能发生障碍,极易跌倒,从而引发各种医疗护理纠纷,其危害是有目共膪的。为使更多的同仁对引起眩晕症患者跌倒的原因及护理有全面的了解,本文总结了各类眩晕症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对有效地降低眩晕症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跌倒是护理安全中的重要隐患,针对我院外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醒并指导全院护士在工作中如何防止患者跌倒,对保证外科患者术前术后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减少了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5.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平面。跌倒的发生是患者生理、病理、环境、文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患者跌倒会增加其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护理费用,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甚至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研究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管理策略,是医院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跌倒是老年患者常发生的意外,5%~15%的跌倒可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不但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为杜绝和减少跌倒的发生,笔者在护理工作中分析了住院期间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2012年6例老年病人跌倒的临床资料。结论: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外部因素为条件,自身因素起决定作用,医护人员及时识别跌倒潜在因素及积极有效应对是防止跌倒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由于心血管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其生理、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又常合并多种疾病,长期使用多种药物,使心血管患者更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伤害。患者在医院内坠床跌倒,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和家庭的痛苦和负担,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成为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因此,为了防范、减少坠床跌倒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各种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针对跌倒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发生跌倒的72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性别、年龄、服药情况、视力情况、平衡能力、智力、合并疾病均是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管理措施,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以上。并随年龄的递增而增加。跌倒造成的伤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由于体质差、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步态不稳、平衡功能下降更易发生跌倒,因而脑血管病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有跌倒史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昌文珺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157-158
目的:研究妇科患者意外跌倒风险因素评估及跌倒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82例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82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妇科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意外跌倒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意外跌倒情况。结果:妇科患者意外跌倒风险因素主要有手术后卧床时间长、强烈的妊娠反应、排胎、贫血或内出血、强烈的胃肠道反应、化疗反应等,实验组干预后跌倒率为1.1%,对照组跌倒率为12.1%,两组患者跌倒率比较(P0.05)。结论:评估妇科患者意外跌倒风险因素并进行跌倒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妇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钱晓芳 《环球中医药》2013,(Z1):182-183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10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评估跌倒风险,所有患者组成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时期6例常规护理患者进行跌倒事件对比分析,将其组成对照组,P<0.05两组跌倒事件发生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果研究组跌倒事件发生率10%;对照组跌倒事件发生率30%。研究组跌倒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应用跌倒风险评估表评估可以有效避免患者跌倒,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知-信-行"现状,为综合护理干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医医院2014年2~10月收治的18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跌倒"知-信-行"调查问卷对患者预防跌倒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统分析。结果: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知识的评分为(36.4±2.6)分,预防跌倒态度的评分为(25.9±3.7)分,跌倒预防行为的评分为(28.4±4.1)分,且患者跌倒预防知识水平越高,跌倒预防的相关态度越好,二者呈正相关。患者跌倒预防相关态度越好,则患者跌倒预防的行为也就越好,二者亦呈正相关。而患者跌倒预防知识水平与患者跌倒预防的行为没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老年患者对跌倒预防相关知识掌握不够,造成预防跌倒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自我防护能力。护理人员应切实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者对跌倒预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提高其跌倒防护意识,减少跌倒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ISETI管理模型在眼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240例眼科住院患者中跌倒高危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跌倒;为观察组使用PISETI管理模型从患者、信息、标识、环境、家属和团队合作等六个方面进行防跌倒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率及跌倒后的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跌倒后的损伤程度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眼科住院患者应用PISETI管理模型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现跌倒,并减轻跌倒后的损伤,对预防眼科患者跌倒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防跌倒护理策略。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4例意外跌倒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跌倒时间、跌倒后果以及跌倒的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跌倒护理策略。结果:跌倒时间主要在晚上;跌倒地点主要为厕所;跌倒后果主要为轻微擦伤。结论:老年患者跌倒主要受到年龄、药物、心理、疾病、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做好评估与健康宣教工作,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过前瞻性分析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因人而制定防范跌倒的护理方案,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四会市中医院收治的3 963例住院患者为非干预组,同时选取2013年1-12月内科收治的4 876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在干预组通过前瞻性分析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存在的跌倒高危因素而制定防范跌倒的方案,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将两组患者姓名、性别、病历号、病情、跌倒的高危因素、防范跌倒的护理方案、跌倒发生率等逐项填入调查表中,录入计算机,观察干预组与非干预组跌倒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为1.4%,非干预组发生跌倒的几率为2.4%,干预组中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前瞻性分析,借助较为合理的防范方案进行护理,能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确保患者健康,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降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方法:于2011年建立并实施高危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干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申报—住院安全告知讲解签字—每周动态评估的管理流程。结果: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患关系更融洽。结论: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的实施,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  戴艳  杨波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857-858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方法 对24例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从患者的年龄、原有疾病、发生跌倒的地点、陪护人员是否在场及跌倒的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善病区设施,预防跌倒措施的告知,以及对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及陪护人员反复进行安全教育等,通过措施的落实,避免和减少了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结论 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对防止发生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并研究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7月本院内科病房收治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情况,并对跌倒原因分析,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结果:护理组有跌倒患者4例,跌倒次数4次,对照组有跌倒患者15例,跌倒次数18次,护理组患者跌倒例数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原因分析显示,跌倒时间主要发生于0:00~3:00,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多发于夜晚及凌晨,多位于床旁与入厕后,对于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应加强护理干预强度,预防意外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对18例患者跌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造成患者跌倒的原因有年龄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和护士的风险意识不足等。结论:正确认识导致倒落的危险因素,建立健全预防跌倒的管理制度,规范防跌倒的流程,严格落实预防跌倒的各项措施,建立跌倒的识别防范系统,是减少患者跌倒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