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放射毒理学是毒理学一门分支,是研究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代谢所致内照射损伤作用规律与特点,及其自体内排泄规律的应用基础学科。现代放射毒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日益明显。其他学科的发展对放射毒理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1世纪的来临,必然会给放射毒理学带来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本文作者仅就我国放射毒理学主要领域的研究概况及其发展动向作一介绍,以使读者对此领域在我国未来的研究趋势有些了解。为在新形势下开展放射毒理学研究提供参考。一、历史回顾1早期(60年代前)放射毒理学研究由于天然放射性核素镭、钋…  相似文献   

2.
军事毒理学是研究化学战剂、放射性核素、军事工业毒物及在军事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物对生物体的危害、毒作用机理及其医学防护的学科,为维护、提高部队的生存能力和健康水平,增进军队的战斗力服务。由于军事毒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并涉及众多专业基础理论的学科,我国从50年代开始先后建立了军事毒理学研究的专门机构,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火箭推进剂防护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发射大型运载火箭推进剂作业卫勤保障主要任务、保障重点、卫勤力量的分配、卫勤保障的组织和实施进展,并讨论了卫生发射场推进剂安全监测方法,液体推进剂的3级卫生防护措施,液体推进剂中肼类推进剂的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及对中枢神经、血液、循环、消化、呼吸、免疫、肝脏、肾脏、皮肤、眼等器官系统的毒理学和遗传毒理学。概述了对液体推进剂中毒的临床分型、中毒救治的一般原则少一般救治方法及肼类和四氧化二氮中毒  相似文献   

4.
特种燃料——火箭推进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在运输,转注,向火箭加注及维修装置等过程中,不注意操作规程及防护,作业人员会有中毒的可能。推进剂中毒及其卫生防护是卫星发射任务中一项不可忽视的保障内容。推进剂急性中毒的早期由于吸入浓度、暴露时间的不同,中毒症状轻重不一。由于病情进展迅速,抢救的时间越早越好;在中毒早期及时足量应用解毒剂,可阻止病情发展。如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才进行抢救,往往难以挽回生命。做好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现场防护的主要做法是深入调查研究,当好参谋,提好建议,把防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人人高度重视。其次是做好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严格训练掌握推进剂毒性毒理,中毒途径;熟悉工作场所预防中毒的方法;熟练掌握推进剂中毒的救治技术。在执行任务期间,对所有参试人员进行推进剂卫生防护知识教育,正确对待有害作业与防护的关系;熟记推进剂安全操作规程和卫生防护规定,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器材。同时对各岗位  相似文献   

5.
放射毒理学学科是伴随着核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内照射的新兴学科。其探讨对象是针对危害机体的放射性核素,本文就放射毒理学学科、教学体系的形成过程,国内外教学内容及教材的建设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硝酸羟胺(hydroxylammonium nitrate,HAN)是新一代液体火箭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具有能量高、弹头初速高、易贮存和易操作等特点;但HAN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人体中毒,且中毒程度与其浓度及剂量呈正相关:可对人体肺脏、肝脏和血液等系统造成损伤。本文介绍了HAN的理化性质,综述了HAN经皮肤、眼睛、气溶胶以及饮食等途径染毒后的毒性、毒理学及其医学防护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火箭推进剂作业过程中,如果人员操作不慎或其他意外因素,容易导致作业事故和环境污染,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本文对火箭推进剂作业卫勤保障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供有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唐桂香 《航空军医》2004,32(5):221-224
航空毒理学是研究应用于航空的各种化学物质和飞行条件下产生的某些有害物质对机体影响的一门科学。它是以一般工业毒理学为基础,结合航空的特点研究飞行条件下可能遇到的各种毒物及地面常用的各种机械用液的毒性,回答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危害,危害程度,以及如何防护等问题。它对保障飞行安全,维护空、地勤人员和旅客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等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吸入四氧化二氮大鼠血浆丙二醛、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叶明亮*吴海寰*夏亚东闻思真郭绪益袁著忻*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四氧化二氮(N2O4)是火箭推进剂中的主要燃料,其毒性作用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引起急性肺损伤。本研究以N2...  相似文献   

10.
放射毒理学,是随着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发现和人工放射性核素生产和应用实践中逐渐发展的一门科学。经过几十年,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和放射毒理学工作者的努力,在放射性核素动力学、内照射监测和剂量的估算、内照射损伤的机理和特点、以及内污染的医学处理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内照射防护、放射卫生标准的制定、受内照射污染人员的治疗、临床核医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单位用永生化细胞从分子水平研究α粒子的致癌机理取得可喜的成果,在氚、147Pm和氡及子体危害的研究方面亦取得新的成果。然而在放射毒理学研…  相似文献   

11.
1 军事毒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军事毒理学(military toxicology)是研究化学战剂、放射性核素、军事工业毒物及在军事活动中遇到的其他外源性化学物对生物体的危害、毒作用机理及其医学防护的学科。它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军事医学的组成部分。属应用、应用基础研究。它是随着战争,特别是现代战争对医学卫生保障的要求发展的。它的任务是认识各种军事活动中遇到的有毒化学物的危害,为预防各种中毒,及时救治中毒伤员提供科学依据,以维护、提高部队的生存能力和健康水平,增进军队的战斗力。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方针决定了该国的军事毒理学研究的方向和特点。我国一贯  相似文献   

12.
建立冲击伤复合液体火箭推进剂中毒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液体火箭推进剂爆炸致伤具有杀伤强度大、伤亡种类复杂、群体伤员多、救治难度大等特点 ,在平时及战时均可发生[1] 。笔者旨在探索建立与临床接近的冲击波和液体火箭推进剂中毒致伤的动物模型 ,为全面系统地开展液体推进剂爆炸致伤的研究提供所需条件。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392只 ,随机分为 7组 :(1)冲击伤组 ;(2 )偏二甲基肼 (UDMH)组 ;(3)四氧化二氮 (N2 O4 )组 ;(4 )冲击伤复合UDMH组 ;(5 )冲击伤加N2 O4 组 ;(6 )冲击伤复合UDMH组及N2 O4 组 ;(7)对照组。每组动物又分为伤前、…  相似文献   

13.
沾染液体火箭推进剂时的个人洗消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沾染液体火箭推进剂时个人洗消技术和方法的研究资料,提出有效的个人洗消技术和方法,以尽可能地避免染毒或减轻染毒伤员的伤害程度。资料来源与选择 结合我们已进行的有关研究和参加抢救的临床救治体会,并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及著作。资料引用 论文28篇及3部专著。资料综合主要针对个人洗消技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对文献作者采用的方法和指标进行分析和综合。结论 迅速及时地进行有效的洗消,以尽早彻底清除沾染的毒物,是防治液体火箭推进剂中毒的首要措施,可以明显避免或减轻染毒伤员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军事毒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军事毒理学(militarytoxicology)是研究化学战剂、放射性核素、军事工业毒物及在军事活动中遇到的其他外源性化学物对生物体的危害、毒作用机理及其医学防护的学科。它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军事医学的组成部分。属应用、应用基础研究。它是随着战争,特别是现代战争对医学卫生保障的要求发展的。它的任务是认识各种军事活动中遇到的有毒化学物的危害,为预防各种中毒、及时救治中毒伤员提供科学依据,以维护、提高部队的生存能力和健康水平,增进军队的战斗力。一、军事毒理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战剂外军已…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人类一方面享受了放射性核素应用技术的成果和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受到因此而产生的辐射内污染的威胁。而要减少和免除这种不良的副作用,必需阐明各种不同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内照射危害及其安全限值。于是,放射毒理学就成了一门在放射医学中极为重要的学科。目前,由于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各学科间的互相渗透,使内污染放射毒理学的研究内容,已从对本代健康影响的观察,进而深入发展到对下一代危害的研究,派生出了放射遗传毒理效应这个重要的分支研究,从而建立了以保障人类安全为目的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6.
冲击伤复合液体火箭推进剂染毒大鼠的远期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冲击伤复合液体火箭推进剂染毒大鼠的远期效应。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80只,称重、编号、随机分为5组:(1)对照组;(2)偏二甲基肼(UDMH)组;(3)四氧化二氮(N2O4)组;(4)冲击伤合并UDMH及N2O4组;(5)冲击伤组。模型制作方法:冲击伤组用BST-I型生物激波管致伤;UDMH及N204组分别吸入UDMH和N2O4;复合伤组大鼠先按冲击伤组方法致伤,伤后10分钟吸入UDMH和N2O4,按上述浓度染毒,造成冲毒复合伤模型。将各组存活的5只大鼠做好标记,喂养1年后活杀。行主要器官病理形态学检查,以观察冲击伤复合液体火箭推进剂染毒大鼠的远期效应。结果 N2O4远期效应组75%的大鼠有肺纤维化,个别大鼠出现肺低分化腺癌。冲击伤合并N2O4和UDMH组大鼠小脑传导纤维液化灶、出血,颗粒细胞和普肯野细胞变性,海马锥型细胞和颗粒细胞变性。结论 液体火箭推进剂致伤后的远期效应明显。提示在整体治疗时,对冲击伤复合液体火箭推进剂染毒大鼠的远期效应进行兼顾和并治,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文献综合,分析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航空航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和报告. 资料引用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34篇. 资料综合 蛋白质组学技术是一门从整体角度分析细胞内蛋白质组成、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的新兴技术,是高通量研究生物体的一种方法.在航空医学研究中,蛋白质组学技术被尝试应用于筛选与心理应激相关的血清生物学指标,用以选拔具有良好飞行能力的飞行员,探讨航空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航天医学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如火箭推进剂对睾丸蛋白质组的影响,微重力作用及离子辐射对组织细胞及环境微生物蛋白表达的影响等. 结论 由于蛋白质组学技术高通量、实时研究蛋白质动态表达等特点,使其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研究中.未来还将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阐明航空航天疾病的生理机制,建立诊断标准,探寻治疗靶点,为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特种燃料爆炸致复合伤的致伤特点和紧急救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茂兴 《人民军医》2002,45(4):187-188
火箭推进剂、导弹推进剂被称为特种燃料[1] ,其爆炸具有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种类复杂、群体伤员多和救治难度大等特点 ,在平时及战时均可发生[2 ] 。在一些化工厂、爆竹工厂和地下矿井等的意外事故中也可遇到类似的损伤。目前 ,对特种燃料爆炸所致的冲烧毒复合伤救治还没有很好的方法 ,也没有特效解毒药。因此 ,研究特种燃料爆炸致复合伤的致伤特点和紧急救治对策已是当务之急[3] 。1 致伤特点1 1 杀伤强度大 ,作用时间长 与普通爆炸相比发生损伤的早期并发症凶险 ,晚期并发症增多 ;杀伤面积大 ,损伤部位多 ,造成多部位伤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复制冲击波和液体火箭推进剂中毒致冲毒复合伤的动物模型。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92只,随机分为7组①冲击伤组;②偏二甲基肼(UDMH)组;③四氧化二氮(N  相似文献   

20.
车间空气中IPDI卫生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简称IPDI)是国防工业使用的新型固化剂,为火箭固体推进剂的原料。也是民用化工的原材料。我室对车间空气中IPDI最高容许浓度进行了研究。 IPDI是一种淡黄色液体,易燃、蒸气压低,溶于有机溶剂,并与物质中活泼氢原子起反应。急性毒性,经口LD_(50),大鼠2655mg/kg,小鼠2600mg/kg;经皮LD_(50),大鼠 1060mg/kg(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