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学疗法(PUVA)亦称黑光疗法,是指使用光敏性药物如: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制斑素、白芷、独活等,再加黑光(UVA)照射来治疗某些皮肤病的一种新疗法。临床实践证明,对银屑病(牛皮癣)、玫瑰糠疹、扁平苔癣、湿疹等疗效特  相似文献   

2.
作者试用8-甲氧基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各型斑秃21例(普秃2例,全秃4例,斑秃15例),男18例,女3例。年龄17~52岁,病程3个月~16年。用药方法:①口服8-甲氧基补骨脂素每次10~40  相似文献   

3.
光化学疗法是内服或外用光敏物质加长波紫外线(UVA)照射的一种方法,简称PUVA疗法。对银屑病和白癜风具有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治疗前,告诉患者服用8-甲氧基补骨脂素和照射UVA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取得密切配合治疗。 2.详细询问病史,如有心、肝、肾疾病或有消化道溃疡者不宜应用,儿童、年老体弱者或患黑色素病、白内障、皮肤癌、红斑性狼疮等,严禁应用光化学疗法。 3.服用8-甲氧基补骨脂素不可空腹,最好让患者与牛奶或食物同服,服药后2小时照UVA。服药过量时,如在2-3小时以内应即催吐,让患者在暗室停留24小时,并大量饮水。如外用8-甲氧基补骨  相似文献   

4.
维A酸霜联合PUVA治疗毛发红糠疹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 a来我院收治了7例毛发红糠疹患给予维A酸霜结合PUVA(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疗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989年以来应用强力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玫瑰糠疹等4种皮肤病,疗效较好。本组49例,男23例,女26例,年龄12~63岁,病期5天~22年,平均2.1年。寻常型银屑病20例,其中进行期14例,静止期6例;玫瑰糠疹16例,多形红斑8例,离心性环形红斑5例。治疗方法:成人给强力宁80~100毫升(儿童60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8-溴-7-甲氧基白杨素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8-溴-7-甲氧基白杨素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L-60细胞小鼠肾囊膜下移植瘤模型观察8-溴-7-甲氧基白杨素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结果 8-溴-7-甲氧基白杨素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8-溴-7-甲氧基白杨素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小鼠肾囊膜下移植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8-溴-7-甲氧基白杨素是一种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新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正> 慢性苔癣样糠疹是以鳞屑不著细小皮斑和/或稍隆起于皮肤的鲜红或棕色豆疹为特征的皮肤原发性病损,皮屑中央厚于周围部分。由于对本病的病因了解不够,因此尚无可靠有效之治疗方法。许多作者提到人工紫外线光源或日光治疗此病有良效。作者就紫外线照射的临床试验结果作一报道。共观察11名病人(男3、女8),年龄4~59岁,患不对称慢性苔癣样糠疹10个月至15年,且新病灶不断出现,皮疹部位不受是否与日光接触限制。除面部、手和足掌外,全身均有散在细小、浅红或棕色丘疹,皮疹中心有糯米纸样薄屑。其中8例活检:显微镜观察符合苔癣样糠疹的改变。多数病人曾接受其它治疗(局部皮质类固醇或全身应用四环素),  相似文献   

8.
<正> 作者观察了人体皮肤经不同波段紫外线照射引起等强度迟发红斑时产生的一系列组织学改变,并与口服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加 UVA 后发生的组织学改变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象为11例健康和浅色皮肤的白种人,男8女3,年令在20~40岁之间,于腰部皮肤处进行实验。每人先测定 UVA、UVB 和 UVC 的最小红斑量(MED)和 PUVA 的最小光毒量(MPD)。然后在4块5×5cm~2照射区内分别用不同倍的 MED 或  相似文献   

9.
联合8-甲氧呋豆素(补骨脂素)加长波长紫外线照射(PUVA)已被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本文报道采用PUVA治疗40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光化学疗法(即口服8-甲氧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照射),是治疗银屑病和白癜风病的一种新疗法。我科自1979年以来,用黑光治疗机治疗银屑病20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选择玫瑰糠疹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以伐昔洛韦、氯雷他定及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对照组42例,仅予以氯雷他定及复方青黛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6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抗病毒治疗在治疗玫瑰糠疹中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 以8-甲氧补骨脂素(8-MOP)和长波紫外线(U V A)的光化学疗法(P U V A)用于治疗数种皮肤病,以银屑病为最多。P U V A 的长期副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玫瑰糠疹的诱发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以来在本科门诊就诊的200例玫瑰糠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因素可诱发玫瑰糠疹发病,上呼吸道感染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强针对诱因的治疗,痊愈31例,显效36例,有效率为75.28%。结论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是玫瑰糠疹常见的诱因,在玫瑰糠疹的治疗中,应考虑到针对诱因的治疗;另外通过随访可知,玫瑰糠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NB-UVB照射治疗,C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NB-UVB照射治疗,患者在治疗后d10根据玫瑰糠疹症状和体征评分评判疗效,比较三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有效率87.5%显著高于A组67.5%和B组6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自然病程约为4~8周,患者瘙痒轻重不一,但症状持续、皮疹广泛,患者盼愈心理强烈,所以积极治疗仍属必要,临床治疗旨在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作者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依巴斯汀治疗玫瑰糠疹38例,获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詹桂芳  黄淑英  李春香 《全科护理》2012,10(26):2428-2429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0例玫瑰糠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外用炉甘石洗剂,不用与治疗本病有关的其他中西药。治疗组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每周照射2次,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进行紫外线治疗。两组在治疗期间均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在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配合得当的护理措施治疗玫瑰糠疹效果显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技术分析补骨脂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补骨脂素(0、62.5、125、250、500CM)作用HepG2细胞12 h和24 h后存活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250×M补骨脂素对HepG2细胞处理24 h后细胞周期的变化;RNA-seq测序获得对照组和补骨脂素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差异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补骨脂素作用HepG2细胞后,其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细胞周期在G0/G1期比例提高(P<0.05);RNA-seq测序分析共有286个差异显著基因,其中包括130个上调基因和156个下调基因;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主要集中在细胞周期相关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qPCR结果显示HepG2细胞经补骨脂素处理后p53和GADD45B基因上调(P<0.05,P<0.01),CDK2、RRM2和CCND1基因下调(P<0.05,P<0.01)。结论 补骨脂素对Hep...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银翘散联合窄谱中波紫外光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6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同时接受NB-UVB治疗仪治疗;治疗组服用银翘散,同时接受NB-UVB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红斑鳞屑减少、消退时间及瘙痒减轻、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组有效率为94.4%,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显著(P<0.01)。结论:银翘散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发生副作用的概率较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卤米松/三氯生乳膏治疗白色糠疹的疗效。方法:对白色糠疹患者各50例分别使用卤米松/三氯生乳膏和0.05%氢化可的松霜治疗,于用药后第1、2周随诊,观察疗效。结果:卤米松/三氯生乳膏组治疗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卤米松/三氯生乳膏治疗白色糠疹疗效较好,副作用少,优于普通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S-59在成分血病原体灭活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骨脂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又名呋喃香豆素,在血液消毒学领域,补骨脂素类化合物很早就受到了关注。8-59[(Ω-氨基,2-噁基)烷基三甲基补骨脂素]是近几年来应用于成分血消毒的新型补骨脂素衍生物,S-59结合长波紫外线照射技术(S-59-UVA)具有十分强大的灭活病原体作用,现已成为血液消毒领域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